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丽丽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36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污泥回流池体的顶部设有进泥口,所述污泥回流池体的出泥口处与抽泥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泥口和进泥口上均固定插接有调节管,所述排泥管的内壁上滑动插接有滤网筒。该装置当对排泥管清理时,推动第二固定环板对橡胶筒进行挤压收缩,即使得环形卡槽脱离环形卡凸、橡胶筒的两端脱离排泥管,再把排泥管抽出即可,拆装快捷,省时省力,再提取挂板抽取出滤网筒以及滤网格栅对其进行清理或更换即可,通过滤网筒便于对附着在排泥管内壁的泥块进行阻拦,保证了排泥管的使用效率清理效率高,通过滤网格栅有利于避免对污泥回流池体的出泥口或抽泥泵造成的阻塞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中,传统的完全混合式厌氧水解反应区由混合接触池和沉淀池组成;在混合接触池,污水在潜水推进器作用下充分混合接触,完成厌氧消化,之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进入下一道工序,污泥经过沉淀池底部设置的穿孔排泥管进入污泥回流池,然后一部分污泥通过潜污回流泵回流至混合接触池,另外一部分剩余污泥排至脱水机房。现有的排泥管通常采用螺接固定安装的形式,使用一段时间后,排泥管内壁污泥堆累易形成板结的现象,造成污泥回流效果变差,需拆卸排泥管对其内壁进行清理,操作繁琐,拆卸费时费力,灵活性差,严重影响排泥管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沉淀池体,所述沉淀池体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机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污泥回流池体,所述污泥回流池体的顶部设有进泥口,所述污泥回流池体的出泥口处与抽泥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泥口和进泥口上均固定插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包括橡胶筒,所述橡胶筒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板和第二固定环板,所述橡胶筒之间插接固定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内壁上滑动插接有滤网筒。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板卡接在排泥口和进泥口的内侧上,且所述第一固定环板的两端均通过螺栓与沉淀池体以及污泥回流池体的池壁固定连接。此项设置有效提高了调节管与排泥口以及进泥口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便于拆装使用方便。优选的,所述橡胶筒呈褶皱状结构设置,所述排泥管的上下端均插接至橡胶筒的内部,所述排泥管与第二固定环板滑动连接。此项设置有效提高了橡胶筒与排泥管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调节管与排泥管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褶皱状设置的橡胶筒便于调节管的弹性伸缩,方便对排泥管的拆装,即安装排泥管时,推动第二固定环板对橡胶筒进行挤压收缩,直至第二固定环板抵靠至排泥口和进泥口上,再把排泥管插入第二固定环板之间,并拉动第二固定环板带动橡胶筒伸展套接在排泥管的两端即可,操作快捷,省时省力,灵活性高。优选的,所述排泥管外壁的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卡凸,所述第二固定环板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与环形卡凸相匹配连接。此项设置拉动第二固定环板时即使得环形卡槽卡紧至环形卡凸上,有效提高了第二固定环板与排泥管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从而有效提高了调节管与排泥管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滤网筒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板,所述挂板的端部卡接至排泥管的外壁上,所述挂板和排泥管相对面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磁铁片,所述磁铁片之间相互吸附固定。此项设置滤网筒通过挂板卡接固定至排泥管上,并通过磁铁片进行吸附固定,从而有效提高了滤网筒与排泥管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拆卸方便,通过滤网筒便于对附着在排泥管内壁上的泥块进行有效的阻拦,有效保证排泥管的使用效率,并且滤网筒拆装快捷方便,便于清理或更换。优选的,所述滤网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格栅,所述滤网格栅呈拱形状结构设置。