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74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底端四角固定设有外杆,且外杆末端焊接有楔子,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四角贯穿设有按压杆,且按压杆套接在外杆内,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沿横向等距拉设有横向拉线,且横向拉线的两端设有第一螺钉,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沿纵向等距拉设有纵向拉线,且纵向拉线的两端设有第二螺钉柱。本申请采用矩形框结构,对河道坡覆盖保护,由于河道是倾斜的光靠砖块之间的挤压约束是不能完全使其固定的,在河道遭受雨水人人为踩踏后,有些砖块就会脱落,所以本方案在矩形框的底端设有楔子,通过楔子钉入河道内,完成对设备主体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水循环机构,同时可以涵养水源,现在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在许多地方开始建造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以自然河流经过改造得来的,而河道基本呈倒立的等腰梯形,这样河道两边就会形成斜坡,为防止水土流失通常在河道上铺设护坡砖。传统的水岸护坡结构型式单一,多为纯硬质结构或水泥护坡,成本高昂、景观不理想,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维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CN207987867U)采用适合缺壁嵌合方式堆砌,一方面可以使堆砌结构更加稳定,确保水岸护坡的防蚀安全,另一方面连通的中空部分利于水分的平衡,但是该结构和现有的砖块大体结构相同,只是将中心其掏空,而且由于雨水和认为踩踏会使砖块下移,造成连接断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底端四角固定设有外杆,且外杆的末端焊接有楔子,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四角贯穿设有按压杆,且按压杆套接在外杆内,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沿横向等距拉设有横向拉线,且横向拉线的两端设有第一螺钉,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沿纵向等距拉设有纵向拉线,且纵向拉线的两端设有第二螺钉,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连接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杆上固定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销连接有两组倒杆,且倒杆呈十字状排列,所述倒杆的长度是外杆长度的一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倒杆上的二分之一处设有销钉,所述倒杆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呈十字状开设有矩形通孔,并且矩形通孔的开设长度是连杆的一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压杆位于外杆内部的一段上套接有销座,且连杆通过矩形通孔活动连接在销座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杆的内壁嵌合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焊接有弹片,所述按压杆的下端外壁上开设有和弹片相对应的嵌合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主体的前端一侧开设有连接孔,并且连接孔的直径和连接柱的截面直径相等。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主体为一种砌筑砂浆浇筑而成的构件,且设备主体设有纵横拉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矩形框结构,对河道坡进行覆盖保护,由于河道是倾斜的光靠砖块之间的挤压约束是不能完全使其固定的,在河道遭受雨水人人为踩踏后,有些转块就会脱落,所以本方案在矩形框的底端设有楔子,通过楔子钉入河道内,完成对设备主体的固定,楔子上设有外杆,通过挤压按压杆,使按压杆通过连杆抵触倒杆,使倒杆打开,从而增加和河道坡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预防人为拔出,相当于倒钩,该保险机构类似于雨伞伞骨机构,同时设备主体的顶部设有纵横拉线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可以将萌发在设备主体内的草固定住,为其提供保护,防止雨水冲刷坡道造成护坡草滚落进河道内。