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20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2
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河流长度信息、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以及各类型拦河建筑物的总数量;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克服了现有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仅适用于单条河流的缺陷,实现了对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纵向连通性状况进行有效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水环境评价
,尤其涉及一种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河流作为水系的主体,其纵向连通性在维持景观生态完整性和质量、优化水资源配置与管理、抵御洪涝灾害、维持水体纳污和自净能力以及保证水生生物生境与鱼类洄游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对于实现河流健康和闸坝等拦河建筑物建设选址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大多针对单条河流及河流内拦河建筑物,如阻隔系数法、树状河网连通性指数计算方法、最长连续河段占比法等,是从线的维度评价单条河流的纵向连通性。然而,现有的通过线的维度评价单条河流纵向连通性的方式,无法对某区域的整体河流纵向连通性进行有效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仅适用于单条河流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河流长度信息、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以及各类型拦河建筑物的总数量;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可选地,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之后,还包括:将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与设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确定目标区域的整体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等级。可选地,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包括:计算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总长度作为河流长度信息;其中,参数包括河流长度信息。可选地,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包括:获取位于待评价河流上的拦河建筑物的类型;根据拦河建筑物的类型,确定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特征;根据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特征,确定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其中,参数包括拦河建筑物阻隔系数。可选地,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包括:根据拦河建筑物的工作能力参数,确定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等级;根据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等级,确定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其中,参数包括拦河建筑物规模系数。可选地,根据目标区域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包括: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式中,B为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n为拦河建筑物的类型的总数;m为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等级的总数;Nij为目标区域内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等级为j的第i种类型拦河建筑物的总数量;ai为第i种类型拦河建筑物对应的阻隔特征;bj为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等级为j的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k为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数量;Lr为第r条待评价河流在目标区域内的长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河流长度信息、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以及各类型拦河建筑物的总数量;处理模块,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与设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确定目标区域的整体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等级。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方面及可选方案涉及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及可选方案涉及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河流长度信息、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以及各类型拦河建筑物的总数量;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克服了现有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仅适用于单条河流的缺陷,实现了对目标区域内所有参与评价河流的纵向连通性状况进行有效评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的整体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等级;图5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水系是指流域内具有同一归宿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河流是水系的主体。河流水系通常具有各种形状,表现出复杂的几何特征。河流作为水系的主体,其纵向连通性在维持景观生态完整性和质量、优化水资源配置与管理、抵御洪涝灾害、维持水体纳污和自净能力以及保证水生生物生境与鱼类洄游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高度开发利用,导致许多区域出现水系衰落、河流纵向连通性受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河流纵向连通功能的发挥,制约了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对于实现河流健康和闸坝等拦河建筑物建设选址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大多针对单条河流及河流内拦河建筑物,如阻隔系数法、树状河网连通性指数计算方法、最长连续河段占比法等,是从线的维度评价单条河流的纵向连通性。然而,现有的通过线的维度评价单条河流纵向连通性的方式,无法对某区域的整体河流纵向连通性进行有效评价。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河流长度信息、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以及各类型拦河建筑物的总数量;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通过以上专利技术构思,本方法克服了现有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仅适用于单条河流的缺陷,实现了对目标区域内所有参与评价河流的纵向连通性状况进行有效评价。下面对本方法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河流纵向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河流长度信息、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以及各类型拦河建筑物的总数量;/n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河流长度信息、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以及各类型拦河建筑物的总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河流的整体纵向连通性指数与设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确定目标区域的整体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总长度作为河流长度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包括河流长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包括:
获取位于所述待评价河流上的所述拦河建筑物的类型;
根据所述拦河建筑物的类型,确定所述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特征;
根据所述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特征,确定所述拦河建筑物的阻隔系数;
其中,所述参数包括拦河建筑物阻隔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待评价河流的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拦河建筑物的工作能力参数,确定所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等级;
根据所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等级,确定所述拦河建筑物的规模系数;
其中,所述参数包括拦河建筑物规模系数。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唐家璇曾庆慧王建华侯佳明李佳张璞吴思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