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夜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08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校园夜巡机器人,包括移动架、壳体、旋转架、摄像装置、控制器,移动架的底部设有若干移动轮,壳体安装在移动架上,旋转架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上还设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控制器与摄像装置、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器人可实现校园夜间不间断巡逻,通过摄像头实时可拍摄情况,并通过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经过,以及时发现及时传送,给安保人员提供有效、及时的可靠信息,为校园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校园夜巡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巡逻机器人
,具体地说,涉及校园夜巡机器人。
技术介绍
校园安全是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都密切关注的问题,为避免或尽量减少相关事情的发生,学校均采取各种措施。学生在校期间,尤其是夜晚住校的时候,时常会有些许学生有意或无意的夜间在校园出行,也有外出逃学等情况发生,因而针对夜晚校园的巡逻非常有必要,杜绝不良情况发生。目前校园的夜间安全巡逻工作主要依靠保安定时巡逻和定点摄像头监控,保安定时巡逻耗时耗力,且需要定点实施,不能实时巡逻,定点摄像头监控,只能观测某些固定地点,不够灵活,无法满足夜晚全方位监控。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校园夜巡机器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校园夜巡机器人,包括移动架、壳体、旋转架、摄像装置、控制器,移动架的底部设有若干移动轮,壳体安装在移动架上,旋转架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旋转架上,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移动轮的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旋转架与壳体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摄像装置与旋转架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架上还设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控制器与摄像装置、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齿轮连接,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旋转架固定连接,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架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摄像装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驱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外侧壁上,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安装板与第二驱动齿轮连接,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进一步地,所述摄像装置通过翻转架与第二转轴连接,摄像装置安装在翻转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充电电源、GPS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充电电源、GPS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罩扣摄像装置的透明罩体,透明罩体的沿口设有卡扣,旋转架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牙口,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罩体为亚力透明罩体、钢化玻璃透明罩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机器人可实现校园夜间不间断巡逻,通过摄像头实时可拍摄情况,并通过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经过,以及时发现及时传送,给安保人员提供有效、及时的可靠信息,为校园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本技术结构简洁,适用于校园夜晚巡逻,有助于校园安全监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整体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旋转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旋转架和翻转架配合示意图。图中:1-移动架,11-移动轮,2-壳体,3-摄像装置,4-透明罩体,5-旋转架,51-第一转轴,511-第一传动齿轮,52-第一电机,521-第一驱动齿轮,6-翻转架,61-第二转轴,611-第二传动齿轮,62-第二电机,621-第二驱动齿轮,7-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80-第一安装板,81-第二安装板。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校园夜巡机器人,包括移动架1、壳体2、旋转架5、摄像装置3、控制器,移动架1的底部设有若干移动轮11,壳体2安装在移动架1上,旋转架5转动连接在壳体2上,所述摄像装置3安装在旋转架5上,所述壳体2内设有用于驱动移动轮11的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旋转架5与壳体2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架5上设有用于驱动摄像装置3与旋转架5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架5上还设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7,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2内,控制器与摄像装置3、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7电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52、第一驱动齿轮521、第一传动齿轮511,第一电机52固定安装在壳体2内,第一电机52与第一驱动齿轮521连接,第一传动齿轮511通过第一转轴51与旋转架5固定连接,第一驱动齿轮521与第一传动齿轮511啮合传动,以使第一传动齿轮511带着旋转架5转动,实现旋转架5相对壳体2水平转动。旋转架5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安装板80、第二安装板81,第一安装板80与第二安装板81之间设有第二转轴61,摄像装置3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61上。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62、第二驱动齿轮621、第二传动齿轮611,第二电机62安装在第一安装板80外侧壁上,第二电机62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安装板80与第二驱动齿轮621连接,第二传动齿轮611与第二转轴6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61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板81转动连接,第二驱动齿轮621与第二传动齿轮611啮合传动,以使第二转轴61带着摄像装置3竖向向转动。优选地,摄像装置3通过翻转架6与第二转轴61连接,摄像装置3安装在翻转架6上,方便安装或拆卸。壳体2内还设有充电电源、GPS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充电电源、GPS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配合GPS模块可实现定位、预设路线等功能,无线传输模块可实现无线传输功能,如结合移动终端使用。这里说明,本例中控制器及其它电子器件均为现有技术,如智能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均有相关涉及,本技术仅将现有电子器件应用,并不涉及电子器件改进。本例机器人还包括用于罩扣摄像装置3的透明罩体4,透明罩体4的沿口设有卡扣,旋转架5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牙口,所述透明罩体4为亚力透明罩体、或钢化玻璃透明罩体,优选地为亚克力透明罩体,透明罩体4的设置可以减少外物对摄像装置3的干扰,保护摄像装置2。摄像装置3可选用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具备夜晚监控的功能,可以满足夜晚巡视的目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校园夜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壳体、旋转架、摄像装置、控制器,移动架的底部设有若干移动轮,壳体安装在移动架上,旋转架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旋转架上,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移动轮的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旋转架与壳体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摄像装置与旋转架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架上还设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控制器与摄像装置、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校园夜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壳体、旋转架、摄像装置、控制器,移动架的底部设有若干移动轮,壳体安装在移动架上,旋转架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旋转架上,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移动轮的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旋转架与壳体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摄像装置与旋转架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架上还设有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控制器与摄像装置、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夜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齿轮连接,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旋转架固定连接,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夜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伟周宁杨昆杨宁李利潘仕聪郭银雪侯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实用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