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31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动输送机构,包括壳体、驱动盒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盒进行位移的驱动装置,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第一输送孔、第二输送孔,所述壳体内设有活动通道,所述活动通道内设有与驱动盒相配合的滑轨,所述驱动盒顶部开设有输送槽,所述驱动盒底部设有与输送槽相连通的导向口,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将输送物从输送槽内顶出的凸轮、与凸轮相连的转动杆、与传动杆传动连接的齿轮组以及与齿轮组相连的连接杆,所述凸轮通过转动杆固定于活动通道内,所述齿轮组包括与转动杆相连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相啮合的从动轮,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于从动轮上,另一端与驱动盒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锻炼使用者的动手能力且能够提高玩耍乐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输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游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转动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游乐设备种类繁多,有一些是大型室外设备,也有一些是室内小型设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类型,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适用于儿童玩乐的球乐堡,现有的球乐堡大多数均通过鼓风机将输送物吹动,进行输送,从而无法使得儿童通过手动进行操作,降低了儿童娱乐的体验感,从而减少了儿童玩耍的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锻炼儿童动手能力且能够增加玩耍乐趣的转动输送机构。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动输送机构,包括壳体、驱动盒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盒进行位移的驱动装置,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第一输送孔、第二输送孔,所述壳体内设有活动通道,所述活动通道内设有与驱动盒相配合的滑轨,所述驱动盒顶部开设有输送槽,所述驱动盒底部设有与输送槽相连通的导向口,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将输送物从输送槽内顶出的凸轮、与凸轮相连的转动杆、与传动杆传动连接的齿轮组以及与齿轮组相连的连接杆,所述凸轮通过转动杆固定于活动通道内,所述齿轮组包括与转动杆相连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相啮合的从动轮,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于从动轮上,另一端与驱动盒相连,所述驱动盒通过转动杆的转动,来实现输送槽对应第一输送孔或第二输送孔。上述结构中,输送物从第一输送孔进入,输送槽的开设深度只能容纳一个输送物,使用者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凸轮及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通过连接杆带动驱动盒在滑轨上进行位移,当驱动盒位移至输送槽与第二输送孔相对应时,凸轮刚好转动至与输送物相抵,驱动盒开始朝向第一输送孔处进行位移复位,凸轮转动至顶点与输送物相抵时,输送槽顶部的内壁与输送物相接触,凸轮转动至其顶点与输送物相分离时,输送槽顶部的内壁与第二输送孔的孔壁配合,防止输送物掉落,转动杆继续带动凸轮转动至初始位置,驱动盒复位至输送槽与第一输送孔相对应,下一个输送物落入输送槽内,从而实现了凸轮转动一周,驱动盒将第一输送孔处的输送物输送至第二输送孔内后复位至与第一输送孔相对应。通过设置手动操作的驱动装置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动手能力,且能够提高本技术玩耍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游乐设备的趣味性。通过设置导向口能够便于凸轮的转动,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组与连接杆位于壳体外侧,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口,所述驱动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口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孔相连。上述结构中,通过将齿轮组与连接杆设置在壳体外侧能够便于工人进行安装。通过设置限位口能够便于连接杆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孔相连,且能够对驱动盒的位移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相对驱动盒长度方向设有三个,所述连接杆端部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本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大小的输送物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扩大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与从动轮的连接处设有垫块,所述连接杆通过螺钉贯穿垫块与从动轮相连。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减少连接杆与从动轮之间的摩擦,从而延长了连接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转动杆转动时的启动力矩,便于儿童进行操作,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槽顶部相对驱动盒长度方向的内壁呈斜面。