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理能量令DNA与蛋白质产生结构交联且组织稳定的生物防伪方法及其生物防伪标签技术

技术编号:270638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4
一种利用物理能量令DNA与蛋白质产生结构交联且组织稳定的生物防伪方法及其生物防伪标签,该方法先通过物理能量的作用,令生物防伪标签的组成份(特别是其中的蛋白质与DNA),能产生结构交联(crossli nking)且组织稳定的复合物,然后将该复合物均匀混合至一涂布介质,以形成一生物防伪涂布材料,即能利用该生物防伪涂布材料制作出具长效性的生物防伪标签,使得该生物防伪标签不仅能利用每一DNA独一无二的序列做为防伪比对的依据,还能确保各该独一无二的DNA序列均能长时间地被保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物理能量令DNA与蛋白质产生结构交联且组织稳定的生物防伪方法及其生物防伪标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防伪方法及其防伪标签,特别涉及使生物防伪标签的组成份(特别是其中的蛋白质与DNA),在一物理能量(如:加热或紫外线照射)的作用下,能产生结构交联且组织稳定的复合物,以使其中独一无二且能做为防伪比对依据的DNA序列,能因与该蛋白质的交联而获得更完善的保护,从而不会随着时间或环境因素而衰败毁坏,使得利用该复合物制成的生物防伪标签被贴附至欲保护的各式商品上后,能分别为各该商品提供精准且长期的防伪作用及效果。
技术介绍
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不断进步,防伪技术也不断地创新及突破,放眼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各式防伪技术,如:广泛使用在信用卡上的雷射防伪标签,或广泛使用在银行存折上的磁性条码,其中所使用的防伪技术虽远较三、四十年前所使用的传统防伪技术更优异且高超,但是,同样拜先进科技所赐,仿冒或伪造技术亦道高一尺地令现今防伪技术始终无法完全解决日趋严重的各式仿冒及伪造情事。现今存在于各式商品上的各种防伪作法,大多基于各种光学、电学或软体影像比对等技术原理,来实现及提供防伪的作用;其中,最常见的防伪作法可概分为下列两种类型:(1)第一种类型是提供一防伪标签,且分别将其贴附至一受测商品上,如此,当一对应的检测装置分别对各该受测商品进行检测时,利用该检测装置内预先储存的比对资料对各该受测商品上的防伪标签进行检测比对,并据以判断出各该受测商品是否为真品或伪造品,从而达到商品防伪的目的;例如:各种条码标签、雷射图案标签或射频识别(RFID)标签皆已被实际应用在各式相关商品上做为防伪用途;及(2)第二种类型则是提供一种生物辨识装置,该生物辨识装置在对一受测使用者进行真伪检测时,根据预先储存在该生物辨识装置内各该受测使用者对应的比对资料,对该受测使用者对应的某一生物特征(如:指纹、掌纹、虹膜、脸形及语音等)进行辨识及检测比对,并据以判断出该受测使用者是否为真实的使用者本人或是一冒名的使用者,从而达到精准辨识使用者真伪的目的,截至目前为止,具备前述各该生物特征辨识功能的生物辨识装置亦皆已在市场上被实际地应用至门禁装置、笔记型电脑、保险箱、储藏柜或各种电子产品等装置上,以便精准地实现辨识使用者身份的作用及功能。纵然如此,拜先进科技所赐,仿冒或伪造技术仍魔高一丈地令现今防伪技术仍始终无法完全解决日趋严重的各式仿冒及伪造情事。有鉴于此,相关“生物防伪技术”乃应运而生,所谓“生物防伪技术”的特点是利用自然界生物内部结构中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资讯,且将各该生物特征资讯经过多道工艺制作成微观的“生物防伪标签”,由于其制作难度颇大,技术含量又高,在目前市场制作技术条件下,无论是镭射印刷或电子印刷技术都无法印制及制作出这样的“生物防伪标签”,从而使得不法分子无法据以仿造或伪造各该“生物防伪标签”,使得这种新型的“生物防伪标签”,无论对商品的防伪效果或对相关企业的利益维护都将能发挥极其显著及重要的作用及成效,从而能有效避免企业遭受不法的商业仿冒侵害,且有效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由于“生物防伪标签”的制作难度颇大,且制作成本又较高,一般仅适用于作为高级商品(如:高档烟类、酒类、食品、医药及种子等)的防伪标识;另外,由于“生物防伪标签”的防伪适用范围广泛,且防伪可靠性强,故可根据不同商品或不同设计须求,轻易制作出不同的生物防伪图形;此外,由于自然界的生物不仅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且每种生物都具有其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包括内部特征及外部特征,此一多样且多元化的防伪特性亦使得企业界能有更多且更好的选择,采用最佳的“生物防伪标签”样本,据以更适当地表彰企业的识别形象及更确实地维护企业的应得利益;例如:企业界可根据稀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的个体特性,采用生物纳米技术,制作出微观的图样,然后,将这些图样复制成“生物防伪标签”,分别使用至相关产品上。综上所述,“生物防伪技术”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特有的、无法被仿造或模拟的生物特征,期望能够据以杜绝仿品或伪品产生的技术。一般而言,“生物防伪技术”目前主要包括指纹身份防伪识别技术、眼睛虹膜身份防伪识别技术、抗原/抗体商品防伪技术及DNA商品防伪技术等;其中,生物身份防伪识别技术是针对指纹、掌纹进行身份防伪识别的一种古老的防伪技术,它现在与电脑识别软体相结合后,已成为迅速辨识身份真伪的一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且已在许多方面获得极广泛的应用;眼睛虹膜身份防伪识别技术则是由美国最先开发出来,且现已在美国开始实际应用的一种身份识别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人类眼睛虹膜中所具有的独一无二天然纹理,这种纹理就像人的指纹般,每个人都不相同,且重复的可能性比指纹还低,另外,由于眼睛虹膜比指纹的隐蔽性更好,所以其在身份防伪效果上亦较指纹识别更好。身份识别技术主要被应用至各种证件或信用卡等防伪证件上,据以进行使用者身份的防伪辨识,但是,却无法被应用至商品的防伪。