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穿刺针回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44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析穿刺针回收盒。一种透析穿刺针回收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布置并贯穿壳体后端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后端内设有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活动块、导向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导向杆竖向设置,所述壳体形成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向下贯穿容纳槽上槽壁,所述导向杆上端滑配在导向孔内,所述导向杆下端与所述活动块固定,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并被限制在容纳槽上槽壁与活动块上端面之间,活动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与容纳槽下槽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回收,能避免金属针头戳伤医务人员,且能更好点数以便于医疗废物管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析穿刺针回收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透析穿刺针回收盒。
技术介绍
透析穿刺针由金属针头、固定于金属针头后侧的塑料蝶翼(飞机翼)及导管构成,透析穿刺针使用完毕后不能随意丢弃,需要对透析穿刺针进行回收,以便于后续医疗废物的处理。一般会将多个透析穿刺针放置在常规针头废弃盒内,在将透析穿刺针放置于废弃盒内时,医护人员手容易被针头废弃盒内的其它针头戳伤;且针头废弃盒内空间有限,透析穿刺针的导管会占用大量空间,如果将导管剪断,还需要进行导管的回收放置。此外,还存在针头废弃盒内的废弃针头数量难以确定,不便于医疗废物管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回收,能避免金属针头戳伤医务人员,且能更好点数以便于医疗废物管理的透析穿刺针回收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析穿刺针回收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布置并贯穿壳体后端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后端内设有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活动块、导向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导向杆竖向设置,所述壳体形成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向下贯穿容纳槽上槽壁,所述导向杆上端滑配在导向孔内,所述导向杆下端与所述活动块固定,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并被限制在容纳槽上槽壁与活动块上端面之间,活动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与容纳槽下槽壁接触,且活动块与容纳槽下槽壁的接触处偏离容纳槽中部。进行本技术回收盒使用时,医务人员手持透析穿刺针的导管,并使透析穿刺针金属针头对准回收盒壳体的容纳槽开口,随后将透析穿刺针插入容纳槽内,随后继续推动透析穿刺针,并使弹性限位组件的活动块上升、压缩弹簧压缩,直至透析穿刺针的蝶翼(飞机翼)完全进入容纳槽内,并使蝶翼位于活动块前侧后,医务人员松手,此时活动块在压缩弹簧作用下复位,以使活动块位于蝶翼后侧,以避免透析穿刺针脱离壳体。进行透析穿刺针的回收时,不存在医务人员接触透析穿刺针的可能,能避免医务人员被透析穿刺针的金属针头刺伤戳伤,能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只需要进行活动块的上升和透析穿刺针的推动,操作简单,便于回收;同时,不需要剪断导管,每个回收盒对应一个透析穿刺针的回收,便于清点,便于后续医疗废物的管理。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下端面由下端面前段及下端面后段构成,至少下端面后段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延伸。上述设置便于活动块的上升,便于透析穿刺针插入容纳槽内。使用本技术回收盒时,使透析穿刺针的蝶翼前端与活动块的倾斜的下端面接触,随后进行透析穿刺针的推动,以使透析穿刺针被夹在活动块与容纳槽下槽壁之间,继续推动透析穿刺针,以使透析穿刺针的蝶翼移动至活动块前侧,随后活动块下侧没有阻挡,活动块在压缩弹簧作用下复位,以实现蝶翼的限位,以避免透析穿刺针脱离本技术回收盒。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由容纳槽前段及容纳槽后段构成,所述容纳槽前段的宽度小于容纳槽后段宽度,所述活动块位于容纳槽后段后端。容纳槽前段用于容纳金属针头,容纳槽后段用于容纳蝶翼。通过使容纳槽前段较容纳槽后段更细,以避免透析穿刺针在容纳槽内晃动,以提高透析穿刺针的定位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前段内设有弹性限位圈,所述弹性限位圈位于容纳槽中部并形成有前后贯穿的通过孔,所述活动块与容纳槽下槽壁的接触处位于所述通过孔轴线的左侧或右侧。弹性限位圈用于夹紧金属针头,以提高透析穿刺针的定位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前段槽壁上形成有环形槽,所述弹性限位圈位于所述环形槽内。上述设置以实现弹性限位圈的定位固定,以避免弹性限位圈前后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后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弹性限位组件。上述设置以使透析穿刺针的左右侧蝶翼的后方均设有一活动块,以提高透析穿刺针的定位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槽壁与活动块侧壁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槽及导向块,所述导向槽竖向设置。上述设置以避免活动块发生倾斜,以避免活动块下端面脱离容纳槽上槽壁,以避免透析穿刺针脱离本技术回收盒的容纳槽。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侧槽壁或容纳槽上槽壁设有导向块,所述活动块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向上贯穿所述活动块。