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816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7
一种新风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新风区、第一回风区以及混合风区,第一回风区用于引入室内回风,混合风区用于将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经制冷或制热后送入室内,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二回风区,所述第二回风区包括第二回风风道,所述新风区包括新风风道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中,对应风道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风区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第二调节风阀,用于补充新风以及调整补充的新风的引入量。上述新风系统通过第二回风区快速排出污染空气,通过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第二调节风阀补充新风引入量,提升室内环境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空调运行时,门窗是处于关闭状态,长时间居住及生活过程导致污染了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没有新风的补充和换气,长期封闭的循环风量容易滋生细菌,对室内人员的健康、生活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例如常见的感冒、空调病等,特别是对于在小型办公室会议室开会的人员或者孕产妇的影响更大。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得到了很多顾客的青睐,新风系统是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相互结合的产物,在满足空调对室内温度调节的同时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从而可完成室内外的空气交换,但是由于新风系统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新风系统的使用会将室内外的温度相互平衡,造成能耗增加且容易造成舒适性下降,并且新风系统无法快速的排出室内污染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风系统,能够有效排出室内污染空气。一种新风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新风区、第一回风区以及混合风区,所述新风区与混合风区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区与混合风区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区用于引入室内回风,所述混合风区用于将所述新风区引入的新风与所述第一回风区引入的室内回风混合后,经制冷或制热后送入室内,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二回风区,所述第二回风区包括第二回风风道,所述第二回风风道用于排出室内污染空气,所述新风区包括新风风道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中,以使所述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风区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第二调节风阀,用于补充新风以及调整补充的新风的引入量。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进风口与排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还设有第二回风进风口,所述第二回风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回风风道远离所述排风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回风进风口用于连接于室内厨房和\或厕所。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出风口处设有静电除尘和纳米杀菌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净化。进一步的,所述混合风区包括混合风道,所述混合风道内设有蒸发器以及送风机,所述蒸发器用于对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所述送风机用于将制冷或制热后的空气送入室内。进一步的,所述混合风区还包括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以形成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用于容纳与所述蒸发器配合使用的压缩机以及冷凝器,以使所述新风系统作为一体机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风道与混合风道连通处设有第一调节风阀,第一回风区包括第一回风风道,所述第一回风风道与混合风道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第三调节风阀,用于调整新风和回风的引入比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风阀与所述第三调节风阀相互固定,所述第三调节风阀与所述第一调节风阀之间设有挡板,用于分隔所述新风风道与第一回风风道。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风道、第一回风风道以及第二回风风道内均设有过滤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设有计时系统,用于记录过滤装置的使用时间。上述新风系统通过设置第二回风区快速排出室内污染空气,通过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可以将室内排出的空气的热量或冷量与即将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降低室内空气的热量或冷量的损失,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且利用第二调节风阀调整新风引入量,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新风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新风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新风系统100包括箱体10、新风区20、第一回风区30、混合风区40以及第二回风区50。所述新风区20、第一回风区30、混合风区40以及第二回风区50均分隔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箱体10包括顶板11、底板12、相对设置的侧板13以及分别与所述顶板11、底板12以及侧板13连接的前板以及背板(未标号)。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10大致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顶板11上设有进风口111、出风口112、第一回风进风口113、第二回风进风口114以及排风出风口1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111与排风出风口115相邻设置,以使对应风道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所述进风口111与所述新风区20连通,所述出风口112与所述混合风区40连通,所述第一回风进风口113与所述第一回风区30连通,所述第二回风进风口114以及排风出风口115均与所述第二回风区50连通。所述底板12远离所述顶板11的一侧设有底托121,用于增加所述箱体10放置时的稳定性。所述新风区20包括新风风道21、第一调节风阀22以及热交换器23,所述新风风道21由所述顶板11、侧板13、热交换器23以及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23上的第一隔板231组成。所述新风风道21靠近所述顶板11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111连通,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调节风阀22,所述第一调节风阀22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风道21的开闭。所述热交换器23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21中,所述热交换器23远离所述进风口111的一端设有第二调节风阀24,所述第二调节风阀24用于调整补充的新风的引入量,可以根据需求控制所述第二调节风阀24的开闭程度,具体的,补充的新风从所述进风口111进入,经所述热交换器23后,经所述第二调节风阀24进入所述第一回风区30,然后流入所述混合风区40,与所述新风区20的新风混合,以此补充新风的引入量。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风道21内还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在夏天时去除新风中的热量,有利于新风系统缩短制冷时间,快速降低室内温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为水冷装置。可以理解的,所述新风风道21内所述进风口111与热交换器23之间设有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引入的室外新风中的灰尘杂质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在一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新风区、第一回风区以及混合风区,所述新风区与混合风区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区与混合风区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区用于引入室内回风,所述混合风区用于将所述新风区引入的新风与所述第一回风区引入的室内回风混合后,经制冷或制热后送入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二回风区,所述第二回风区包括第二回风风道,所述第二回风风道用于排出室内污染空气,所述新风区包括新风风道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中,以使所述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风区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第二调节风阀,用于补充新风以及调整补充的新风的引入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新风区、第一回风区以及混合风区,所述新风区与混合风区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区与混合风区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区用于引入室内回风,所述混合风区用于将所述新风区引入的新风与所述第一回风区引入的室内回风混合后,经制冷或制热后送入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二回风区,所述第二回风区包括第二回风风道,所述第二回风风道用于排出室内污染空气,所述新风区包括新风风道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中,以使所述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风区连通且连通处设有第二调节风阀,用于补充新风以及调整补充的新风的引入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进风口与排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还设有第二回风进风口,所述第二回风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回风风道远离所述排风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回风进风口用于连接于室内厨房和\或厕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美才顾金金吴思恩石佑魁叶浩宇钱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