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两功能起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77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7
按压式两功能起泡器,包括相互配合的主体,入水组件,按压式切换组件及出水组件;出水组件设有第一出水孔及第二出水孔;主体内腔设有过水通道一过水通道二;按压式切换组件设置在主体中部,包括相互配合的切换盘、切换按键及复位弹簧,切换盘上开设有过水通孔,切换盘中心向下伸出切换杆,切换杆下端形成斜齿槽一,与其配合的切换按键顶端形成斜齿槽二,底端伸出主体外,斜齿槽一与斜齿槽二配合推动切换盘转动固定角度从而将过水通孔分别与过水通道一或过水通道二连通进而分别与第一出水孔或第二出水孔连通,复位弹簧顶抵于入水组件与分水盘之间;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压式两功能起泡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泡器,具体与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及操作方便的按压式两功能起泡器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有多种起泡器供不同的需求,起泡器的出水状态有一种也有多种的,如两功能起泡器,其不同的出水方式产生不同的水花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如气泡水,花洒水等等,起泡器是通过切换控制出水模式,达到满足使用效果又节约用水的目的,现有的起泡器出水切换一般为转动切换装置,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会出现手滑从而转动不了的情况发生,使得操作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的按压式两功能起泡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按压式两功能起泡器,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入水组件,按压式切换组件及出水组件;其中,入水组件设置在主体上部,入水组件上设有进水口;出水组件设置在主体的下部,出水组件设有第一出水孔及第二出水孔;主体内腔设有过水通道一与第一出水孔连通,过水通道二与第二出水孔连通;按压式切换组件设置在主体中部,包括相互配合的切换盘、切换按键及复位弹簧,切换盘上开设有过水通孔,切换盘中心向下伸出切换杆,切换杆下端形成斜齿槽一,与其配合的切换按键顶端形成斜齿槽二,底端伸出主体外,斜齿槽一与斜齿槽二配合推动切换盘转动固定角度从而将过水通孔分别与过水通道一或过水通道二连通进而分别与第一出水孔或第二出水孔连通改变出水模式,复位弹簧顶抵于入水组件与分水盘之间。进一步,所述的切换按键底端连接一按键帽。进一步,所述的入水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座,垫片,滤网;其中,固定座固定在主体上部,垫片设置在固定座上方,滤网卡扣在固定座上。进一步,所述的出水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分水盘及出水面盖;其中,出水面盖外圈设有花洒水出水孔,中间设有气泡水出水孔,分水盘套设在出水面盖上与出水面盖外圈配合;分水盘周缘设有过水孔与花洒水出水孔连通。进一步,所述的切换盘外缘形成环槽,环槽内设有Y型密封圈与固定座内壁配合密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在下方采用按压方式进行出水切换,利用斜齿槽的配合转动定位结构,使切换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更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用附图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状态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出水状态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出水状态二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主体部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详述:图1-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按压式两功能起泡器,包括:主体1,主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入水组件2,按压式切换组件3及出水组件4;其中,入水组件2设置在主体上部,入水组件上设有进水口;出水组件4设置在主体的下部,出水组件4设有第一出水孔41及第二出水孔42;主体1内腔设有过水通道一11与第一出水孔41连通,过水通道二12与第二出水孔42连通;按压式切换组件3设置在主体1中部,包括相互配合的切换盘31、切换按键32及复位弹簧33,切换盘31上开设有过水通孔311,切换盘31中心向下伸出切换杆312,切换杆312下端形成斜齿槽一3121,与其配合的切换按键32顶端321形成斜齿槽二3211,底端322伸出主体1外,斜齿槽一3121与斜齿槽二3221配合推动切换盘31转动固定角度从而将过水通孔311分别与过水通道一11或过水通道二12连通进而分别与第一出水孔41或第二出水孔42连通改变出水模式,复位弹簧33顶抵于入水组件2与分水盘31之间。进一步,所述的切换按键32底端连接一按键帽34以利于操作。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入水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座21,垫片22,滤网23;其中,固定座21固定在主体1上部,垫片22设置在固定座21上方,滤网23卡扣在固定座21上。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水组件4包括相互配合的分水盘43及出水面盖44,滤网45;其中,出水面盖44外圈设有花洒水出水孔(即第一出水孔41),中间设有气泡水出水孔(即第二出水孔42),分水盘43套设在出水面盖44上与出水面盖外圈配合;分水盘43周缘设有过水孔431与花洒水出水孔(即第一出水孔41)连通。优选的,所述的切换盘31外缘形成环槽313,环槽313内设有Y型密封圈5与固定座内壁配合密封。工作时,各部件安装好后装,其出水状态如图3图4所示,当出花洒水时,如图3,水流从入水组件进入,从切换盘的过水通孔流过至出水通道一再通过分水盘从第一出水孔流出,当需要切换气泡水时,用手向上顶起按键帽,按键帽连动按键顶起切换盘的切换杆,使得斜齿槽一与斜齿槽二配合(此结构类似自动换色笔的结构)推动切换盘转动固定角度使得过水通孔与出水通道二连通再从第二出水孔流出,松开手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切换盘回位保持出水状态等待下一次的操作。本技术采用在下方采用按压方式进行出水切换,利用斜齿槽的配合转动定位结构,使切换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更方便。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按压式两功能起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入水组件,按压式切换组件及出水组件;其中,入水组件设置在主体上部,入水组件上设有进水口;出水组件设置在主体的下部,出水组件设有第一出水孔及第二出水孔;主体内腔设有过水通道一与第一出水孔连通,过水通道二与第二出水孔连通;按压式切换组件设置在主体中部,包括相互配合的切换盘、切换按键及复位弹簧,切换盘上开设有过水通孔,切换盘中心向下伸出切换杆,切换杆下端形成斜齿槽一,与其配合的切换按键顶端形成斜齿槽二,底端伸出主体外,斜齿槽一与斜齿槽二配合推动切换盘转动固定角度从而将过水通孔分别与过水通道一或过水通道二连通进而分别与第一出水孔或第二出水孔连通改变出水模式,复位弹簧顶抵于入水组件与分水盘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按压式两功能起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主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入水组件,按压式切换组件及出水组件;其中,入水组件设置在主体上部,入水组件上设有进水口;出水组件设置在主体的下部,出水组件设有第一出水孔及第二出水孔;主体内腔设有过水通道一与第一出水孔连通,过水通道二与第二出水孔连通;按压式切换组件设置在主体中部,包括相互配合的切换盘、切换按键及复位弹簧,切换盘上开设有过水通孔,切换盘中心向下伸出切换杆,切换杆下端形成斜齿槽一,与其配合的切换按键顶端形成斜齿槽二,底端伸出主体外,斜齿槽一与斜齿槽二配合推动切换盘转动固定角度从而将过水通孔分别与过水通道一或过水通道二连通进而分别与第一出水孔或第二出水孔连通改变出水模式,复位弹簧顶抵于入水组件与分水盘之间。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镫辉陈智斌李清双
申请(专利权)人:恺霖卫浴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