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轴与粉碎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77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轴。螺旋轴用于粉碎挤压装置,粉碎挤压装置包括入料口和与入料口连通的出料口,螺旋轴包括轴体、切割粉碎结构与传输挤压结构,切割粉碎结构呈周向设于轴体靠近入料口的一端,切割粉碎结构用于切割粉碎自入料口进入粉碎挤压装置内的目标物,传输挤压结构呈周向设于轴体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切割粉碎结构与传输挤压结构沿轴体的轴向设置,传输挤压结构用于将被切割粉碎结构切割粉碎的目标物挤压并传输至出料口排出。切割粉碎结构转动地将目标物切割粉碎,传输挤压结构转动地将目标物挤压在一起并脱水,减小目标物的体积,再将粉碎、挤压、脱水后的目标物排出,目标物经处理后固液分离,便于后续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轴与粉碎挤压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轴与粉碎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相对于其他生活垃圾而言,很容易腐坏并产生恶臭,容易吸引苍蝇、蚊虫等,如果不及时、妥善的处理,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非法收集和回收利用厨余垃圾会对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威胁。目前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时,常用垃圾袋打包垃圾,再直接丢弃到回收垃圾的地方做后续处理;另一部分细小的垃圾,如米饭、细碎的菜叶等则可能直接冲进下水道。然而,用垃圾袋打包厨余垃圾再丢弃的处理方式,垃圾袋占用的空间较大,造成在回收处回收的垃圾数量少,并且如果垃圾袋破损或没有扎紧袋口,厨余垃圾容易从垃圾袋掉出,造成二次污染;将厨余垃圾冲进下水道的处理方式,则可能会造成下水道堵塞,增加后续污水处理的难度,污水处理费用增高等一系列问题。而厨余垃圾经过加工后可转化为新的资源,直接丢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也并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轴与粉碎挤压装置,旨在解决现阶段的厨余垃圾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以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螺旋轴用于粉碎挤压装置,所述粉碎挤压装置包括入料口和与所述入料口连通的出料口,所述螺旋轴包括:r>轴体;切割粉碎结构,呈周向设于所述轴体靠近所述入料口的一端,所述切割粉碎结构用于切割粉碎自所述入料口进入所述粉碎挤压装置内的目标物;及传输挤压结构,呈周向设于所述轴体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述切割粉碎结构与传输挤压结构连接且均沿所述轴体的轴向设置,所述传输挤压结构用于将被所述切割粉碎结构切割粉碎的目标物挤压并传输至所述出料口排出。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轴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入料口,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出料口,当所述螺旋轴安装至所述粉碎挤压装置时,所述第一端低于所述第二端;所述切割粉碎结构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螺旋延伸至与所述传输挤压结构连接,所述传输挤压结构自与所述切割粉碎结构连接的部分向所述第二端螺旋延伸。更进一步地,所述切割粉碎结构包括均呈螺旋状的第一切割件与第二切割件,所述第一切割件与所述传输挤压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切割件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割件形成的螺旋空间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割件包括第一螺旋片与形成于所述第一螺旋片边缘的多个第一切割部,各个所述第一切割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切割件包括第二螺旋片与形成于所述第二螺旋片边缘的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的切割口与所述第二切割部的切割口的朝向相同。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割部与所述第二切割部均呈锯齿状。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片的螺距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呈线性减小。更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挤压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螺旋片线性平滑连接的第三螺旋片,所述第三螺旋片的边缘呈平滑状。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螺旋片的螺距自与所述第一螺旋片连接的部分向所述第二端呈线性减小。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片的螺径与所述第三螺旋片的螺径均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呈线性增大。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粉碎挤压装置,其包括:入料口;出料口,与所述入料口连通;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用于将从所述入料口进入所述粉碎挤压装置的目标物切割粉碎,并挤压传输至所述出料口排出。