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46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转板,且第二翻转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第二转动杆的底部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内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第二转动杆、第二翻转板、第二搅拌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转动杆、第一翻转板和第一搅拌杆的配合使用,达到了混合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理想,导致食用菌生长速度不一致,从而对食用菌的种植带来了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
,具体为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在食用菌种植时需要对菌种和肥料进行混合,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理想,导致食用菌生长速度不一致,从而对食用菌的种植带来了影响,为此,我们提出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具备混合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理想,导致食用菌生长速度不一致,从而对食用菌的种植带来了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转板,且第二翻转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部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上下两端与第一转动杆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优选的,所述箱体正表面的四周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正表面的顶部嵌设有显示屏和控制器,所述活动门正表面的下端嵌设有可视窗。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水箱左侧的底部联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优选的,所述喷头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为圆形设置,且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电机、第二转动杆、第二翻转板、第二搅拌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转动杆、第一翻转板和第一搅拌杆的配合使用,达到了混合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理想,导致食用菌生长速度不一致,从而对食用菌的种植带来了影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圆孔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活动门;3、可视窗;4、水箱;5、增压泵;6、水泵;7、显示屏;8、电机;9、箱体;10、控制器;11、第一翻转板;12、第一搅拌杆;13、第二搅拌杆;14、主动齿轮;15、从动齿轮;16、第一转动杆;17、第二翻转板;18、第二转动杆;19、湿度传感器;20、输水管;21、喷头;22、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底板1、活动门2、可视窗3、水箱4、增压泵5、水泵6、显示屏7、电机8、箱体9、控制器10、第一翻转板11、第一搅拌杆12、第二搅拌杆13、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5、第一转动杆16、第二翻转板17、第二转动杆18、湿度传感器19、输水管20、喷头21和圆孔2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9,箱体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8,第二转动杆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转板17,且第二翻转板1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3,第二转动杆18的底部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4,主动齿轮14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5,从动齿轮15的内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6,第一转动杆16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翻转板11,第一翻转板11的上下两端与第一转动杆16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2,达到了混合效果好的目的,箱体9正表面的四周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门2,活动门2正表面的顶部嵌设有显示屏7和控制器10,活动门2正表面的下端嵌设有可视窗3,箱体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19,湿度传感器19的输出端与显示屏7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4,水箱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6,水泵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水箱4左侧的底部联通,水泵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增压泵5,增压泵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20,输水管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21,喷头21的表面开设有圆孔22,圆孔22为圆形设置,且均匀分布,底板1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水箱4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使用时,使用者将培养料与清水加入水箱4的内腔中,并将指定比例的肥料以及菌种加入箱体9的内腔中,通过控制器10打开电机8开始工作,通过电机8带动第二转动杆18转动,通过第二转动杆18带动第二翻转板17转动,通过第二翻转板17带动第二搅拌杆13转动,起到了混合肥料以及菌种的效果,在第二转动杆18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主动齿轮14转动,通过主动齿轮14带动从动齿轮15转动,通过从动齿轮15带动第一转动杆16转动,通过第一转动杆16带动第一翻转板11和第一搅拌杆12转动,通过第一搅拌杆12起到了对菌种和肥料进行混合以及对水箱4内腔的水源进行混合,使用者通过控制器10打开水泵6开始工作,通过水泵6将水源抽取出来,通过增压泵5对其进行增压并使水源进行雾化,通过输水管20输送给喷头21喷出,设置了湿度传感器19,通过湿度传感器19可检测菌种的湿度,防止加水过多造成菌种的死亡,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理想,导致食用菌生长速度不一致,从而对食用菌的种植带来了影响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9),所述箱体(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8),所述第二转动杆(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转板(17),且第二翻转板(1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3),所述第二转动杆(18)的底部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4)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5),所述从动齿轮(15)的内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6),所述第一转动杆(16)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翻转板(11),所述第一翻转板(11)的上下两端与第一转动杆(16)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2)。/n

【技术特征摘要】
1.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9),所述箱体(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8),所述第二转动杆(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转板(17),且第二翻转板(1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3),所述第二转动杆(18)的底部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4)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5),所述从动齿轮(15)的内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6),所述第一转动杆(16)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翻转板(11),所述第一翻转板(11)的上下两端与第一转动杆(16)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9)正表面的四周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门(2),所述活动门(2)正表面的顶部嵌设有显示屏(7)和控制器(10),所述活动门(2)正表面的下端嵌设有可视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种和肥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玉杰张赭苒
申请(专利权)人:扎兰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