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63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层,尤其是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它包括附着层、中间漆层、面漆层和耐高温防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附着层内嵌入有改性Al2O3纳米颗粒能够提高水性环氧底漆层的附着力和硬度,通过面漆层与中间漆层和耐高温防护层相接触的面设置有若干不规则的凸起,所述中间漆层和耐高温防护层与面漆层相接触的面均设置有与凸起相适应的凹槽,有利于增强涂层各部分之间的粘结力;通过将耐高温涂膜与绝热中空玻璃微球、片状滑石粉相结合,获得的涂层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及保温绝热性能,又具有良好的长期防腐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料涂层,尤其是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
技术介绍
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是以水性改性丙烯酸乳液为成膜基料,良好的防锈性能,耐酸碱、耐盐雾、抗风化;水性环保;较强的附着性及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耐候性能和装饰效果要求较高的大型钢铁建(构)筑物和金属制品,采用该涂料形成的涂层结构应用于钢结构时,会出现起皮等的不足,由于长期处于户外环境,受到雨水和高温的侵袭,涂层会出现裂痕,甚至起皮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附着力好,不容易开裂起皮的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附着层、中间漆层、面漆层和耐高温防护层,所述附着层的顶面涂覆有中间漆层,所述中间漆层的顶面涂覆有面漆层,所述面漆层的顶面涂覆有耐高温防护层,所述面漆层与中间漆层相接触的面设置有若干不规则的第一凸起,所述中间漆层与面漆层相接触的面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相适应的第一凹槽,所述耐高温防护层与面漆层相接触的面设置第二凸起,所述面漆层与耐高温防护层相接触的面设置有与第二凸起相适应的第二凹槽。进一步的,所述附着层为水性环氧底漆层,所述附着层包括环氧乳液和聚酰胺树脂,所述附着层内嵌入有改性Al2O3纳米颗粒。所述改性Al2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搅拌条件下,将硅烷偶联剂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Al2O3纳米颗粒,再加入乳化分散剂,其中,硅烷偶联剂、乳化分散剂均占Al2O3纳米颗粒质量的40~50%,待纳米颗粒充分分散后再超声分散15~20min,再经过滤、烘干得改性Al2O3纳米颗粒。添加改性Al2O3纳米颗粒能够提高水性环氧底漆层的附着力和硬度,从而应对不锈钢内在的应力,避免出现裂痕和起皮。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漆层为水性丙烯酸中间漆层。进一步的,所述面漆层为水性丙烯酸面漆层。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防护层,所述耐高温防护层由耐高温改性环氧树脂与耐高温聚酰胺固化剂固化而成,所述耐高温防护层内嵌入有中空玻璃微球、片状轻质滑石粉和玄武岩纤维。它采用耐高温改性环氧树脂与耐高温聚酰胺固化剂作为成膜物质,含有中空玻璃微球、片状轻质滑石粉和玄武岩纤维;能利用中空玻璃微球的结构特性,降低热流对漆层的冲击;同时,利用片状轻质滑石粉在漆层中的层叠结构,延长腐蚀介质从涂层表面渗透到金属底材的路径及渗透时间,从而保证涂层在能长时间耐受高温老化冲击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此外,它采用无机玄武岩纤维对涂层进行加强,使涂层具有更好的高膜厚施工以及耐高温耐开裂性能,能较好地解决高温下金属结构的保温及防腐的双重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附着层的厚度为30-35μm。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漆层的厚度为60-80μ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附着层内嵌入有改性Al2O3纳米颗粒能够提高水性环氧底漆层的附着力和硬度,从而应对不锈钢内在的应力,避免出现裂痕和起皮;通过面漆层与中间漆层和耐高温防护层相接触的面设置有若干不规则的凸起,所述中间漆层和耐高温防护层与面漆层相接触的面均设置有与凸起相适应的凹槽,有利于增强涂层各部分之间的粘结力;通过将耐高温涂膜与绝热中空玻璃微球、片状滑石粉相结合,获得的涂层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及保温绝热性能,又具有良好的长期防腐性能;能有效地抵御雨水、雾气及电解质离子渗入引起的金属表面腐蚀;采用无机玄武岩纤维对漆膜进行加强,使涂层具有更好的高膜厚施工以及耐高温耐开裂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附着层;2、中间漆层;3、面漆层;4、耐高温防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附着层1、中间漆层2、面漆层3和耐高温防护层4,所述附着层1的顶面涂覆有中间漆层2,所述中间漆层2的顶面涂覆有面漆层3,所述面漆层3的顶面涂覆有耐高温防护层4,所述面漆层3与中间漆层2相接触的面设置有若干不规则的第一凸起,所述中间漆层2与面漆层3相接触的面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相适应的第一凹槽,所述耐高温防护层4与面漆层3相接触的面设置第二凸起,所述面漆层3与耐高温防护层4相接触的面设置有与第二凸起相适应的第二凹槽。