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涡轮机及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08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3
涡轮机(T)具备:形成有吐出口(14)的外壳(4);涡轮机转子(9),其配置于外壳(4)内,而且具有设于轴(8)的轮毂(9a)、设于轮毂(9a)的外周的叶片(9b)、以及形成于叶片(9b)的外周端且以越靠吐出口(14)侧越向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朝向倾斜的倾斜部(9b2);形成于外壳(4)内的涡轮机涡旋流路(16);以及舌部(20),其前端部(20a)向涡轮机涡旋流路(16)突出,且在前端部(20a)设有以越靠吐出口(14)侧越向成为轴(8)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朝向倾斜的锥形面(20b、20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涡轮机及增压器
本公开涉及涡轮机及增压器。本申请基于2018年6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23842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并入本申请。
技术介绍
增压器设有涡轮机。在涡轮机中的涡轮机转子的径向外侧形成有涡轮机涡旋流路。例如,如专利文献1记载地,涡轮机涡旋流路的上游部和下游部通过舌部分隔。舌部与涡轮机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23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若废气穿过上述的舌部与涡轮机转子的间隙从涡轮机涡旋流路的上游部向下游部漏出,则涡轮机性能降低。因此,寻求抑制废气的漏出量,提高涡轮机性能的技术的开发。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涡轮机性能的涡轮机及增压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方案的涡轮机具备:外壳,其形成有吐出口;涡轮机转子,其配置于外壳内,且具有设于轴的轮毂、设于轮毂的外周的叶片、以及倾斜部,其中该倾斜部形成于叶片的外周端,且以越靠吐出口侧,越向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朝向倾斜;涡轮机涡旋流路,其形成于外壳内;以及舌部,其前端部向涡轮机涡旋流路突出,且在前端部设有锥形面,其中该锥形面以越靠吐出口侧,越向成为轴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朝向倾斜。也可以是,锥形面形成于前端部中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面。也可以是,锥形面形成于前端部中的旋转方向的后方侧的面。也可以是,涡轮机涡旋流路构成为包括多个涡轮机涡旋流路部,舌部的数量为与涡轮机涡旋流路部相同的数量。为了解决课题,本公开的一方案的增压器具备上述涡轮机。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涡轮机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增压器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涡轮机外壳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虚线部分的抽出图。图4是涡轮机外壳的图2的IV向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尺寸、材料、其它具体的数值等只是用于容易理解的示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并不限定本公开。此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说明。另外,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图1是增压器C的概略剖视图。将图1所示的箭头L方向作为增压器C的左侧进行说明。将图1所示的箭头R方向作为增压器C的右侧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增压器C具备增压器主体1。增压器主体1具备轴承箱2。在轴承箱2的左侧通过紧固螺栓3连结有涡轮机外壳4(外壳)。在轴承箱2的右侧通过紧固螺栓5连结有压缩机外壳6。在轴承箱2形成有轴承孔2a。轴承孔2a沿增压器C的左右方向贯通。在轴承孔2a设有轴承7。图1中,作为轴承7的一例,表示全浮动式轴承。但是,轴承7也可以是半浮式轴承、滚动轴承等其它径向轴承。轴8由轴承7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轴8的左端部设有涡轮机转子9(涡轮机叶轮)。在形成于涡轮机外壳4内的容纳空间S旋转自如地容纳有涡轮机转子9。另外,在轴8的右端部设有压缩机叶轮10。压缩机叶轮10旋转自如地容纳于压缩机外壳6内。在压缩机外壳6形成有吸气口11。吸气口11在增压器C的右侧开口。吸气口11连接于未图示的空气过滤器。另外,在通过紧固螺栓5将轴承箱2和压缩机外壳6连结的状态下,形成扩散流路12。扩散流路12将空气升压。扩散流路12从轴8的径向内侧朝向外侧形成为环状。扩散流路12在上述的径向内侧经由压缩机叶轮10连通于吸气口11。另外,在压缩机外壳6的内部形成有压缩机涡旋流路13。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为环状。压缩机涡旋流路13例如位于比扩散流路12靠轴8的径向外侧。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吸气口连通。压缩机涡旋流路13还与扩散流路12连通。当压缩机叶轮10旋转时,从吸气口11向压缩机外壳6内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在流通于压缩机叶轮10的翼间的过程中,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而增速。