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74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包括泡沫管、牵引绳、固定带、纤维格网及链条;所述的牵引绳穿过泡沫管,两端留有余长,且与泡沫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泡沫管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固定带的前端;所述的两条固定带的尾端之间与链条连接;所述的纤维格网的四条边分别与泡沫管、两条绑带及链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牵引绳移动泡沫管,浮起一定高度的泡沫管对水域表面的油渍层进行拦集,再统一打捞清洁,高效且清洁彻底,减少运维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牵引绳移动纤维格网对水下1米左右的悬浮杂物垃圾进行吸附和收集,高效彻底,减少运维工人打捞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
本技术属于水域清洁
,具体涉及一种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快速推进流域及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现今治理完成流域水体,特别是有景观需求的湖体,需要进行水生态的运维。现在运维主要是清理水域表面的油渍层以及深至水下1米左右的悬浮杂物垃圾等,通常的清理方法是通过运维工人重复的打捞水域表面的油渍层及可观察到的杂物垃圾,当湖体较大,运维工人则是驾驶小船进行区域性打捞,而且日常使用的打捞工具单一,时间长效率低,并不能彻底有效完成水体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快速拦集水域表面的油渍层以及深至水下1米左右的悬浮杂物垃圾,进行彻底性打捞的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包括泡沫管、牵引绳、固定带、纤维格网及链条;所述的牵引绳穿过泡沫管,两端留有余长,且与泡沫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泡沫管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固定带的前端;所述的两条固定带的尾端之间连接着链条;所述的纤维格网的四条边分别与泡沫管、两条固定带及链条连接。所述的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是由三大部分组成:上部泡沫管作为浮力材料、中部纤维网格、底部链条作为负重材料;为了能实现该工具在水中完全展开,自由实现最大覆盖面积,所述的泡沫管、纤维格网及链条都具备自由伸展性及可折叠性。所述的泡沫管为空心圆柱状泡沫材质,且有足够大的直径保证在提供足够的浮力同时又能使泡沫管露出水面一定的高度;中部的纤维格网是采用合成纤维材质,具有足够的强度、韧度及网格目数,且能在水面下展开,最大面积吸附和收集悬浮物体;下部的链条是采用耐腐蚀的链状不锈钢,具有适度的重力保证中部网格在水下垂直展开,从而保证能最大面积吸附和收集悬浮物体;所述的牵引绳采用尼龙绳的材质。所述的泡沫管、牵引绳、固定带、纤维格网及链条皆通过手工缝制连接,形成稳定整体。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还包括遥控船;所述的牵引绳两端分别设有弹簧挂钩。所述的牵引绳两端分别设有弹簧挂钩可与遥控船的船体连接,运维工人作操控两端的遥控船相对移动,展开泡沫管进而水平方向展开纤维格网和链条,链条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方向展开纤维格网,运维工人再控制遥控船向水域有表面的油渍层或深至水下1米左右的悬浮杂物垃圾半包围的方式慢速行驶,对油渍层或悬浮杂物垃圾的拦集,当泡沫管形成的半圆区域积满表面的油渍层后,运维工人控制遥控船保持半圆形态靠岸,形成包围区域,让运维工人集中性的打捞清除,而收集在纤维格网上的悬浮物,手动清除,以此步骤重复拦集打捞,直到人眼观察不到油渍层或悬浮杂物垃圾。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的泡沫管两端分别设有圆锥筒;所述的圆锥筒内部与牵引绳固定连接,且小圈朝外。所述的圆锥筒采用刚性的塑料材质;所述的圆锥筒一是为了减少移动时水对泡沫管两端的阻力;二是固定在牵引绳上,对中间的泡沫管进行限位,提升泡沫管的耐拉性,避免泡久的泡沫拉动牵引绳时会发生相对滑动或撕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运维工人通过牵引绳控制泡沫管两端作相对移动,展开泡沫管进而水平方向展开纤维格网和链条,链条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方向展开纤维格网,运维工人再以半包围的方式控制泡沫管向水域有表面的油渍层或深至水下1米左右的悬浮杂物垃圾半包围的方式慢速移动包围,对油渍层或悬浮杂物垃圾的拦集,当泡沫管形成的半圆区域积满表面的油渍层后,运维工人再控制泡沫管保持半圆形态靠岸,形成包围区域,让运维工人集中性的打捞清除,重复拦集打捞,直到人眼观察不到油渍层或悬浮杂物垃圾。