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台及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27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台及消防车,转台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立板以及设置于每一所述立板上的加强板框架,所述加强板框架设置于所述立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加强板框架在所述立板上形成预留空间。该转台在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了加强板框架,取消了现有转台的外立板和内立板之间的全箱型结构,在保证转台强度及结构的整体刚度的前提下,加强板框架在立板上形成预留空间,以便于水路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元件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台及消防车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转台及消防车。
技术介绍
消防车的转台上安装有臂架和变幅机构,是消防车承载的重要连接部件,它通过回转支承与转台座体或消防车底盘连接,保证臂架和变幅机构可以实现360°回转。转台一般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两组平行竖立的外立板和内立板,外立板和内立板之间形成箱型结构。这种结构由于外立板和内立板形成箱型结构,转台的两个内外立板之间的空间较小,不便于水路系统和液压系统元件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台及消防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台内部空间较小,不便于水路系统和液压系统元件布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台,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立板以及设置于每一所述立板上的加强板框架,所述加强板框架设置于所述立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加强板框架在所述立板上形成预留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框架包括箱体、加强座和多个第一加强板,所述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强座连接,所述加强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所述加强板框架布设于所述立板的周边。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耳板,与所述立板相对设置;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耳板与所述立板之间,且与所述加强座连接;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均有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台还包括铰接轴,所述耳板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立板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加强座上形成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对应设置;所述铰接轴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台还包括设置于两所述加强板框架之间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与两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底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台还包括具有多个固定孔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横截面为槽形或者工字形。进一步地,一所述立板上形成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位于所述预留空间内以形成管路通道;另一立板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预留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转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形成有所述腰形孔的所述立板的外侧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防车,包括上述的转台、中心回转接头和操作阀组,所述中心回转接头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操作阀组安装在所述立板上,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预留空间内。本技术提供的转台,在立板的内侧面上设置了加强板框架,取消了现有转台的外立板和内立板之间的全箱型结构,在保证转台强度及结构的整体刚度的前提下,加强板框架在立板上形成预留空间,以便于水路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元件布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台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台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台与消防车其它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转台;20、中心回转接头;30、操作阀组;110、底板;120、立板;120b、腰形孔;120c、安装孔;130、加强板框架;131、第一加强板;132、箱体;132a、耳板;132b、第一连接板;132c、第二连接板;133、加强座;140、铰接轴;150、第二加强板;160、固定板;161、固定孔;170、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相关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内”、“外”是指图1的内外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台,包括底板110、设置在底板110上的两立板120以及设置于每一立板120上的加强板框架130,加强板框架130设置于立板120的内侧面上,加强板框架130在立板120上形成预留空间。底板110与回转支承连接,并可以在回转支承的带动下实现转动。立板120有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底板110上。参照图1,两个立板120平行设置。加强板框架130安装于立板120的内侧面上,用于增强立板12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可以理解地,两个立板120上均设置有加强板框架130。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台可以应用于多种工程车辆中,如除冰车、消防车或清洗车。本申请实施例以消防车为例,对转台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地说明。一般来说,转台的外立板和内立板之间为全箱型结构,使转台成为一个刚性结构体。但其内外立板之间没有空间,因而水管、液压管等管路不方便通过,管路需绕道造成其它区域空间的浪费,且延长了管路的长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台10,将两内外立板之间的全箱型结构取消,以安装在两外立板内侧面的加强板框架130来代替,在保证立板120强度的基础上,使转台10的内部留出空间供管路通过。作为一个整体结构的加强板框架130设置于立板120上比设置单个加强筋更能够增大立板120的强度。设置于两立板120上的加强板框架130,提高了立板120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转台10整体的结构强度,使转台10上铰接臂架和变幅机构时,具有较好的抗偏载能力及回转稳定性。另外,转台10的内部留空,也为转台10上所连接管路提供了安装和通过的空间。可以理解地,加强板框架130可以是封闭状或不封闭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板框架130包括箱体、加强座133和多个第一加强板131,箱体132的一端与第一加强板131连接,另一端与加强座133连接,加强座133的另一端与第一加强板131连接;加强板框架130布设与立板120的周边。即,第一加强板131、加强座133、箱体132分别布设于立板120的周边。具体地,参照图1,箱体132一端与第一加强板131连接,另一端连接加强座133,加强座133也与第一加强板131连接,且两个第一加强板131之间也相互连接,箱体132、加强座133以及两个第一加强板131围合形成了加强板框架130。上述封闭状的加强板框架130有利于力的传递,对于立板120强度的增加贡献更大,使立板120的稳定性更好。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两个第一加强板131和箱体132、加强座1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立板以及设置于每一所述立板上的加强板框架,所述加强板框架设置于所述立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加强板框架在所述立板上形成预留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立板以及设置于每一所述立板上的加强板框架,所述加强板框架设置于所述立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加强板框架在所述立板上形成预留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框架包括箱体、加强座和多个第一加强板,所述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强座连接,所述加强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所述加强板框架布设于所述立板的周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
耳板,与所述立板相对设置;
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耳板与所述立板之间,且与所述加强座连接;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均有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还包括铰接轴,所述耳板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立板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加强座上形成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对应设置;所述铰接轴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丽纯郭方云徐亮肖久焜方怡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双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