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孔向上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导向杆上端向周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始终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活动块设有向上开口的固定孔,所述导向杆下端周向外壁与固定孔周向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上述设置便于本技术的组装。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上端面及容纳槽上槽壁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压缩弹簧端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上述设置以使压缩弹簧的定位效果更好,能避免压缩弹簧晃动,以能保证活动块与容纳槽下槽壁接触,以尽可能避免透析穿刺针脱离本技术回收盒的容纳槽。本技术具有便于回收,能避免金属针头戳伤医务人员,且能更好点数以便于医疗废物管理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限位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透析穿刺针回收盒,包括壳体1,壳体1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布置并贯穿壳体1后端面的容纳槽10,容纳槽10后端内设有弹性限位组件,弹性限位组件包括活动块2、导向杆3和压缩弹簧(图中未画出),导向杆3竖向设置,壳体1形成有导向孔,导向孔向下贯穿容纳槽上槽壁,导向杆3上端滑配在导向孔内,导向杆3下端与活动块2固定,压缩弹簧套设在导向杆3外并被限制在容纳槽10上槽壁与活动块2上端面之间,活动块2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与容纳槽10下槽壁接触,且活动块2与容纳槽10下槽壁的接触处偏离容纳槽10中部。壳体1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构成,导向孔设置于上壳体11,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拼合以构成容纳槽10。活动块2下端面由下端面前段及下端面后段21构成,下端面后段21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延伸。导向孔向上贯穿壳体1,导向杆3上端向周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限位部31,限位部31始终位于壳体1外侧。活动块2设有向上开口的固定孔,导向杆3下端周向外壁与固定孔周向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活动块2上端面及容纳槽10上槽壁均设有定位槽20,压缩弹簧上下端部分别位于一定位槽20内。容纳槽10由容纳槽前段101及容纳槽后段102构成,容纳槽前段101的宽度小于容纳槽后段102宽度,活动块2位于容纳槽后段102后端。容纳槽前段101内设有弹性限位圈4,弹性限位圈4位于容纳槽中部并形成有前后贯穿的通过孔,活动块2与容纳槽10下槽壁的接触处位于通过孔轴线的左侧或右侧。其中,容纳槽前段101槽壁上形成有环形槽,弹性限位圈4位于环形槽内。其中,容纳槽后段102后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弹性限位组件。容纳槽10槽壁与活动块2侧壁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槽22及导向块13,导向槽22竖向设置。其中,上壳体11后端处的容纳槽10向上延伸以形成有对活动块让位的让位段111,容纳槽10的让位段的左右侧槽壁上各设有一导向块13,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析穿刺针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布置并贯穿壳体后端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后端内设有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活动块、导向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导向杆竖向设置,所述壳体形成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向下贯穿容纳槽上槽壁,所述导向杆上端滑配在导向孔内,所述导向杆下端与所述活动块固定,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并被限制在容纳槽上槽壁与活动块上端面之间,活动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与容纳槽下槽壁接触,且活动块与容纳槽下槽壁的接触处偏离容纳槽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穿刺针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布置并贯穿壳体后端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后端内设有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活动块、导向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导向杆竖向设置,所述壳体形成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向下贯穿容纳槽上槽壁,所述导向杆上端滑配在导向孔内,所述导向杆下端与所述活动块固定,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并被限制在容纳槽上槽壁与活动块上端面之间,活动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与容纳槽下槽壁接触,且活动块与容纳槽下槽壁的接触处偏离容纳槽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穿刺针回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下端面由下端面前段及下端面后段构成,至少下端面后段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穿刺针回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由容纳槽前段及容纳槽后段构成,所述容纳槽前段的宽度小于容纳槽后段宽度,所述活动块位于容纳槽后段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析穿刺针回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前段内设有弹性限位圈,所述弹性限位圈位于容纳槽中部并形成有前后贯穿的通过孔,所述活动块与容纳槽下槽壁的接触处位于所述通过孔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恩琴沈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