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19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底板顶面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轴二,所述支撑轴二顶端沿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托板,所述底板顶面另一侧沿纵向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座带动活动托板沿导槽移动的方式调节与固定托板之间的距离,并在调节完成时通过拉杆与对应位置的限位孔配合的方式锁止,以此根据不同病人自然状态下两腿的腿间距离来对托举时活动托板和固定托板之间的距离进行适配性调节,确保了不同病人将两腿分别放置在活动托板和固定托板时均能姿势自然且肌肉放松,保障了腿部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
本技术涉及外科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
技术介绍
当腿部由于意外而受伤时,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来对腿部进行处理,在对病人腿部进行手术操作时,病人平躺在手术床上时,为了便于医生对腿部受伤位置进行手术操作,一般需要将病人的腿部通过托架托起离开手术床。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托架在设计时将托举两腿的部件之间的距离规格固定设置,无法根据不同病人自然状态下两腿的腿间距离进行适配性调节,造成病人将两腿分别放置在托举腿部的部件上时会存在姿势不自然而肌肉不放松的情况,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通过移动座带动活动托板沿导槽移动的方式调节与固定托板之间的距离,并在调节完成时通过拉杆与对应位置的限位孔配合的方式锁止,以此根据不同病人自然状态下两腿的腿间距离来对托举时活动托板和固定托板之间的距离进行适配性调节,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底板顶面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轴二,所述支撑轴二顶端沿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托板,所述底板顶面另一侧沿纵向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所述导槽内滑动配合有能够滑移调节的锁定组件,且所述锁定组件的底部伸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所述锁定组件顶面竖直固定有支撑轴一,所述支撑轴一顶端沿纵向固定有活动托板。作为优选,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移动座和安装槽,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座的顶部中部与所述支撑轴一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底面一侧竖直开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竖直间隙配合有压簧,所述压簧顶端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底端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内侧沿竖直方向固定有拉杆,且所述拉杆与所述压簧间隙配合,所述拉杆底端与所述限位孔滑动配合且伸入所述限位孔,所述拉杆顶端与所述移动座滑动配合且伸出所述移动座。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有手柄,且所述手柄表面开设防滑纹。作为优选,所述套环与所述拉杆过盈配合,所述套环与所述安装槽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托板底面周围通过多根竖直固定的加强杆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托板底面周围通过多根竖直固定的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移动座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托板和所述活动托板均为开口朝上的弧形板结构,且所述固定托板的顶面与所述活动托板的顶面持平。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托板和所述活动托板的顶部均包覆固定有内衬,且所述内衬为多层棉纱。作为优选,所述导槽为开口小槽底大的燕尾型槽或工字槽中的一种,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六个,且多个所述限位孔沿所述导槽的长度方向均布。采用上述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初始状态下,由于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则所述移动座能够沿所述导槽滑移,又由于所述移动座的所述拉杆竖直插入所述限位孔内,则通过所述拉杆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限制能够锁止所述移动座沿所述导槽滑移,此时所述活动托板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使用时,将所述底板平放在手术床的尾部并确保所述固定托板和所述活动托板均沿手术床的长度方向设置,后病人躺在手术床上时可由手术人员小心搬动将病人两腿分别放置在所述固定托板和所述活动托板上进行托举,由于病人的腿部托举离开手术床,为手术人员提供了更广泛的手术操作空间,便于手术顺利准确的实施,放置后根据病人的感受来对所述活动托板和所述固定托板之间的距离进行适配性调节,确保病人被托举的双腿处于自然状态,操作方式为:手术人员手持所述手柄上提并通过所述套环压缩所述压簧的方式使所述拉杆脱出所述限位孔,此时所述拉杆与所述限位孔配合对所述移动座的滑移锁止解除,后保持所述拉杆的外拉状态并通过所述移动座沿所述导槽滑移的方式带动所述活动托板及病人腿部缓慢的移动,以此来调节托举时病人两腿的腿间距离,当病人感觉到达腿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时可示意手术人员,后手术人员松开所述手柄使所述压缩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而带动所述拉杆下降回位,并通过手术人员微动所述移动座的方式使所述拉杆能够顺利的继续下降并卡入相近的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所述活动托板随即被再次锁止无法移动,实现了根据不同病人自然状态下两腿的腿间距离来对托举时所述活动托板和所述固定托板之间的距离进行适配性调节,确保了不同病人将两腿分别放置在所述活动托板和所述固定托板时均能姿势自然且肌肉放松,保障了腿部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移动座带动活动托板沿导槽移动的方式调节与固定托板之间的距离,并在调节完成时通过拉杆与对应位置的限位孔配合的方式锁止,以此根据不同病人自然状态下两腿的腿间距离来对托举时活动托板和固定托板之间的距离进行适配性调节,确保了不同病人将两腿分别放置在活动托板和固定托板时均能姿势自然且肌肉放松,保障了腿部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外部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内衬;2、活动托板;201、支撑轴一;3、加强杆;4、底板;401、导槽;402、限位孔;5、固定托板;501、支撑轴二;6、锁定组件;601、手柄;602、拉杆;603、移动座;604、安装槽;605、压簧;606、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包括底板4,底板4水平设置,底板4顶面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轴二501,支撑轴二501顶端沿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托板5,优选支撑轴二501与底板4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支撑轴二501与固定托板5焊接固定,底板4顶面另一侧沿纵向开设有导槽401,优选导槽401内涂覆润滑脂,导槽401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402,导槽401内滑动配合有能够滑移调节的锁定组件6,且锁定组件6的底部伸入其中一个限位孔402,锁定组件6顶面竖直固定有支撑轴一201,支撑轴一201顶端沿纵向固定有活动托板2,优选支撑轴一201与活动托板2焊接固定。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锁定组件6包括移动座603和安装槽604,移动座603与导槽401滑动配合,移动座603的顶部中部与支撑轴一201固定连接,优选支撑轴一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底板顶面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轴二,所述支撑轴二顶端沿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托板,所述底板顶面另一侧沿纵向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所述导槽内滑动配合有能够滑移调节的锁定组件,且所述锁定组件的底部伸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所述锁定组件顶面竖直固定有支撑轴一,所述支撑轴一顶端沿纵向固定有活动托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底板顶面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轴二,所述支撑轴二顶端沿纵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托板,所述底板顶面另一侧沿纵向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所述导槽内滑动配合有能够滑移调节的锁定组件,且所述锁定组件的底部伸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孔,所述锁定组件顶面竖直固定有支撑轴一,所述支撑轴一顶端沿纵向固定有活动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移动座和安装槽,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座的顶部中部与所述支撑轴一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底面一侧竖直开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竖直间隙配合有压簧,所述压簧顶端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底端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内侧沿竖直方向固定有拉杆,且所述拉杆与所述压簧间隙配合,所述拉杆底端与所述限位孔滑动配合且伸入所述限位孔,所述拉杆顶端与所述移动座滑动配合且伸出所述移动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