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浮起一定高度的泡沫管对水域表面的油渍层进行拦集,再统一打捞清洁,高效且清洁彻底,减少运维工人的劳动强度。2、本技术通过牵引绳移动纤维格网对深至水下1米左右的悬浮杂物垃圾进行吸附和收集,高效彻底,减少运维工人打捞的时间。3、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泡沫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泡沫管,2-牵引绳,3-固定带,4-纤维格网,5-链条,11-圆锥筒,21-弹簧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包括泡沫管1、牵引绳2、固定带3、纤维格网4及链条5;所述的牵引绳2穿过泡沫管1,两端留有余长,且与泡沫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泡沫管1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固定带3的前端;所述的两条固定带3的尾端之间连接着链条5;所述的纤维格网4的四条边分别与泡沫管1、两条固定带3及链条5连接。所述的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是由三大部分组成:上部泡沫管1作为浮力材料、中部纤维网格4、底部链条5作为负重材料;为了能实现该工具在水中完全展开,自由实现最大覆盖面积,所述的泡沫管1、纤维格网4及链条5都具备自由伸展性及可折叠性。所述的泡沫管1为空心圆柱状泡沫材质,且有足够大的直径保证在提供足够的浮力同时又能使泡沫管1露出水面一定的高度;中部的纤维格网4是采用合成纤维材质,具有足够的强度、韧度及网格目数,且能在水面下展开,最大面积吸附和收集悬浮物体;下部的链条5是采用耐腐蚀的链状不锈钢,具有适度的重力保证中部网格在水下垂直展开,从而保证能最大面积吸附和收集悬浮物体;所述的牵引绳2采用尼龙绳的材质。所述的泡沫管1、牵引绳2、固定带3、纤维格网4及链条5皆通过手工缝制连接,形成稳定整体。运维工人通过牵引绳2控制泡沫管1两端作相对移动,展开泡沫管1进而水平方向展开纤维格网4和链条5,链条5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方向展开纤维格网4,运维工人再以半包围的方式控制泡沫管1向水域有表面的油渍层或深至水下1米左右的悬浮杂物垃圾半包围的方式慢速移动包围,对油渍层或悬浮杂物垃圾的拦集,当泡沫管1形成的半圆区域积满表面的油渍层后,运维工人再控制泡沫管1保持半圆形态靠岸,形成包围区域,让运维工人集中性的打捞清除,重复拦集打捞,直到人眼观察不到油渍层或悬浮杂物垃圾。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牵引绳2两端分别设有弹簧挂钩21。所述的牵引绳2两端分别设有弹簧挂钩21可与遥控船的船体连接,运维工人作操控两端的遥控船相对移动,展开泡沫管1进而水平方向展开纤维格网4和链条5,链条5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方向展开纤维格网4,运维工人再控制遥控船向水域有表面的油渍层或水下1米左右的悬浮杂物垃圾半包围的方式慢速行驶,对油渍层或悬浮杂物垃圾的拦集,当泡沫管1形成的半圆区域积满表面的油渍层后,运维工人控制遥控船2保持半圆形态靠岸,形成包围区域,让运维工人集中性的打捞清除,而收集在纤维格网4上的悬浮物,手动清除,以此步骤重复拦集打捞,直到人眼观察不到油渍层或悬浮杂物垃圾。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泡沫管1两端分别设有圆锥筒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沫管(1)、牵引绳(2)、固定带(3)、纤维格网(4)及链条(5);所述的牵引绳(2)穿过泡沫管(1),两端留有余长,且与泡沫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泡沫管(1)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固定带(3)的前端;所述的两条固定带(3)的尾端之间连接着链条(5);所述的纤维格网(4)的四条边分别与泡沫管(1)、两条固定带(3)及链条(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域水生态运维清洁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沫管(1)、牵引绳(2)、固定带(3)、纤维格网(4)及链条(5);所述的牵引绳(2)穿过泡沫管(1),两端留有余长,且与泡沫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泡沫管(1)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条固定带(3)的前端;所述的两条固定带(3)的尾端之间连接着链条(5);所述的纤维格网(4)的四条边分别与泡沫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思宇谢书华王起义陈师建江沛张涛陆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