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6023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0
公开了一种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建立不同粒度砂岩的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确定不同粒度砂岩的约束界限;根据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获得岩石粒度剖面;根据岩石粒度剖面,确定不同粒度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根据已知的粒度中值、约束界限与自然伽马建立交会图,计算未知砂岩的初始粒度中值;根据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与初始粒度中值,确定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根据粒度中值,计算基质渗透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粒度剖面计算图版,计算粒度中值,实现基质渗透率的评价,反映了粒度对基质渗透率的影响,结合裂缝渗透率,可以精确确定双孔介质储层渗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渗透率是衡量储层渗透能力的重要参数,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测井评价渗透率,多通过建立其与其他岩石物理参数的关系,实现渗透率的间接评价。对于单孔介质而言,其孔隙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隙,均质性较好。最早对单重孔隙砂岩研究发现渗透率的对数与孔隙度有线性关系,然而该方法并没有考虑孔隙结构变化的影响,不能满足复杂储层渗透率评价的精度要求。随后提出了渗透率与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的关系式,采用束缚水饱和度反应孔隙结构的变化,提高了渗透率的求取精度,但束缚水饱和度往往需要核磁测井资料求取。给出了砂岩渗透率与颗粒分选性及平均粒径的关系式,但此方法着重从颗粒分布的角度分析渗透率,而削弱了孔隙度的影响。根据毛细管理论提出了KC公式,此公式在岩屑砂岩地层应用较好,但KC常数及比表面积难以确定。双孔介质方面,将岩石孔隙认为由基质和裂缝两部分组成,其中基质渗透率与单孔介质基质渗透率相同。裂缝渗透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裂缝孔隙度、开度、密度、倾角、长度。对裂缝系统进行简化后求解裂缝渗透率的模型主要有平板模型,Kazemi模型及Warren-Root模型。平行板模型裂缝渗透率采用裂缝孔隙度与开度的平方乘积计算。Warren-Root模型将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简化为正交裂缝切割基岩岩块呈六面体的地质模型,裂缝方向与主渗透率方向一致,并假设裂缝宽度为一个常数。裂缝网络可以是均匀分布,也可以是非均匀分布,采用非均匀分布的裂缝网络可以研究裂缝网络的各向异性或在某一方向上变化的情况。总之,前人在渗透率理论模型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系列单孔介质,双孔介质模型,试图建立渗透率与其他岩石物理参数的关系进而实现渗透率评价,然而,通过测井评价得到岩性粒度剖面,进而将该剖面作为约束条件约束自然伽马测井计算的粒度中值结果,最后采用计算的粒度中值和孔隙度共同计算渗透率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系统,其能够通过建立粒度剖面计算图版,计算粒度中值,实现基质渗透率的评价,反映了粒度对基质渗透率的影响,结合裂缝渗透率,可以精确确定双孔介质储层渗透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建立不同粒度砂岩的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确定不同粒度砂岩的约束界限;根据所述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获得岩石粒度剖面;根据所述岩石粒度剖面,确定不同粒度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根据已知的粒度中值、所述约束界限与自然伽马建立交会图,计算未知砂岩的初始粒度中值;根据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确定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根据所述粒度中值,计算基质渗透率。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确定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包括:判断所述初始粒度中值是否在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内,若是,则以所述初始粒度中值为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若否,则以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差值最小的边界值为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优选地,通过公式(1)计算基质渗透率:其中,K为基质渗透率,MD为粒度中值,a为计算参数,为孔隙度。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粒度中值,计算基质渗透率包括:根据已知的基质渗透率、所述粒度中值、孔隙度,建立三相拟合公式,进而计算未知的基质渗透率。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基质渗透率与裂缝渗透率,计算双孔介质渗透率。优选地,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裂缝渗透率:其中,Kf为裂缝渗透率,为裂缝孔隙度,bf为裂缝开度。优选地,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双孔介质渗透率:K'=K+Kf(3)其中,K'为双孔介质渗透率,K为基质渗透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质渗透率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建立不同粒度砂岩的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确定不同粒度砂岩的约束界限;根据所述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获得岩石粒度剖面;根据所述岩石粒度剖面,确定不同粒度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根据已知的粒度中值、所述约束界限与自然伽马建立交会图,计算未知砂岩的初始粒度中值;根据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确定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根据所述粒度中值,计算基质渗透率。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确定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包括:判断所述初始粒度中值是否在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内,若是,则以所述初始粒度中值为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若否,则以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差值最小的边界值为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优选地,通过公式(1)计算基质渗透率:其中,K为基质渗透率,MD为粒度中值,a为计算参数,为孔隙度。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粒度中值,计算基质渗透率包括:根据已知的基质渗透率、所述粒度中值、孔隙度,建立三相拟合公式,进而计算未知的基质渗透率。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基质渗透率与裂缝渗透率,计算双孔介质渗透率。优选地,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裂缝渗透率:其中,Kf为裂缝渗透率,为裂缝孔隙度,bf为裂缝开度。优选地,通过公式(3)计算所述双孔介质渗透率:K'=K+Kf(3)其中,K'为双孔介质渗透率,K为基质渗透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粒度砂岩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粒度分类的砂泥岩剖面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砂泥岩储层粒度剖面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粒度中值-自然伽马交会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建立不同粒度砂岩的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确定不同粒度砂岩的约束界限;/n根据所述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获得岩石粒度剖面;/n根据所述岩石粒度剖面,确定不同粒度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n根据已知的粒度中值、所述约束界限与自然伽马建立交会图,计算未知砂岩的初始粒度中值;/n根据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确定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n根据所述粒度中值,计算基质渗透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不同粒度砂岩的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确定不同粒度砂岩的约束界限;
根据所述自然伽马-中子测井交会图,获得岩石粒度剖面;
根据所述岩石粒度剖面,确定不同粒度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
根据已知的粒度中值、所述约束界限与自然伽马建立交会图,计算未知砂岩的初始粒度中值;
根据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确定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
根据所述粒度中值,计算基质渗透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确定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包括:
判断所述初始粒度中值是否在所述未知砂岩对应的粒度中值范围内,若是,则以所述初始粒度中值为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若否,则以与所述初始粒度中值差值最小的边界值为所述未知砂岩的粒度中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其中,通过公式(1)计算基质渗透率:



其中,K为基质渗透率,MD为粒度中值,a为计算参数,为孔隙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粒度中值,计算基质渗透率包括:
根据已知的基质渗透率、所述粒度中值、孔隙度,建立三相拟合公式,进而计算未知的基质渗透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基质渗透率与裂缝渗透率,计算双孔介质渗透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质渗透率计算方法,其中,通过公式(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泽宇李军刘志远李浩张军付维署武清钊金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