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01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密封支架、中间密封支架以及下密封支架,所述上密封支架、中间密封支架以及下密封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与所述上密封支架连通的气源口、与中间密封支架连通的测试口以及与下密封支架连通的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阀体,通过该换向阀可以实现对测试品的加压,检测,排气的气路切换,而且负压和正压都可以测试,工作压力范围大,同时该阀体的通用性强,结构紧凑体积小,有效降低了仪器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
本技术属于阀体
,具体是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
技术介绍
阀体,是阀门中的一个主要零部件,根据压力等级有不同的机械制造方法;直压式气密性检测仪根据测试压力类型有负压型,正压型,正负压型,工作压力通常在-100kPa~2000kPa范围内,传统的技术通常需要采用2个或以上电磁阀(气控阀)来完成对测试品的加压,检测,排气的气路切换,如图1所示,而且根据测试压力不同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电磁阀(气控阀),导致现在直压式气密检测仪根据测试压力类型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测试阀组,阀组内部容积不统一,阀组设计复杂多样,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密封支架、中间密封支架以及下密封支架,所述上密封支架、中间密封支架以及下密封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与所述上密封支架连通的气源口、与中间密封支架连通的测试口以及与下密封支架连通的排气口。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端设置有上导向环和下导向环,所述阀体内部穿插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可在所述阀体内部活动,所述阀芯的上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弹簧挡圈和下弹簧挡圈,所述阀芯的顶部还设置有卡簧。优选的,所述阀体内部位于所述上密封支架上方处还设置有上导向环,所述上导向环上方设置有上导向环压板,所述阀体内部位于所述下密封支架下方处还设置有下导向环。优选的,所述阀体内部位于所述上导向环压板上方设置有上气缸,所述上气缸内部设置有上活塞,所述阀体内部位于下导向环下方设置有下气缸,所述下气缸内部设置有下活塞,所述上活塞和所述下活塞中间部位均嵌套有活塞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阀芯外壁设置有一个向外倒角的环形凹槽。优选的,所述上气缸和所述下气缸上分别设置有上气缸进出气孔和下气缸进出气孔。本技术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通过该换向阀可以实现对测试品的加压,检测,排气的气路切换,而且负压和正压都可以测试,工作压力范围大,同时该阀体的通用性强,结构紧凑体积小,有效降低了仪器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中阀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中中间密封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直压式气密检测仪气路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的功能符号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气缸;2、下气缸;3、上导向环压板;4、阀体;5、上活塞;6、下活塞;7、上导向环;8、下导向环;9、中间密封支架;10、上密封支架;11、下密封支架;12、上弹簧挡圈;13、下弹簧挡圈;14、阀芯;15、卡簧;16、弹簧;17、第一密封圈;18、第二密封圈;19、活塞密封圈;P、气源口;A、测试口;R、排气口;P1、上气缸进出气孔;P2、下气缸进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阀体4,其特征在于:阀体4内部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密封支架10、中间密封支架9以及下密封支架11,上密封支架10、中间密封支架9以及下密封支架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7和第二密封圈18,阀体4内开设有与上密封支架10连通的气源口P、与中间密封支架9连通的测试口A以及与下密封支架11连通的排气口R。阀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端设置有上导向环7和下导向环8,阀体4内部穿插设置有阀芯14,阀芯14可在阀体4内部活动,阀芯14的上部套接有弹簧16,弹簧1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弹簧挡圈12和下弹簧挡圈13,阀芯14的顶部还设置有卡簧15。阀体4内部位于上密封支架10上方处还设置有上导向环7,上导向环7上方设置有上导向环压板3,阀体4内部位于下密封支架11下方处还设置有下导向环8。阀体4内部位于上导向环压板3上方设置有上气缸1,上气缸1内部设置有上活塞5,阀体4内部位于下导向环8下方设置有下气缸2,下气缸2内部设置有下活塞6,上活塞5和下活塞6中间部位均嵌套有活塞密封圈19。阀芯14外壁设置有一个向外倒角的环形凹槽。上气缸1和下气缸2上分别设置有上气缸进出气孔P1和下气缸进出气孔P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气缸进出气孔P2口充气,上气缸进出气孔P1口排气时,阀体4进入加压状态,此时,气源口P与测试口A连通,排气口R关闭。当上气缸进出气孔P1和下气缸进出气孔P2口都排气,阀体4进入检测状态,气源口P关闭,测试口A关闭,排气口R关闭。当上气缸进出气孔P1口充气,当下气缸进出气孔P2口排气,阀体4进入排气状态,气源口P关闭,测试口A与排气口R连通。工作原理:参照图1-4,当下气缸进出气孔P2口充气,上气缸进出气孔P1口排气时,下活塞6向上移动并推动阀芯14、下弹簧挡圈13、弹簧16、卡簧15同时向上移动,直到下活塞6顶部与下导向环8底部接触,下活塞6停止运动,换向阀进入加压状态,气源口P与测试口A连通,排气口R关闭;当上气缸进出气孔P1口排气,下气缸进出气孔P2口排气,阀芯14在弹簧16、上弹簧挡圈12、上弹簧挡圈13的作用下固定在中间位置,不会上下移动。阀体4进入检测状态,气源口P关闭,测试口A关闭,排气口R关闭。当上气缸进出气孔P1口充气,下气缸进出气孔P2口排气,上活塞5向下移动并推动阀芯14、上弹簧挡圈12、弹簧16、卡簧15同时向下移动,直到阀芯14底部与下活塞6顶部接触,上活塞5停止运动,阀体4进入排气状态,气源口P关闭,测试口A与排气口R连通。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包括阀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内部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密封支架(10)、中间密封支架(9)以及下密封支架(11),所述上密封支架(10)、中间密封支架(9)以及下密封支架(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7)和第二密封圈(18),所述阀体(4)内开设有与所述上密封支架(10)连通的气源口(P)、与中间密封支架(9)连通的测试口(A)以及与下密封支架(11)连通的排气口(R)。/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包括阀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内部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密封支架(10)、中间密封支架(9)以及下密封支架(11),所述上密封支架(10)、中间密封支架(9)以及下密封支架(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7)和第二密封圈(18),所述阀体(4)内开设有与所述上密封支架(10)连通的气源口(P)、与中间密封支架(9)连通的测试口(A)以及与下密封支架(11)连通的排气口(R)。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导向环(7)和下导向环(8),所述阀体(4)内部穿插设置有阀芯(14),所述阀芯(14)可在所述阀体(4)内部活动,所述阀芯(14)的上部套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弹簧挡圈(12)和下弹簧挡圈(13),所述阀芯(14)的顶部还设置有卡簧(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控制三位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快生周燕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邦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