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706139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为:将运行时段划分为若干时间窗;根据高铁列车历史运行情况,计算高铁全网络每个站点每个时间窗内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根据高铁全网列车时刻表中每两个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长确定候选边;基于平均延误时长和候选边,使用NOTEARS算法构建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删除其中权重小于预设权重阈值的边,得到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当某个站点发生延误时,根据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计算其余站点受到延误影响的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识别发生站点延误在高铁全网络中传播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高速列车作为一种中长距离的出行方式,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正点率高、能耗小、运输能力大等优点。但是高速列车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极端天气、设备故障、交通事故、运营管理不当等)的影响,经常发生列车到站延误事件。高速列车发生延误不仅会打乱列车运行计划,影响高速列车到站的运营管理;而且会使乘客的出行受到影响,降低乘客的乘车舒适度。研究理解高速列车延误传播机理,识别高速列车在站点间的延误传播,对管理者制定列车运行计划,提高车站的运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有识别高速列车在站点间的延误传播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专家的领域知识手动建立高速列车在站点间的延误传播关系不具备客观性,且此方法只能识别两个站点之间是否具有传播关系,难以获得站点间延误传播的强弱关系。(2)现在只具有识别某条高铁单线的延误传播关系的方法,但是识别高铁单线站点之间的延误传播关系的方法并不能识别延误在整个网络中的传播情况,因为整个高铁网络的延误传播较某条高铁单线的延误传播更为复杂。综上所述,现在识别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方法仍有不足,因为高铁网络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很难有效识别高铁全网络的站点延误传播。为了更好的理解高速列车在延误传播机理,制定列车到站计划,提高车站的运营管理水平,迫切需要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采取数据驱动的方式,有效地识别所发生的站点延误在高铁全网络中传播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广度,适用于列车延误传播和预测研究,有利于后续列车到站计划的制定与调整。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将高铁历史每天的运行时段平均划分为若干时间窗;步骤2,根据高铁列车的历史运行情况,计算高铁全网络的每个站点在每个时间窗内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步骤3,根据高铁全网列车时刻表中每两个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长,确定贝叶斯网络的候选边;步骤4,基于步骤2得到的平均延误时长和步骤3得到的候选边,使用NOTEARS算法构建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步骤5,对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删除其中边权重小于预设权重阈值的边,得到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步骤6,当高铁全网络的某个站点发生延误时,根据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判断高铁全网络中受到该延误站点影响的站点以及影响强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步骤2.1,将每个延误列车分配至对应的站点和时间窗内;步骤2.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站点分别在每个时间窗内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其中,Tij为i站点在j时间窗的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Nij为i站点在j时间窗的所有延误列车数量,为i站点在j时间窗的任一延误列车的延误时长。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步骤3.1,在高铁全网列车时刻表中,查找任意两个站点之间是否有列车运行:如果有,按照步骤3.2进行判断;如果没有,则该两个站点相连接的边不能成为候选边;步骤3.2,选择该两个站点之间列车运行时间最短的时长:如果该时长小于时间窗的时长,则该两个站点相连接的边可以成为候选边;否则,该两个站点相连接的边不能成为候选边。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步骤4.1,初始化贝叶斯网络的网络结构:将每一个站点作为贝叶斯网络的节点,以步骤3得到的候选边作为贝叶斯网络的候选边;步骤4.2,将步骤2得到的平均延误时长,整理为m行n列的站点平均延误时长矩阵,其中每行对应一个时间窗,每列对应一个站点;步骤4.3,根据站点平均延误时长矩阵和初始化得到的贝叶斯网络的网络结构,采用NOTEARS算法进行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得到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进一步的,步骤5中的预设权重阈值,设置为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中渗流相变点对应的权重值。进一步的,每个时间窗的时长为1h。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当某一站点的高速列车发生延误时,即可得知因此站点延误导致其他发生延误的站点,从而提前通知相关高铁站点的乘客和工作人员做好准备,通过车站站内即将到站的列车进行调度调整,可以对未发生延误的列车降低列车发生延误的概率,对已经发生延误的列车降低列车延误时长,同时可以为高速列车运行图的制定与调整提供参考。根据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可以判断某个站点的高速列车延误之后,通过网络中边的权重判断网络中其他站点受到延误影响的强度,进而关注网络中影响其他站点的关键车站以及受到较大延误影响的站点。这对于整个高速列车网络的站点拓扑关系的改进有着重大的指引意义。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传统通过专家的领域知识手动建立高速列车在站点间的延误传播关系不具备客观性,且传统方法只能识别两个站点之间是否具有传播关系,难以获得站点间延误传播的强弱关系。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更能精准反应网络中延误传播的实际情况,且可以识别受到延误传播重大影响的车站。(2)本方法通过NOTEARS算法构建得到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解决了以往只能识别高铁单线站点之间的延误传播关系而不能识别大型综合网络中站点之间的延误传播关系的问题,为研究全网络的延误传播以及延误预测提供指导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运用的高铁站点地理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渗流相变点预设权重阈值时,最大团簇和第二大团簇大小随权重阈值的变化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依据开展,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0,获取高速列车运行基本信息和高速列车站点基本信息;本实施例采集的高速列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将高铁历史每天的运行时段平均划分为若干时间窗;/n步骤2,根据高铁列车的历史运行情况,计算高铁全网络的每个站点在每个时间窗内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n步骤3,根据高铁全网列车时刻表中每两个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长,确定贝叶斯网络的候选边;/n步骤4,基于步骤2得到的平均延误时长和步骤3得到的候选边,使用NOTEARS算法构建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n步骤5,对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删除其中边权重小于预设权重阈值的边,得到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n步骤6,当高铁全网络的某个站点发生延误时,根据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判断高铁全网络中受到该延误站点影响的站点以及影响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高铁历史每天的运行时段平均划分为若干时间窗;
步骤2,根据高铁列车的历史运行情况,计算高铁全网络的每个站点在每个时间窗内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
步骤3,根据高铁全网列车时刻表中每两个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长,确定贝叶斯网络的候选边;
步骤4,基于步骤2得到的平均延误时长和步骤3得到的候选边,使用NOTEARS算法构建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
步骤5,对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删除其中边权重小于预设权重阈值的边,得到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
步骤6,当高铁全网络的某个站点发生延误时,根据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判断高铁全网络中受到该延误站点影响的站点以及影响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将每个延误列车分配至对应的站点和时间窗内;
步骤2.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站点分别在每个时间窗内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



其中,Tij为i站点在j时间窗的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Nij为i站点在j时间窗的所有延误列车数量,为i站点在j时间窗的任一延误列车的延误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在高铁全网列车时刻表中,查找任意两个站点之间是否有列车运行: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璞谭淮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