承上,抗原/抗体商品防伪技术最早亦由美国生物码公司成功开发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生物防伪技术,国内也有类似的技术已获得专利,其原理都是利用抗体对抗原的高度选择性,来进行防伪辨识,这是因为抗体是一种特定的生物分子,每一种抗体只认识一种特定的抗原,只能与一种特定的抗原结合,因此,抗原与抗体的关系就像钥匙与锁,一支特定的钥匙只能开启一把特定的锁;如此,将一种抗原(或抗体)做为隐形油墨印刷或列印在防伪标识物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检验时可采用与之配对的识别抗体(或抗原)溶液涂抹至这种防伪标识或商品的外包装上,再涂抹显示试剂,隐形的印刷资讯(图案或文字)就会显示出来,作为真伪检验判断的依据;DNA商品防伪技术类似于前述抗原抗体防伪技术,亦属于一项高科技生物防伪技术,DNA防伪技术的做法可从某一企业负责人身上(如:从一滴血液、一根头发或一小片皮肤中)提取出他或她的DNA密码信号,且对其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复制出更多的剂量,然后,将其掺入至欲保护的商品中,或将其制成商品标签贴附至欲保护的商品上;如此,所生产出来的每一件商品上就都含有该企业负责人微量DNA密码的识别标志,其独一无二的识别性,令其极具取代传统镭射防伪标签的潜力。继指纹、声纹、掌纹、眼角膜等独特生理特征的防伪辨识技术后,在中国台湾的市场上,已有若干家生物技术公司已于日前发表了DNA(去氧核糖核酸)防伪技术的成果,期待能够在台湾及全球生物防伪产业上,跨出重要的一步。DNA防伪技术的原理是在利用DNA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序列特性,通过萃取微生物或天然植物的DNA,将其混合或附着至特定媒材中,如:胶水、油墨等等,以借各该特定媒材保护DNA不受破坏,且据以制作成各式防伪标签,从而通过DNA独一无二的序列特性,有效达成最佳的防伪功能及效果。首先,以胶水为例,当DNA混入其中后,即可将该胶水涂布至一标签,再将该标签贴附至待保护的各式商品上,就成了各该待保护商品上独一无二且难以伪造的生物防伪标签;其次,若欲将其运用至有价票券上(如:礼券、证券、股票或钞票等)上,则可将特定DNA混入至油墨中,以在印制各该有价票券的过程中,将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物理能量令DNA与蛋白质产生结构交联且组织稳定的生物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首先,自一生物体中萃取出其内的DNA,且对其进行一预定的复制处理,以复制出更多剂量的DNA萃取物;/n将该DNA萃取物与一蛋白质溶液均匀混合;/n在前述混合过程中,对该混合溶液施加一物理能量达一预定的交联期间,直到该蛋白质与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上的碱基相互交联,分别形成DNA-蛋白质的交联复合体为止;在该蛋白质与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上的碱基相互完成交联后,由于该等蛋白质的分子团分别与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上碱基交联在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表面上靠近大凹槽的一面,因此,各该蛋白质的分子团将堆迭及排列在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间的空隙位置,而令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表面靠近该大凹槽面上的碱基结合部位,不会再通过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间的该空隙而裸露出来,且能以该等蛋白质的分子团作为屏障,而形成更稳定的组织;及/n将该DNA-蛋白质的交联复合体均匀混合入一涂布介质,形成一生物防伪涂布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物理能量令DNA与蛋白质产生结构交联且组织稳定的生物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自一生物体中萃取出其内的DNA,且对其进行一预定的复制处理,以复制出更多剂量的DNA萃取物;
将该DNA萃取物与一蛋白质溶液均匀混合;
在前述混合过程中,对该混合溶液施加一物理能量达一预定的交联期间,直到该蛋白质与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上的碱基相互交联,分别形成DNA-蛋白质的交联复合体为止;在该蛋白质与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上的碱基相互完成交联后,由于该等蛋白质的分子团分别与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上碱基交联在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表面上靠近大凹槽的一面,因此,各该蛋白质的分子团将堆迭及排列在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间的空隙位置,而令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表面靠近该大凹槽面上的碱基结合部位,不会再通过该DNA萃取物的两股螺旋状长链骨架间的该空隙而裸露出来,且能以该等蛋白质的分子团作为屏障,而形成更稳定的组织;及
将该DNA-蛋白质的交联复合体均匀混合入一涂布介质,形成一生物防伪涂布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物理能量为加热或以紫外线照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物防伪涂布材料能通过各式对应的涂布技术,制作成标签,以形成具长效性的生物防伪标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涂布介质为一印刷用油墨、一胶水或其它具附着性的物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涂布技术为印刷技术或其它喷涂技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DNA萃取物选自人类生物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DNA萃取物选自人类以外的动物组织、植物组织、真菌组织或多细胞藻类组织的块状组织。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该生物防伪标签的前述步骤前,还包括对该该DNA萃取物的显微结构先进行染色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该生物防伪标签分别固定至各该商品之前,还能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在该生物防伪标签上标示数字、文字、符号或图案的步骤,以指示影像比对所需的比对参数条件。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博微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