增速的空气在扩散流路12及压缩机涡旋流路13升压。升压的空气被引导至发动机的吸气口。在涡轮机外壳4形成有吐出口14。吐出口14在增压器C的左侧开口。吐出口14连接于未图示的废气净化装置。吐出口14连通于容纳空间S。另外,在涡轮机外壳4设有流路15和涡轮机涡旋流路16。涡轮机涡旋流路16位于比容纳空间S靠涡轮机转子9的径向外侧。流路15位于容纳空间S与涡轮机涡旋流路16之间。流路15连通容纳空间S和涡轮机涡旋流路16。涡轮机涡旋流路16构成为包括两个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16b。对于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16b各自的形状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涡轮机涡旋流路16与气体流入口17(参照图2)连通。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出的废气被引导至气体流入口17。涡轮机涡旋流路16还连通于上述的流路15。从气体流入口17引导至涡轮机涡旋流路16的废气经由流路15及涡轮机转子9的翼间被引导至吐出口14。被引导至吐出口14的废气在该流通过程中使涡轮机转子9旋转。这样,增压器C具备涡轮机T。涡轮机T构成为包括涡轮机外壳4、涡轮机转子9、涡轮机涡旋流路16。涡轮机转子9的旋转力经由轴8传递至压缩机叶轮10。如上述地,空气通过压缩机叶轮10的旋转力升压,并被引导至发动机的吸气口。图2是涡轮机外壳4的剖视图。图2表示用垂直于轴8的轴向且穿过流路15的平面切断涡轮机外壳4的图。另外,图2中,关于涡轮机转子9,仅用圆表示外周。如图2所示,在涡轮机外壳4形成有气体流入口17。气体流入口17构成为包括两个气体流入口部17a、17b。气体流入口部17a、17b向涡轮机外壳4的外部开口。在气体流入口部17a与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之间形成有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导入路18a。气体流入口部17a经由导入路18a连通于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同样地,在气体流入口部17b与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b之间形成有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导入路18b。气体流入口部17b经由导入路18b连通于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b。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气体流入口部17a、导入路18a和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b、气体流入口部17b、导入路18b由隔壁19分隔。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位于比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b靠轴8的径向内侧。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在涡轮机转子9的径向外侧在大致半周上延伸。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在大致半周上,与涡轮机转子9在径向上对置。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随着远离气体流入口部17a而径向的宽度缩小。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b在涡轮机转子9的径向外侧在大致全周上延伸。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b中的涡轮机转子9的大致半周的量在与涡轮机转子9之间介有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b在不介有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的剩余的部分的大致半周上,与涡轮机转子9在径向上对置。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b随着远离气体流入口部17b而径向的宽度缩小。涡轮机涡旋流路部16a中的上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具备:/n外壳,其形成有吐出口;/n涡轮机转子,其配置于上述外壳内,且具有设于轴的轮毂、设于上述轮毂的外周的叶片、以及倾斜部,其中该倾斜部形成于上述叶片的外周端,且以越靠上述吐出口侧,越向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朝向倾斜;/n涡轮机涡旋流路,其形成于上述外壳内;以及/n舌部,其前端部向上述涡轮机涡旋流路突出,且在上述前端部设有锥形面,其中该锥形面以越靠上述吐出口侧,越向成为上述轴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朝向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29 JP 2018-1238421.一种涡轮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其形成有吐出口;
涡轮机转子,其配置于上述外壳内,且具有设于轴的轮毂、设于上述轮毂的外周的叶片、以及倾斜部,其中该倾斜部形成于上述叶片的外周端,且以越靠上述吐出口侧,越向成为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朝向倾斜;
涡轮机涡旋流路,其形成于上述外壳内;以及
舌部,其前端部向上述涡轮机涡旋流路突出,且在上述前端部设有锥形面,其中该锥形面以越靠上述吐出口侧,越向成为上述轴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朝向倾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崎大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