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容器及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01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重容器(100)具备:内容器,其能够收容内容物;及外容器(7),其能够收容上述内容器,其中,上述内容器的侧面形成有可在上下方向伸缩的多个皱褶,从而可在上述外容器(7)内沿着该皱褶收缩,上述内容器具备具有空气阻断性的金属层或无机蒸镀层,在上述内容器的上表面安装有喷出机构(50),该喷出机构(50)喷出内容物,且具有于喷出上述内容物时防止空气流入上述内容器的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重容器及内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可在上下方向上折叠的内容器的多重容器,以及可在上下方向上折叠的内容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保护内容物免受氧化或光侵害,以及保持内容物的新鲜度,提出有各种各样的双重容器。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双重容器,其为了避免固体锭剂或胶囊状药物在使用前的流通中因多个固体彼此碰撞而导致破损,通过对内袋进行减压收缩,而将多个固体保持在严密的填充状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6215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荻原一郎等人,“使用反转螺旋型模型的圆筒折纸构造的扁塌变形特性的最佳化研究□”,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A编),70卷689号,2004年1月,p.36-42非专利文献2:荻原一郎等人,“关于利用折纸工学的圆筒构造物的扁塌特性的考察”,汽车技术会论文集Vol.34,No.4,2003年10月,p.145-14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中,内袋在流通时虽然是收缩的,但是一旦开封后收缩状态既被解除而复原为内部有空间的状态,并未考虑使用时的收缩。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容器,其通过使容积对应于内容物余量而减少的方式收缩内容器,可持续保护内容物免受空气影响,维持内容物的品质至终。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多重容器,其具备:内容器,其能够收容内容物;及外容器,其能够收容上述内容器,其中,上述内容器通过在侧面形成可于上下方向伸缩的多个皱褶,而可于上述外容器内沿着该皱褶收缩,上述内容器具备具有空气阻断性的金属层或无机蒸镀层,于上述内容器的上表面安装有喷出机构,该喷出机构喷出上述内容物,且具有于喷出上述内容物时防止空气向上述内容器流入的机构。专利技术的效果作为一个形态,多重容器中,通过使容积对应于内容物余量而减少的方式来收缩内容器,可持续保护内容物免受空气影响,维持内容物的品质到最终。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构成例的内容器的双重容器的整体图。图2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第2构成例的内容器的双重容器的整体图。图3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第3构成例的内容器的双重容器的整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双重容器的容器本体的收缩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双重容器的容器本体的收缩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容器的第1嵌合例的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容器的第2嵌合例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于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容器的口部安装真空泵作为喷出机构的例的图。图9是表示于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容器的口部安装推进泵作为喷出机构的例的图。图10是图9的推进泵的剖面图。图11是表示于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容器的口部安装附有盛盘的推进泵作为喷出机构的例的图。图12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容器的三重容器的整体图。图13A是将图12的三重容器的盖部闭合后的外观图。图13B是图13A的三重容器的分解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形态进行说明。以下,对各附图中的相同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第1构成例>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构成例的内容器的双重容器的模式图。双重容器100具有内容器5及外容器7。于本实施形态中,内容器5具有容器本体1及盖部20。容器本体1是由可通过减压而收缩的可挠性材料构成,外容器7是由可保护容器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影响的坚固且具有保形性的材料构成。盖部20用于进行嵌合,因此由具有可保持形状的程度的保形性的材料构成。此外,于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容器100的上部,安装有各种的真空特性的喷出机构。所谓真空特性的喷出机构是不使用空气而对内容物本身施压,而喷出液状(流状)的内容物的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真空特性的喷出机构具有于喷出内容物时防止空气向内容器5流入的机构。