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腊辉专利>正文

一种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20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包括底座、超声波振动马达、乘坐座体、按摩凸粒面,其特点在于包括至少二个气囊支撑减震器,各气囊支撑减震器分别设置成呈朝向底座中心内倾斜状而装配于乘坐座体与底座之间,以在乘坐座体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内倾斜气囊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底座与乘坐座体之间设置有内倾斜气囊减震结构,利用气囊支撑减震器来大幅度降低超声波振动马达将共震传递给底座,使整机的工作噪音得到了大幅度抑制,使机器不会发生共震,避免对地面的磨损,也杜绝了机器的震动移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流动,空化血液,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护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振动按摩仪器领域,特别是一种超声波振动马达按摩仪器。
技术介绍
在现阶段,利用超波声马达作为高频振动源的按摩保健仪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373640.7、公开号为CN104905932A、名称为“一种健身器材”的公开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包括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包括平行支撑于底板上方的一对滑杆,连接板通过多个滑套滑动配合于该对滑杆上,连接板上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转轴顶部设有偏心轮;底板上设有适于驱动连接板沿滑杆往复位移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来驱动连接板往复摆动并通过振动电机及偏心轮,来产生往复摆动与周向振动,进而使全身肌肉进行放松,达到驱动人体血液循环,促进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的目的。然而,目前这类仪器主要还存在如下不足:仪器仅靠底部的脚胶来减震,使其减震效果极差,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往复摆动与周向振动的偏心轮所带来的高频振动影响,使整个机器产生的共震非常大,机器会产生较大震动移位,特别是没人站立或乘坐在机器上时,机器是一边振动一边在地面上自由移动的,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噪音、干扰人们生活环境,而且还容易磨损地面,撞损旁边的其它物品。因此,如何解决这类保健仪器的共震、高噪音问题,是值得研究和对此类产品作进一步改进的动力,而且这样也使这类产品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该按摩装置采用在底座与乘坐座体之间设置有内倾斜气囊减震结构,利用气囊支撑减震器来大幅度降低超声波振动马达将共震传递给底座,使整机的工作噪音得到了大幅度抑制,使机器不会发生共震,避免对地面的磨损,也杜绝了机器的震动移位;本技术能快速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流动,空化血液,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护人体健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包括底座、超声波振动马达、乘坐座体、按摩凸粒面,其中乘坐座体安装于底座上,所述超声波振动马达设置于乘坐座体与底座之间并能驱动乘坐座体作高频超声振动,所述按摩凸粒面设置于乘坐座体的顶面上;其特点在于包括至少二个气囊支撑减震器,各气囊支撑减震器分别设置成呈朝向底座中心内倾斜状而装配于乘坐座体与底座之间,以在乘坐座体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内倾斜气囊减震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上还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内侧斜面部,所述乘坐座体的底面上设有与内侧斜面部相对应的外侧斜面部,所述各气囊支撑减震器分成左、右两组后,并分别安装于内侧斜面部与外侧斜面部之间,以此形成各气囊支撑减震器呈朝向底座中心内倾斜状地安装于乘坐座体与底座之间。又进一步地,所述各气囊支撑减震器分别由橡胶气囊体及设置于橡胶气囊体上、下端上的金属封端连接件构成,所述金属封端连接件上还设有连接螺栓,以及在金属封端连接件上还设有充气气嘴部件,所述充气气嘴部件的一端连通至橡胶气囊体,所述充气气嘴部件的另一端嵌装于底座的侧面上。再进一步地,所述乘坐座体的顶面还设有药气腔室,所述乘坐座体的侧面上还设有与药气腔室相连接的管接头;在乘坐座体的顶面还设有一盖置于药气腔室的顶板,在顶板上设有若干个药气散发孔,所述按摩凸粒面布置于顶板上,且在按摩凸粒面上相对应地设有与药气散发孔相对接连通的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乘坐座体与底座之间设有内倾斜气囊支撑减震器结构,利用内倾斜气囊支撑减震器来大幅度降低超声波振动马达将共震传递给底座,使整机的工作噪音得到了大幅度抑制,使机器不会发生共震和移动,避免对地面的磨损,也杜绝了机器的震动移位,低噪音低震动。其次,本技术将气囊支撑减震器呈向内倾斜状安装,能很好的切合了超声波振动马达工作时产生往复摆动和周向振动的角度,使超声波振动马达的产生往复摆动和周向振动不会形成对气囊支撑减震器的橡胶体摆动扭力,而是顺着气囊支撑减震器倾斜角度,作下压动作,从而既很好地实现了减震的目的,又很好地切合了气囊支撑减震器的运动轨迹,保护了气囊支撑减震器的橡胶体,使气囊支撑减震器的橡胶体不受到周向扭曲力作用,极大杜绝了橡胶疲劳、破裂、漏气等情形的发生,大大延长了气囊支撑减震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能快速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流动,空化血液,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护人体健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除了运用于气血循环按摩机上,还可以运用于各种形状的产品上,例如可以构造出:减震式超声波按