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39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内弯转动机构及抽拉机构,所述内弯转动机构由转轴盖及设置于所述转轴盖上的中间转轴及两组侧边转轴组成,所述转轴盖两侧连接设有多组封装件,所述封装件分别连接设有机壳,所述抽拉机构与所述机壳之一组合连接,所述内弯转动机构与所述抽拉机构组合实现0度‑180度内折转动及横向抽拉,满足柔性屏的大范围应用空间,同时满足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屏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
技术介绍
柔性屏幕,指的是柔性OLED。柔性屏幕的成功量产不仅重大利好于新一代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也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柔性屏幕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柔性屏手机是指采用可弯曲、柔韧性佳屏幕的手机,因为形似芒卷,又被称为卷芒手机。相较于传统屏幕,柔性屏幕优势明显,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以往屏幕,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要实现柔性屏折叠功能,除了屏幕本身之外,实现折叠的连接组件,即折弯处的连接轴设计亦是最大的技术难题。柔性屏的打开方式除了外折及内折外,还有多种方式,其中抽拉式的展开方式为其中之一,将内折与抽拉相结合实现一体化的设计,则可以进一步满足柔性屏的大范围应用空间,同时满足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内弯转动机构及抽拉机构,所述内弯转动机构由转轴盖及设置于所述转轴盖上的中间转轴及两组侧边转轴组成,所述转轴盖两侧连接设有多组封装件,所述封装件分别连接设有机壳,所述抽拉机构与所述机壳之一组合连接,所述内弯转动机构与所述抽拉机构组合实现0度-180度内折转动及横向抽拉;所述中间转轴包括中间活动块,所述中间活动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分别套置一凸包活动块,所述凸包活动块上设有对穿式的连接孔及凸包孔,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连接孔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活动块两侧设有凹轮活动块,所述凹轮活动块上设有凹轮连接柱,所述凹轮连接柱与所述凸包孔贯穿式连接后通过凸包与凹轮配合实现0-180度有自锁、卡点及定位功能,所述凹轮活动块上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连接设置有滑槽活动块,所述滑槽活动块上设有斜滑槽,所述转动柱在所述斜滑槽内滑动实现0-180度转动作用;所述侧边转轴包括第二滑槽活动块,所述第二滑槽活动块外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及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槽活动块内侧端面组合连接设有定位活动块及两组齿轮轴活动块,所述第二滑槽活动块两边分别设有组合连接的半圆弧槽活动块,所述半圆弧槽活动块上设有第三滑动柱、半圆弧槽及第二斜滑槽,所述定位活动块上设有两组第二中间轴,所述齿轮轴活动块上设有卡齿、第二凹轮连接柱及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分别连接设置第三滑槽活动块,所述第三滑槽活动块上设有第三斜滑槽,所述第三滑动柱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柱在所述半圆弧槽内滑动,所述第二转动柱在所述第二斜槽及第三斜槽内滑动分别实现0度-180度转动;所述第二凹轮连接柱连接设置凹轮活动块,所述凹轮活动块上的凸轮与所述第二凹轮连接柱上的凹轮配合实现0度-180度的自锁、卡点及定位功能;所述抽拉机构由运动组件组成,所述运动组件由固定座及与之抽拉滑动的活动座组成;所述活动座纵向设有定位板、定位座及传动轴,所述活动座横向设有导轨轴、链轮及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包括组合连接的皮带及皮带板;所述皮带一端与与所述定位座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链轮组合实现同步实现固定座及活动座的分离与回收;所述皮带板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连接,且所述皮带板一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皮带板与所述皮带组成闭合回路实现固定座及活动座的分离与回收。特别的,所述中间转轴还包括两端的连接定位活动块,所述连接定位活动块与所述凸包活动块之间设有多组实现扭力及弹力作用的弹簧,所述弹簧实现0度及180度卡点作用,所述弹簧分别与所述凹轮连接柱及中间轴贯穿式连接。特别的,所述卡齿之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卡齿啮合实现同步转动。特别的,所述第二中间轴一侧设有连接定位活动块,所述连接定位活动块与所述齿轮轴活动块之间设有多组实现扭力及弹力作用的弹簧,所述弹簧实现0度及180度卡点作用,所述弹簧分别与所述第二凹轮连接柱及第二中间轴贯穿式连接。特别的,所述传动轴为三段式传动轴,并于所述传动轴内分别设有带动传动同步轴、链轮及皮带转动的马达。特别的,所述导轨轴上设有实现弹力的第二弹簧产生摩擦阻尼及扭力,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链轮一侧设有实现拉开和闭合状态下卡点定位的卡点弹簧及卡点座。特别的,所述转轴盖上设有连接定位的屏下连接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一体化实现内弯折叠并抽拉式展开与闭合,满足柔性屏的大范围应用空间,同时满足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结构本身设计简单,满足柔性屏应用需求,不再局限于单独的内折及抽拉独立实现,机构本身零配件相对较少,便于实现,在满足精度的同时,使用方便,造型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180度状态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0度状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90度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内部结构图之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内部结构图之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内部结构图之三。图7是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整体分解图。图8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中间转轴分解图。图9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侧边转轴分解图。图10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抽拉机构分解图。