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螺旋轴用于粉碎挤压装置,其设有切割粉碎结构与传输挤压结构,当螺旋轴旋转时,在轴体周向设置的切割粉碎结构可转动地将目标物(如厨余垃圾)切割粉碎并脱去部分水分,而同样为周向设置的传输挤压结构则接收目标物并转动地将目标物叠加挤压在一起,在进一步地脱水的同时减小目标物的体积,最后将粉碎、挤压、脱水后的目标物排出粉碎挤压装置,处理效果较好,能有效地将目标物处理为相对小的体积并脱去水分,目标物经固液分离并被挤压为占空间小的整体后,便于后续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螺旋轴与粉碎挤压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部分粉碎挤压装置的立体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部分粉碎挤压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轴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轴的又一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旋轴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目前,用垃圾袋打包厨余垃圾再丢弃的处理方式,垃圾袋占用的空间较大,并且如果垃圾袋破损或没有扎紧袋口,厨余垃圾容易从垃圾袋掉出,造成二次污染;将厨余垃圾冲进下水道的处理方式则可能会造成下水道堵塞。且厨余垃圾经过加工后可转化为新的资源,直接丢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也并不环保卫生。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旋轴中,切割粉碎结构将目标物(如厨余垃圾)切割粉碎并脱去水分,传输挤压结构则接收目标物并将目标物挤压在一起,进一步地脱水并减小目标物的体积,再将粉碎、挤压、脱水后的目标物排出,目标物经处理后固液分离,便于后续回收利用。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旋轴10用于粉碎挤压装置100,粉碎挤压装置100包括入料口101和与入料口101连通的出料口102。螺旋轴10包括轴体11、切割粉碎结构12与传输挤压结构13。切割粉碎结构12呈周向设于轴体11靠近入料口101的一端,切割粉碎结构12用于切割粉碎自入料口101进入粉碎挤压装置100内的目标物。传输挤压结构13呈周向设于轴体11靠近出料口102的一端,切割粉碎结构12与传输挤压结构13连接且均沿轴体11的轴向设置,传输挤压结构13用于将被切割粉碎结构12切割粉碎的目标物挤压并传输至出料口102排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螺旋轴10与粉碎挤压装置100应用于固态厨余垃圾的粉碎回收利用,即目标物为固态厨余垃圾,本说明书以螺旋轴10与粉碎挤压装置100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做示例性说明,以目标物作为固态厨余垃圾做示例性说明;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螺旋轴10与粉碎挤压装置100还可用于处理其他目标物以及其他垃圾,其他目标物如可被粉碎挤压的物料、食物、废料、残渣等,其他垃圾如液态与固态混合的厨余垃圾、其他形态的垃圾等;螺旋轴10与粉碎挤压装置100的具体应用根据需求选择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具体地,粉碎挤压装置100包括外壳,外壳形成有内部空间,螺旋轴10容置于内部空间内,厨余垃圾的粉碎、脱水与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用于粉碎挤压装置,所述粉碎挤压装置包括入料口和与所述入料口连通的出料口,所述螺旋轴包括:/n轴体;/n切割粉碎结构,呈周向设于所述轴体靠近所述入料口的一端,所述切割粉碎结构用于切割粉碎自所述入料口进入所述粉碎挤压装置内的目标物;及/n传输挤压结构,呈周向设于所述轴体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述切割粉碎结构与传输挤压结构连接且均沿所述轴体的轴向设置,所述传输挤压结构用于将被所述切割粉碎结构切割粉碎的目标物挤压并传输至所述出料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用于粉碎挤压装置,所述粉碎挤压装置包括入料口和与所述入料口连通的出料口,所述螺旋轴包括:
轴体;
切割粉碎结构,呈周向设于所述轴体靠近所述入料口的一端,所述切割粉碎结构用于切割粉碎自所述入料口进入所述粉碎挤压装置内的目标物;及
传输挤压结构,呈周向设于所述轴体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述切割粉碎结构与传输挤压结构连接且均沿所述轴体的轴向设置,所述传输挤压结构用于将被所述切割粉碎结构切割粉碎的目标物挤压并传输至所述出料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包括相背离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入料口,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出料口,当所述螺旋轴安装至所述粉碎挤压装置时,所述第一端低于所述第二端;
所述切割粉碎结构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螺旋延伸至与所述传输挤压结构连接,所述传输挤压结构自与所述切割粉碎结构连接的部分向所述第二端螺旋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粉碎结构包括均呈螺旋状的第一切割件与第二切割件,所述第一切割件与所述传输挤压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切割件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割件形成的螺旋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囿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