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92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轴、第二旋转气缸、第二气缸、第二气动夹爪、安装座、第三气缸、第一固定座、第一安装柱和拨叉机构,旋转轴连接于第二旋转气缸的旋转输出端,第二旋转气缸连接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为铅垂方向,第二气缸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一固定座上,第一固定座安装于第一安装柱上,第二气动夹爪安装于安装座上,安装座安装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第三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第三气缸安装于另一第一固定座上,拨叉机构安装于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可提高管件的角度调节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管件100和基座200的结构如图1所示,管件100的下部具有尺寸大于管件上部本体尺寸的管座103,管座103的上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向外凸出的连接耳101,管座103上部连接有尺寸小于管座的过度部102,过渡部102的上部连接管件本体。管件100为非金属材料。基座200,包括呈平板状的座体,以及用于插接管座103的接口部201,接口部201连接于座体的上表面中部,接口部201呈圆管状,其内壁形状与管座的外壁形状相适配,接口部201的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相应连接耳101卡配的通孔202,各通孔202呈长条状。基座200为金属材料。管件100与基座200的装配,通常采用人工进行装配,在进行装配时,需要将管件上的连接耳101调到与基座上通孔202相对应的位置,再手动将管件压紧于基座上,此种人工装配的方法,费时费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可利用此装置将管件的角度进行调整校正,便于后续工序的高效率进行。一种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轴、第二旋转气缸、第二气缸、第二气动夹爪、安装座、第三气缸、第一固定座、第一安装柱和拨叉机构,所述旋转轴连接于第二旋转气缸的旋转输出端,所述第二旋转气缸连接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为铅垂方向,第二气缸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一固定座上,第一固定座安装于第一安装柱上,第一安装柱安装于工作台上,第二气动夹爪安装于安装座上,安装座安装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第三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第三气缸安装于另一第一固定座上,安装第三气缸的第一固定座通过另一第一安装柱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拨叉机构安装于安装座上,工作台上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上安装有用于放置管件的底盘,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能插入管件内腔的圆台,旋转轴的直径大于管件的内壁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可用于将位于底盘上的管件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其中旋转轴可对管件进行旋转,管件旋转时,当管件上的连接耳的端面转动到与拨叉机构相抵靠时,管件不能再转动,则此时管件旋转到位,可进行后续工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拨叉和第一弹簧,所述拨叉的中部或靠近中部的位置枢接于安装座上,第一弹簧一端连接于拨叉的一端,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于安装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可使拨叉的端部牢靠地抵靠于管件表面,有利于控制管件转动到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轴承,轴承枢接于拨叉的另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有利于拨叉作用于管件的表面时,不妨碍管件的正常转动,但当管件上连接耳的端面转动到与轴承相抵靠时,因连接耳的端面与管座表面存在明显的台阶过渡,则管件在拨叉的作用下不能够再转动,即轴承对连接耳的限位抵靠的作用力,明显地超出了旋转轴对管件的摩擦作用力,使管件转动到合适位置后便不再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叉的端部,在安装轴承的位置设置有容纳轴承的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拨叉端部的轴承安装紧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旋转轴下部具有摩擦部,摩擦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管件内壁的横截面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部有利于提高管件与旋转轴的摩擦作用力,从而有利于旋转轴插入管件后带动管件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叉的枢接于安装座的枢接处设置有枢轴,枢轴与拨叉之间设置有轴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枢轴及枢轴处的轴承,有利于拨叉的顺畅摆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限位件,限位件处于拨叉的运动路径上,且处于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的设置,可对拨叉的摆动进行限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簧为拉簧,第一弹簧与管件处在拨叉的不同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采用拉簧,有利于拨叉对管件表面进行可靠抵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四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安装于第四气缸的输出端,第四气缸安装于第一固定座上,第四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气缸的设置,可适应于不同尺寸的管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用于间接安装第二气缸的第一安装柱上还安装有第五气动夹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轴插入管件内时,第五气动夹爪可对管件进行夹持,可用于对管件进行辅助定位,便于旋转轴插入管件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具备的有益效果至少有:管件的角度调节便利、高效且可靠精准。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所涉及的管件与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管件与基座的装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管件与基座的装配装置隐藏机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管件与基座的装配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3中管件与基座的装配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管件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翻转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管件与基座的装配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角度调节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2中角度调节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6为图14中D部结构另一状态的放大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中另一个实施方案所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管件与基座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中压紧装置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管件与基座的装配装置的基座输送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基座输送装置二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中:放料装置1、翻转装置2、第一输送装置3、旋转盘4、角度调节装置5、压紧装置6、机箱7、基座输送装置一8、基座输送装置二10、输料架11、第二输送装置12、第一气动夹爪21、第一旋转气缸22、第一气缸23、第一安装架24、第一滑块25、第一滑轨26、第一竖向底座27、第三气动夹爪31、第七气缸32、第一滑台33、第一滑座34、第二安装架35、底盘41、拨叉机构50、第二气动夹爪51、安装座52、第三气缸53、旋转轴54、第二旋转气缸55、第二气缸56、第一固定座57、第一安装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54)、第二旋转气缸(55)、第二气缸(56)、第二气动夹爪(51)、安装座(52)、第三气缸(53)、第一固定座(57)、第一安装柱(58)和拨叉机构(50),所述旋转轴(54)连接于第二旋转气缸(55)的旋转输出端,所述第二旋转气缸(55)连接于第二气缸(56)的输出端,第二气缸(56)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为铅垂方向,第二气缸(56)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一固定座(57)上,第一固定座(57)安装于第一安装柱(58)上,第一安装柱(58)安装于工作台(72)上,第二气动夹爪(51)安装于安装座(52)上,安装座(52)安装于第三气缸(53)的输出端上,第三气缸(53)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二气缸(56)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第三气缸(53)安装于另一第一固定座(57)上,安装第三气缸的第一固定座通过另一第一安装柱安装于工作台(72)上,所述拨叉机构(50)安装于安装座(52)上,工作台(72)上安装有旋转盘(4),旋转盘(4)上安装有用于放置管件(100)的底盘(41),所述旋转轴(54)的端部设有能插入管件内腔的圆台,所述旋转轴(54)的直径大于管件的内壁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54)、第二旋转气缸(55)、第二气缸(56)、第二气动夹爪(51)、安装座(52)、第三气缸(53)、第一固定座(57)、第一安装柱(58)和拨叉机构(50),所述旋转轴(54)连接于第二旋转气缸(55)的旋转输出端,所述第二旋转气缸(55)连接于第二气缸(56)的输出端,第二气缸(56)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为铅垂方向,第二气缸(56)直接或间接安装于第一固定座(57)上,第一固定座(57)安装于第一安装柱(58)上,第一安装柱(58)安装于工作台(72)上,第二气动夹爪(51)安装于安装座(52)上,安装座(52)安装于第三气缸(53)的输出端上,第三气缸(53)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第二气缸(56)的输出端的运动方向,第三气缸(53)安装于另一第一固定座(57)上,安装第三气缸的第一固定座通过另一第一安装柱安装于工作台(72)上,所述拨叉机构(50)安装于安装座(52)上,工作台(72)上安装有旋转盘(4),旋转盘(4)上安装有用于放置管件(100)的底盘(41),所述旋转轴(54)的端部设有能插入管件内腔的圆台,所述旋转轴(54)的直径大于管件的内壁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机构(50)包括拨叉(501)和第一弹簧(502),所述拨叉(501)的中部或靠近中部的位置枢接于安装座(52)上,第一弹簧(502)一端连接于拨叉(501)的一端,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于安装座(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振华何国明章薛峰俞丁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伟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