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中的防拔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中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中的设备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按压杆;2、第一螺钉;3、横向拉线;4、设备主体;5、外杆;6、楔子;7、连接座;8、倒杆;9、连接柱;10、纵向拉线;11、第二螺钉;12、连杆;13、销钉;14、销座;15、弹片;16、弹簧;17、嵌合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备主体4,设备主体4的底端四角固定设有外杆5,且外杆5的末端焊接有楔子6,设备主体4的顶部四角贯穿设有按压杆1,且按压杆1套接在外杆5内,设备主体4的顶部沿横向等距拉设有横向拉线3,且横向拉线3的两端设有第一螺钉2,设备主体4的顶部沿纵向等距拉设有纵向拉线10,且纵向拉线10的两端设有第二螺钉11,设备主体4的一侧设有连接柱9。在图2中,外杆5上固定套接有连接座7,连接座7上销连接有两组倒杆8,且倒杆8呈十字状排列,倒杆8的长度是外杆5长度的一半,连接座7为倒杆8提供安装支点,倒杆8在楔子6钉入河坡道内时会打开,形成一个防拔结构,呈十字排列是因为可以控制各个方向的力,长度的设定是因为太长光靠挤压按压杆1不能撑其起倒杆8,太短则倒杆8没有保险作用。在图2中,倒杆8上的二分之一处设有销钉13,倒杆8通过销钉13活动连接有连杆12,连杆12上呈十字状开设有矩形通孔,并且矩形通孔的开设长度是连杆12的一半,连杆12通过销钉13活动固定在倒杆8上,矩形通孔用于连杆12的运动,为连杆12提供运动的空间。在图2中,按压杆1位于外杆5内部的一段上套接有销座14,且连杆12通过矩形通孔活动连接在销座14上,销座14的作用是连接连杆12的另一端,使按压杆1向下的力通过连杆12传递给倒杆8,使倒杆8张开。在图3中,外杆5的内壁嵌合有弹簧16,且弹簧16的顶部焊接有弹片15,按压杆1的下端外壁上开设有和弹片15相对应的嵌合槽17,弹簧16为弹片15提供复位的力,弹片15主要用于嵌合进嵌合槽17内,使按压杆1在向下运动后不会复位。在图1中,设备主体4的前端一侧开设有连接孔,并且连接孔的直径和连接柱9的截面直径相等,因为设备主体4的安装是鱼鳞式的,即下一个设备主体4的端头抵触上一个设备主体4的侧面,所以通过连接柱9嵌合到上一个设备主体4的侧面的连接孔内,使整个河道坡的设备主体4形成一个整体,防止单个设备主体4脱落、下陷。在图4中,设备主体4为一种砌筑砂浆浇筑而成的构件,且设备主体4设有纵横拉筋,通过拉筋增强其抗压强度,避免设备主体4断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河道坡土地进行平整,同时按压,随后将设备主体4按鱼鳞排列的方式铺设在河道坡上,铺设方式为:将一个设备主体4斜铺在河道坡上,将另一个设备主体4的端部抵住第一个设备主体4的侧面,使第二个设备主体4的连接柱9嵌合在第一设备主体4的侧面上的连接孔内,然后将第三个设备主体4的端部抵触第二个设备主体4的侧面,在贴合的过程中使用地砖捶,重击设备主体4的边缘处,通过重击将设备主体4底端的楔子6钉入到河道坡内,完成对设备主体4的固定,依次排列,一般铺设是画区域铺设,当一个区域铺设完成后,使用地砖捶敲击设备主体4顶部四角的按压杆1,按压杆1受力下降,通过其套接在上销座14带动连杆12向下运动,连杆12受力抵触倒杆8,倒杆8由于其端部活动固定在外杆5上的连接座7上,所以在受力后倒杆8的尾部向外张开,形成伞骨结构,增加和河道坡的接触面积,预防人为拔出,同时使设备主体4的固定更加牢固,同时设备主体4的顶部通过横向拉线3和纵向拉线10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可以将萌发在设备主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备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4)的底端四角固定设有外杆(5),且外杆(5)的末端焊接有楔子(6),所述设备主体(4)的顶部四角贯穿设有按压杆(1),且按压杆(1)套接在外杆(5)内,所述设备主体(4)的顶部沿横向等距拉设有横向拉线(3),且横向拉线(3)的两端设有第一螺钉(2),所述设备主体(4)的顶部沿纵向等距拉设有纵向拉线(10),且纵向拉线(10)的两端设有第二螺钉(11),所述设备主体(4)的一侧设有连接柱(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备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4)的底端四角固定设有外杆(5),且外杆(5)的末端焊接有楔子(6),所述设备主体(4)的顶部四角贯穿设有按压杆(1),且按压杆(1)套接在外杆(5)内,所述设备主体(4)的顶部沿横向等距拉设有横向拉线(3),且横向拉线(3)的两端设有第一螺钉(2),所述设备主体(4)的顶部沿纵向等距拉设有纵向拉线(10),且纵向拉线(10)的两端设有第二螺钉(11),所述设备主体(4)的一侧设有连接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5)上固定套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上销连接有两组倒杆(8),且倒杆(8)呈十字状排列,所述倒杆(8)的长度是外杆(5)长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地水岸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杆(8)上的二分之一处设有销钉(13),所述倒杆(8)通过销钉(13)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