此外,双重容器100亦可具备上部固定部8。上部固定部8与外容器7均由坚固且保形性的材料构成,以保护容器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影响。容器本体1是收容内容物的容器,且具有侧面10及底面(下表面)17(参照图6)。并且,于容器本体1的侧面10的上端设置有以向水平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大致圆环状或内侧为多边形且外侧为圆周形状的环状的凸缘18。另外,设置于容器本体1的上方的口部侧构件2于本实施形态中为盖部20(图1)、20B(参照图6)。口部侧构件2具备口部21及肩部22、以及封塞口部21的封闭膜41。如图1所示,口部21自肩部22向上方立起。盖部20包含金属层。再者,于图1所示的例中,示出了于盖部20设置与口部21一体化的金属膜即封闭膜41的例,但亦可对口部21安装与盖部20分设的封闭膜41。再者,于本实施形态中,表示如下的例:作为口部侧构件2的盖部20于收容及安装于外容器7之前,作为对容器本体1安装的内容器5的构成要素发挥功能。外容器7为具有侧面701、底面702的瓶状的形状,以收容内容器5。进而,于外容器7的侧面701的上端面,设置有条状的凸部即嵌合突起703。进而,于侧面701的外侧的上端周边,设置有条状的凸部即嵌合突起704。再者,于图1中虽示出了设置有条状凸部的例,但亦可不设置条状凸部。图1所示的上部固定部8是将盖部20相对于外容器7固定的固定部的一例。上部固定部8具备:顶面板801,其自上覆盖盖部20的除口部21以外的肩部22;及盖周壁(边缘)802,其自顶面板801的周缘朝向下方。又,于顶面板801的周缘附近,形成有条状的凹部即嵌合槽803,且于盖周壁802的内周,形成有条状的凹部即嵌合槽804。外容器7的侧面701的上端及外周的嵌合突起703、704与上部固定部8的顶面板801及盖周壁802的嵌合槽803、804嵌合,由此组装双重容器100。将图1所示的外容器7与上部固定部8、盖部20、容器本体1的嵌合的状态设为第1嵌合例。该双重容器100构成为嵌合所谓真空的喷出机构的真空容器。例如,由可相对于外容器7剥离地装设的具有可挠性的素材构成内容器5的容器本体1(内袋),从而液状物可收容于容器本体1内。而且,可设为如下构成:通过泵部(例如,图7、图8、图10所示的真空特性的喷出机构50、60、60F)的作用,一面使内袋即容器本体1减容变形一面将液状物自吸入口吸入,并且经由形成于外容器7的外部气体导入孔706向内容器5与外容器7之间送入空气。以下,对内容器5的容器本体1的构成进行说明。于容器本体1的侧面10,形成有可于特定方向伸缩的多个单元。于图1中,表示形成有2个单元(段)S1、S2的例。于侧面10,由上下邻接的段(单元)共用平行四边形的下边及上边,于上下邻接的段中,将共用的下边及上边作为对称轴,以平行四边形交替地成为线对称的方式堆叠。例如,于图1的例中,单元S1是呈左上升的平行四边形,单元S2是呈右上升的平行四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容器,其具备:/n内容器,能够收容内容物;及/n外容器,能够收容上述内容器,/n其中,上述内容器通过在侧面形成能够在上下方向伸缩的多个皱褶,而能够在上述外容器内沿着上述皱褶收缩,/n上述内容器具有金属层或无机蒸镀层,/n在上述内容器的上表面安装有喷出机构,上述喷出机构喷出上述内容物,并具有在喷出上述内容物时防止空气向上述内容器流入的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13 JP 2018-1131371.一种多重容器,其具备:
内容器,能够收容内容物;及
外容器,能够收容上述内容器,
其中,上述内容器通过在侧面形成能够在上下方向伸缩的多个皱褶,而能够在上述外容器内沿着上述皱褶收缩,
上述内容器具有金属层或无机蒸镀层,
在上述内容器的上表面安装有喷出机构,上述喷出机构喷出上述内容物,并具有在喷出上述内容物时防止空气向上述内容器流入的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容器,其中,
在上述内容器的上述侧面,形成有以平行四边形的各边构成的皱褶、及以上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构成的皱褶,
包含上述各皱褶而成的多个单元由上下邻接的单元共用上述平行四边形的上边及下边而在上下方向堆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容器,其中,
在上述内容器的上述侧面,上述多个皱褶为能够在垂直方向收缩的蛇腹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重容器,其中,
在上述内容器的上述侧面的上端设置有以朝水平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重容器,其具备盖部,上述盖部安装在上述凸缘之上,且具有能够与上述喷出机构嵌合的口部、及包围上述口部的肩部,
上述盖部具有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重容器,其中,
上述口部在与上述喷出机构嵌合之前或即将使用之前,由金属膜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重容器,其中,
上述多重容器进一步具有将上述盖部相对于上述外容器固定的固定部,
上述内容器的上述凸缘和上述盖部的上述肩部的缘部,被上述固定部和上述外容器的上述侧面的顶面夹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重容器,其中,
上述多重容器具备:
上按压部,其具有口部、包围上述口部的肩部、及自肩部的缘部向下方立起的周壁部;及
金属薄膜,其覆盖上述上按压部的整个下表面,
上述外容器具备以向水平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上述侧面的上端的凸缘,
上述上按压部的上述周壁部通过自外周侧将上述内容器的上述凸缘和上述外容器的上述凸缘夹持并嵌合,使得上述内容器成为密封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花敬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资生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