所述附着层1为水性环氧底漆层,所述附着层1包括环氧乳液和聚酰胺树脂,所述附着层1内嵌入有改性Al2O3纳米颗粒。所述中间漆层2为水性丙烯酸中间漆层。所述面漆层3为水性丙烯酸面漆层。所述耐高温防护层4,所述耐高温防护层4由耐高温改性环氧树脂与耐高温聚酰胺固化剂固化而成,所述耐高温防护层4内嵌入有中空玻璃微球、片状轻质滑石粉和玄武岩纤维。具体结构和制备方法详见中国专利公开的厚涂型环氧保温防腐漆,申请号:201610089787.2。所述附着层1的厚度为30μm。所述中间漆层2的厚度为60μm。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步骤1、附着层涂覆:在涂覆水性环氧底漆内添加改性Al2O3纳米颗粒并进行搅拌,然后进行涂覆;步骤2:中间漆层涂覆:待附着层固化后在其表面涂覆水性丙烯酸中间漆层,涂覆后采用工具在漆层表面划出浅槽,该浅槽为第一凹槽。步骤3:面漆层涂覆:待中间漆层固化后在其表面涂覆水性丙烯酸面漆层,面漆层的涂覆厚度大于中间漆层,涂覆后采用工具在漆层表面划出浅槽,该浅槽为第而凹槽;步骤4:耐高温防护层涂覆:加入耐高温改性环氧树脂、耐高温聚酰胺固化剂、中空玻璃微球、片状轻质滑石粉和玄武岩纤维及其他辅料进行搅拌,待面漆层固化后在其表面涂覆耐高温防护层涂覆。改性环氧树脂采用陶氏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EN438的改性环氧树脂。滑石粉采用平度世杰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DSJ-325的片状滑石粉。中空玻璃微球采用苏州海驰化工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22的中空玻璃微球。玄武岩纤维采用欧路宝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强度短切玄武岩纤维。将本实施例涂覆在钢结构基材上制备的涂层结构进行硬度测试、耐磨性测试和耐醇测试硬度测试样品数量:3sets测试方法:用1H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檫将铅笔痕擦拭干净。测试结果:3个样品表面均无划痕。耐磨性测试样品数量:3sets测试方法:采用耐磨测试仪(NORMANRCA耐磨测试仪,型号:7-EBB-647)及专用纸带(11/16inchwide*6inchdiameter),施加175g的载荷,带动纸带表面摩擦200个循环。测试结果:3个样品均未露出基材。耐醇型测试样品数量:3sets测试方法:用纯棉布蘸满污水酒精(浓度≥99.5%),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附着层(1)、中间漆层(2)、面漆层(3)和耐高温防护层(4),所述附着层(1)的顶面涂覆有中间漆层(2),所述中间漆层(2)的顶面涂覆有面漆层(3),所述面漆层(3)的顶面涂覆有耐高温防护层(4),所述面漆层(3)与中间漆层(2)相接触的面设置有若干不规则的第一凸起,所述中间漆层(2)与面漆层(3)相接触的面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相适应的第一凹槽,所述耐高温防护层(4)与面漆层(3)相接触的面设置第二凸起,所述面漆层(3)与耐高温防护层(4)相接触的面设置有与第二凸起相适应的第二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附着层(1)、中间漆层(2)、面漆层(3)和耐高温防护层(4),所述附着层(1)的顶面涂覆有中间漆层(2),所述中间漆层(2)的顶面涂覆有面漆层(3),所述面漆层(3)的顶面涂覆有耐高温防护层(4),所述面漆层(3)与中间漆层(2)相接触的面设置有若干不规则的第一凸起,所述中间漆层(2)与面漆层(3)相接触的面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相适应的第一凹槽,所述耐高温防护层(4)与面漆层(3)相接触的面设置第二凸起,所述面漆层(3)与耐高温防护层(4)相接触的面设置有与第二凸起相适应的第二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的水性丙烯酸防腐漆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层(1)为水性环氧底漆层,所述附着层(1)包括环氧乳液和聚酰胺树脂,所述附着层(1)内嵌入有改性Al2O3纳米颗粒。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南乔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