图11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中间转轴结构图。图12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侧边转轴结构图。图13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凸包活动块。图14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凹轮活动块。图15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滑槽活动块。图16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第二滑槽活动块。图17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半圆弧槽活动块。图18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齿轮轴活动块。图19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第三滑槽活动块。图20本专利技术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的传动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内弯转动机构1及抽拉机构2,所述内弯转动机构1由转轴盖3及设置于所述转轴盖3上的中间转轴4及两组侧边转轴5组成,所述转轴盖3两侧连接设有多组封装件6,所述封装件6分别连接设有机壳7,所述抽拉机构2与所述机壳7之一组合连接,所述内弯转动机构1与所述抽拉机构2组合实现0度-180度内折转动及横向抽拉;所述中间转轴4包括中间活动块8,所述中间活动块8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内弯转动机构及抽拉机构,所述内弯转动机构由转轴盖及设置于所述转轴盖上的中间转轴及两组侧边转轴组成,所述转轴盖两侧连接设有多组封装件,所述封装件分别连接设有机壳,所述抽拉机构与所述机壳之一组合连接,所述内弯转动机构与所述抽拉机构组合实现0度-180度内折转动及横向抽拉;/n所述中间转轴包括中间活动块,所述中间活动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分别套置一凸包活动块,所述凸包活动块上设有对穿式的连接孔及凸包孔,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连接孔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活动块两侧设有凹轮活动块,所述凹轮活动块上设有凹轮连接柱,所述凹轮连接柱与所述凸包孔贯穿式连接后通过凸包与凹轮配合实现0-180度有自锁、卡点及定位功能,所述凹轮活动块上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连接设置有滑槽活动块,所述滑槽活动块上设有斜滑槽,所述转动柱在所述斜滑槽内滑动实现0-180度转动作用;/n所述侧边转轴包括第二滑槽活动块,所述第二滑槽活动块外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及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槽活动块内侧端面组合连接设有定位活动块及两组齿轮轴活动块,所述第二滑槽活动块两边分别设有组合连接的半圆弧槽活动块,所述半圆弧槽活动块上设有第三滑动柱、半圆弧槽及第二斜滑槽,所述定位活动块上设有两组第二中间轴,所述齿轮轴活动块上设有卡齿、第二凹轮连接柱及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分别连接设置第三滑槽活动块,所述第三滑槽活动块上设有第三斜滑槽,所述第三滑动柱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柱在所述半圆弧槽内滑动,所述第二转动柱在所述第二斜槽及第三斜槽内滑动分别实现0度-180度转动;所述第二凹轮连接柱连接设置凹轮活动块,所述凹轮活动块上的凸轮与所述第二凹轮连接柱上的凹轮配合实现0度-180度的自锁、卡点及定位功能;/n所述抽拉机构由运动组件组成,所述运动组件由固定座及与之抽拉滑动的活动座组成;所述活动座纵向设有定位板、定位座及传动轴,所述活动座横向设有导轨轴、链轮及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包括组合连接的皮带及皮带板;/n所述皮带一端与与所述定位座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链轮组合实现同步实现固定座及活动座的分离与回收;/n所述皮带板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连接,且所述皮带板一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皮带板与所述皮带组成闭合回路实现固定座及活动座的分离与回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弯与抽拉一体式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内弯转动机构及抽拉机构,所述内弯转动机构由转轴盖及设置于所述转轴盖上的中间转轴及两组侧边转轴组成,所述转轴盖两侧连接设有多组封装件,所述封装件分别连接设有机壳,所述抽拉机构与所述机壳之一组合连接,所述内弯转动机构与所述抽拉机构组合实现0度-180度内折转动及横向抽拉;
所述中间转轴包括中间活动块,所述中间活动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分别套置一凸包活动块,所述凸包活动块上设有对穿式的连接孔及凸包孔,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连接孔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活动块两侧设有凹轮活动块,所述凹轮活动块上设有凹轮连接柱,所述凹轮连接柱与所述凸包孔贯穿式连接后通过凸包与凹轮配合实现0-180度有自锁、卡点及定位功能,所述凹轮活动块上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连接设置有滑槽活动块,所述滑槽活动块上设有斜滑槽,所述转动柱在所述斜滑槽内滑动实现0-180度转动作用;
所述侧边转轴包括第二滑槽活动块,所述第二滑槽活动块外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及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槽活动块内侧端面组合连接设有定位活动块及两组齿轮轴活动块,所述第二滑槽活动块两边分别设有组合连接的半圆弧槽活动块,所述半圆弧槽活动块上设有第三滑动柱、半圆弧槽及第二斜滑槽,所述定位活动块上设有两组第二中间轴,所述齿轮轴活动块上设有卡齿、第二凹轮连接柱及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分别连接设置第三滑槽活动块,所述第三滑槽活动块上设有第三斜滑槽,所述第三滑动柱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柱在所述半圆弧槽内滑动,所述第二转动柱在所述第二斜槽及第三斜槽内滑动分别实现0度-180度转动;所述第二凹轮连接柱连接设置凹轮活动块,所述凹轮活动块上的凸轮与所述第二凹轮连接柱上的凹轮配合实现0度-180度的自锁、卡点及定位功能;
所述抽拉机构由运动组件组成,所述运动组件由固定座及与之抽拉滑动的活动座组成;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秀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