此项设置通过滤网格栅便于对污泥中的石块等硬质杂质异物进行过滤和阻拦,结构强度高,牢固耐用,有利于避免对污泥回流池体的出泥口或抽泥泵造成的阻塞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当需要对排泥管进行清理时,推动第二固定环板对橡胶筒进行挤压收缩,即使得环形卡槽脱离环形卡凸、橡胶筒的两端脱离排泥管,直至第二固定环板抵靠至排泥口和进泥口上,再把位于调节管之间的排泥管抽出即可,拆装快捷,省时省力,然后,再提取挂板抽取出滤网筒以及滤网格栅对其进行清理或更换即可,通过滤网筒便于对附着在排泥管内壁的泥块进行阻拦,有效保证排泥管的使用效率,清理效率高,通过滤网格栅有利于避免对污泥回流池体的出泥口或抽泥泵造成的阻塞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泥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沉淀池体;201、排泥口;3、污泥回流池体;301、进泥口;4、抽泥泵;5、排泥管;501、环形卡凸;6、滤网筒;601、挂板;602、磁铁片;603、滤网格栅;7、调节管;701、橡胶筒;702、第一固定环板;703、第二固定环板;704、环形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沉淀池体2,所述沉淀池体2的底部设有排泥口201,所述机架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污泥回流池体3,所述污泥回流池体3的顶部设有进泥口301,所述污泥回流池体3的出泥口处与抽泥泵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泥口201和进泥口301上均固定插接有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包括橡胶筒701,所述橡胶筒7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板702和第二固定环板703,所述橡胶筒701之间插接固定有排泥管5,所述排泥管5的内壁上滑动插接有滤网筒6。所述第一固定环板702卡接在排泥口201和进泥口301的内侧上,且所述第一固定环板702的两端均通过螺栓与沉淀池体2以及污泥回流池体3的池壁固定连接;有效提高了调节管7与排泥口201以及进泥口301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便于拆装使用方便。所述橡胶筒701呈褶皱状结构设置,所述排泥管5的上下端均插接至橡胶筒701的内部,所述排泥管5与第二固定环板703滑动连接;有效提高了橡胶筒701与排泥管5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调节管7与排泥管5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褶皱状设置的橡胶筒701便于调节管7的弹性伸缩,方便对排泥管5的拆装,即安装排泥管5时,推动第二固定环板703对橡胶筒701进行挤压收缩,直至第二固定环板703抵靠至排泥口201和进泥口301上,再把排泥管5插入第二固定环板703之间,并拉动第二固定环板703带动橡胶筒701伸展套接在排泥管5的两端即可,操作快捷,省时省力,灵活性高。所述排泥管5外壁的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卡凸501,所述第二固定环板70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卡槽704,所述环形卡槽704与环形卡凸501相匹配连接;拉动第二固定环板703时即使得环形卡槽704卡紧至环形卡凸501上,有效提高了第二固定环板703与排泥管5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从而有效提高了调节管7与排泥管5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所述滤网筒6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挂板601,所述挂板601的端部卡接至排泥管5的外壁上,所述挂板601和排泥管5相对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沉淀池体(2),所述沉淀池体(2)的底部设有排泥口(201),所述机架(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污泥回流池体(3),所述污泥回流池体(3)的顶部设有进泥口(301),所述污泥回流池体(3)的出泥口处与抽泥泵(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泥口(201)和进泥口(301)上均固定插接有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包括橡胶筒(701),所述橡胶筒(7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板(702)和第二固定环板(703),所述橡胶筒(701)之间插接固定有排泥管(5),所述排泥管(5)的内壁上滑动插接有滤网筒(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沉淀池体(2),所述沉淀池体(2)的底部设有排泥口(201),所述机架(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污泥回流池体(3),所述污泥回流池体(3)的顶部设有进泥口(301),所述污泥回流池体(3)的出泥口处与抽泥泵(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泥口(201)和进泥口(301)上均固定插接有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包括橡胶筒(701),所述橡胶筒(7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板(702)和第二固定环板(703),所述橡胶筒(701)之间插接固定有排泥管(5),所述排泥管(5)的内壁上滑动插接有滤网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板(702)卡接在排泥口(201)和进泥口(301)的内侧上,且所述第一固定环板(702)的两端均通过螺栓与沉淀池体(2)以及污泥回流池体(3)的池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赵丽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