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输送槽顶部的内壁与凸轮配合将输送槽内的输送物输送至第二输送孔内,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输送孔与第二输送孔上均设有导向管。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本技术安装于游乐设备上,将导向管与其他管道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盒的两端设有开口腔。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减少驱动盒的重量,便于驱动盒位于滑轨上进行位移,从而能够降低儿童控制转动杆转动时的启动力矩,且能够减少驱动盒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驱动盒位移至输送槽与第二输送孔相对应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凸轮转动至顶点与输送物相抵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驱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壳体;2-驱动盒;3-驱动装置;11-第一输送孔;12-第二输送孔;13-活动通道;4-滑轨;21-输送槽;22-导向口;31-凸轮;32-转动杆;33-齿轮组;34-连接杆;331-主动轮;332-从动轮;14-限位口;23-连接孔;5-连接件;341-固定孔;6-垫块;7-导向管;24-开口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转动输送机构,包括壳体1、驱动盒2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盒2进行位移的驱动装置3,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第一输送孔11、第二输送孔12,所述壳体1内设有活动通道13,所述活动通道13内设有与驱动盒2相配合的滑轨4,所述驱动盒2顶部开设有输送槽21,所述驱动盒2底部设有与输送槽21相连通的导向口22,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用于将输送物从输送槽21内顶出的凸轮31、与凸轮31相连的转动杆32、与传动杆传动连接的齿轮组33以及与齿轮组33相连的连接杆34,所述凸轮31通过转动杆32固定于活动通道13内,所述齿轮组33包括与转动杆32相连的主动轮331以及与主动轮331相啮合的从动轮332,所述连接杆34一端固定于从动轮332上,另一端与驱动盒2相连,所述驱动盒2通过转动杆32的转动,来实现输送槽21对应第一输送孔11或第二输送孔12。上述结构中,输送物从第一输送孔11进入,输送槽21的开设深度只能容纳一个输送物,使用者通过转动转动杆32,带动凸轮31及主动轮331转动,主动轮331带动从动轮332转动,从动轮332通过连接杆34带动驱动盒2在滑轨4上进行位移,当驱动盒2位移至输送槽21与第二输送孔12相对应时,凸轮31刚好转动至与输送物相抵,驱动盒2开始朝向第一输送孔11处进行位移复位,凸轮31转动至顶点与输送物相抵时,输送槽21顶部的内壁与输送物相接触,凸轮31转动至其顶点与输送物相分离时,输送槽21顶部的内壁与第二输送孔12的孔壁配合,防止输送物掉落,转动杆32继续带动凸轮31转动至初始位置,驱动盒2复位至输送槽21与第一输送孔11相对应,下一个输送物落入输送槽21内,从而实现了凸轮31转动一周,驱动盒2将第一输送孔11处的输送物输送至第二输送孔12内后复位至与第一输送孔11相对应。通过设置手动操作的驱动装置3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动手能力,且能够提高本技术玩耍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游乐设备的趣味性。通过设置导向口22能够便于凸轮31的转动,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所述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盒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盒进行位移的驱动装置,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第一输送孔、第二输送孔,所述壳体内设有活动通道,所述活动通道内设有与驱动盒相配合的滑轨,所述驱动盒顶部开设有输送槽,所述驱动盒底部设有与输送槽相连通的导向口,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将输送物从输送槽内顶出的凸轮、与凸轮相连的转动杆、与传动杆传动连接的齿轮组以及与齿轮组相连的连接杆,所述凸轮通过转动杆固定于活动通道内,所述齿轮组包括与转动杆相连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相啮合的从动轮,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于从动轮上,另一端与驱动盒相连,所述驱动盒通过转动杆的转动,来实现输送槽对应第一输送孔或第二输送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盒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盒进行位移的驱动装置,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第一输送孔、第二输送孔,所述壳体内设有活动通道,所述活动通道内设有与驱动盒相配合的滑轨,所述驱动盒顶部开设有输送槽,所述驱动盒底部设有与输送槽相连通的导向口,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将输送物从输送槽内顶出的凸轮、与凸轮相连的转动杆、与传动杆传动连接的齿轮组以及与齿轮组相连的连接杆,所述凸轮通过转动杆固定于活动通道内,所述齿轮组包括与转动杆相连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相啮合的从动轮,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于从动轮上,另一端与驱动盒相连,所述驱动盒通过转动杆的转动,来实现输送槽对应第一输送孔或第二输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与连接杆位于壳体外侧,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良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鼎奇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