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56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接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立柱;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转动连接,转动杆的第一端安装有齿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立柱上,驱动机构包括导轨、第一滑块、齿条和第一气缸,导轨固定安装在立柱上,第一滑块设置在导轨上,齿条固定安装在滑块上、且与齿轮啮合,第一气缸安装在立柱上;卫星锅,卫星锅包括锅体和天线,锅体设置在转动杆的一侧,锅体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保护壳;以及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在极端天气下依然具有较好的生存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接收
,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信息接收装置是一种数据传输的终端,能够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整理收集或进行信号的转化。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数据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而其中利用最多的是电磁波,例如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中都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传播,而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接收。卫星锅是一种常见的信息接收装置,能够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聚焦在天线处。但是现有的卫星锅存在着生存能力较差的缺点,当遇到冰雹等极端天气时,卫星锅的天线和锅面都很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导致其失去工作能力,需要维修人员来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使其在冰雹等极端天气下依然具有较好的生存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一根立柱;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沿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安装有齿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靠近所述齿轮的所述立柱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轨、第一滑块、齿条和第一气缸,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且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卫星锅,所述卫星锅包括锅体和天线,所述锅体设置在所述转动杆的一侧,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锅体的焦点处,所述天线与所述保护壳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支撑杆连接;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其中一根所述立柱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气缸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两端的顶部分别开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导向槽,两根所述立柱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槽内、且可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内上下移动,每根所述立柱的一侧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立柱在所述导向槽内上下移动;所述保护壳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每个所述延伸部上都设置有一个伸缩机构,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与两根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导向杆、第二滑块和弹簧,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且两端均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使得所述第二滑块具有靠近所述锅体的趋势,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安装有导向轮,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天线铰接,所述底座的两端的顶部安装有两块导向板,两块所述导向板与两个所述导向轮一一对应设置,每块所述导向板上均形成有一个导向面和竖直面,所述导向面倾斜设置,所述竖直面位于所述导向面的下方、且顶部与所述导向面的底部连接,所述导向轮向下移动、且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板上的所述导向面接触时,所述导向面能够使得安装所述导向轮的所述第二滑块具有远离所述锅体的趋势。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导向轮,相应地,所述导向板也具有四块,四块所述导向板与四个所述导向轮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大小与所述锅体的大小相适应,所述固定盘的顶部开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两根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天线。进一步地,每根所述立柱的顶部都安装有一把保护伞。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抽屉,所述抽屉内放置有维修工具和备用零部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当遇到冰雹等极端天气时,第一气缸伸长,在齿轮齿条结构的传动下带动转动杆旋转,直到锅体和保护壳的开口朝下。然后第二气缸收缩,当第二滑块上的导向轮与导向板上的导向面接触时,第二滑块会向着锅体的方向移动,直到导向轮与导向板上的竖直面接触,此时两根支撑杆都变成水平状态。接着第二气缸继续收缩,直到两根支撑杆和天线都分别隐藏进固定盘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这时在保护壳和固定盘的保护作用下,锅体和天线都不会受到来自冰雹的撞击,因此具有较好的生存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底座、11-立柱、12-导向槽、13-第二气缸、14-保护伞、15-抽屉、20-转动杆、21-齿轮、30-驱动机构、31-导轨、32-第一滑块、33-齿条、34-第一气缸、40-卫星锅、41-锅体、42-天线、43-保护壳、44-支撑杆、45-延伸部、50-控制器、60-伸缩机构、61-导向杆、62-第二滑块、63-弹簧、64-导向轮、70-导向板、71-导向面、72-竖直面、80-固定盘、81-第一容纳槽、82-第二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水平”、“顶”、“底”、“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包括底座10、转动杆20、驱动机构30、卫星锅40和控制器50。底座10的两端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一根立柱11。转动杆20沿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杆20的第一端安装有齿轮21。驱动机构30设置在靠近齿轮21的立柱11上、用于驱动齿轮21转动。具体地,驱动机构30包括导轨31、第一滑块32、齿条33和第一气缸34。导轨31沿纵向固定安装在立柱11上。第一滑块32设置在导轨31上、且与导轨31滑动连接。齿条33固定安装在滑块上、且与齿轮21啮合。第一气缸34沿纵向安装在立柱11上,第一气缸34的上端与第一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一根立柱;/n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沿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安装有齿轮;/n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靠近所述齿轮的所述立柱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轨、第一滑块、齿条和第一气缸,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且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n卫星锅,所述卫星锅包括锅体和天线,所述锅体设置在所述转动杆的一侧,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锅体的焦点处,所述天线与所述保护壳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支撑杆连接;以及/n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其中一根所述立柱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气缸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一根立柱;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沿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安装有齿轮;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靠近所述齿轮的所述立柱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轨、第一滑块、齿条和第一气缸,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且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卫星锅,所述卫星锅包括锅体和天线,所述锅体设置在所述转动杆的一侧,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锅体的焦点处,所述天线与所述保护壳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支撑杆连接;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其中一根所述立柱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气缸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安全处理用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端的顶部分别开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导向槽,两根所述立柱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槽内、且可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内上下移动,每根所述立柱的一侧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立柱在所述导向槽内上下移动;
所述保护壳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每个所述延伸部上都设置有一个伸缩机构,两个所述伸缩机构与两根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导向杆、第二滑块和弹簧,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