摩椅、减震式超声波按摩沙发、减震式超声波按摩床铺等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拆解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乘坐座体在拆解状态下并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相互拼接连接一起后并罩上了熏药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拆解状态下的熏药罩、软垫体、底座、乘坐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包括底座1、超声波振动马达2、乘坐座体3、按摩凸粒面4,其中乘坐座体3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超声波振动马达2设置于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并能驱动乘坐座体3作高频超声振动,所述按摩凸粒面4设置于乘坐座体3的顶面上。为了实现本技术提出的目的,本技术还包括至少二个气囊支撑减震器5,各气囊支撑减震器5分别设置成呈朝向底座1中心内倾斜状而装配于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以在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内倾斜气囊减震结构,即如图3所示。本技术将气囊支撑减震器5呈向内倾斜状安装,能很好的切合了超声波振动马达工作时产生往复摆动和周向振动的角度,使超声波振动马达的产生往复摆动和周向振动不会对气囊支撑减震器5的橡胶体产生摆动扭曲力量,而是顺着气囊支撑减震器5倾斜角度,作下压动作,从而既很好地实现了减震的目的,又很好地切合了气囊支撑减震器5的运动轨迹,保护了气囊支撑减震器5的橡胶体,使气囊支撑减震器5不易发生漏油、缸体爆裂的情形,延长了气囊支撑减震器5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前述气囊支撑减震器5与其安装方式的运用,能大幅度降低超声波振动马达将共震传递给底座,使整机的工作噪音得到了大幅度抑制,使机器不会发生共震移动,避免对地面的磨损,也杜绝了机器的震动移位,低噪音低震动。为了实现气囊支撑减震器5的简单固定与顺势受力安装,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上还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内侧斜面部11,所述乘坐座体3的底面上设有与内侧斜面部11相对应的外侧斜面部30,所述各气囊支撑减震器5分成左、右两组后,并分别安装于内侧斜面部11与外侧斜面部30之间,以此形成各气囊支撑减震器5呈朝向底座1中心内倾斜状地安装于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所述内侧斜面部11与底座1上的水平面夹角a为140-165度角左右,在这个角度范围内,可以使内侧斜面部11获得较合适的倾斜角度。同理,外侧斜面部30的倾斜角度,也可以参考这样进行加工制作。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包括底座(1)、超声波振动马达(2)、乘坐座体(3)、按摩凸粒面(4),其中乘坐座体(3)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超声波振动马达(2)设置于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并能驱动乘坐座体(3)作高频超声振动,所述按摩凸粒面(4)设置于乘坐座体(3)的顶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个气囊支撑减震器(5),各气囊支撑减震器(5)分别设置成呈朝向底座(1)中心内倾斜状而装配于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以在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内倾斜气囊减震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包括底座(1)、超声波振动马达(2)、乘坐座体(3)、按摩凸粒面(4),其中乘坐座体(3)安装于底座(1)上,所述超声波振动马达(2)设置于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并能驱动乘坐座体(3)作高频超声振动,所述按摩凸粒面(4)设置于乘坐座体(3)的顶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个气囊支撑减震器(5),各气囊支撑减震器(5)分别设置成呈朝向底座(1)中心内倾斜状而装配于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以在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内倾斜气囊减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上还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内侧斜面部(11),所述乘坐座体(3)的底面上设有与内侧斜面部(11)相对应的外侧斜面部(30),所述各气囊支撑减震器(5)分成左、右两组后,并分别安装于内侧斜面部(11)与外侧斜面部(30)之间,以此形成各气囊支撑减震器(5)呈朝向底座(1)中心内倾斜状地安装于乘坐座体(3)与底座(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气囊支撑减震器(5)分别由橡胶气囊体(51)及设置于橡胶气囊体(51)上、下端上的金属封端连接件(52)构成,所述金属封端连接件(52)上还设有连接螺栓(53),以及在金属封端连接件(52)上还设有充气气嘴部件(54),所述充气气嘴部件(54)的一端连通至橡胶气囊体(51),所述充气气嘴部件(54)的另一端嵌装于底座(1)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噪小震动内倾斜气囊减震超声波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上座壳(12)与底板(13)组装一起构成,在底板(13)的底面上还设有支撑胶脚(14),所述内侧斜面部(11)设置于上座壳(12)的顶面两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低噪小震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腊辉
申请(专利权)人:唐腊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