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589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使得接入所述终端软件平台的各节点之间的通信均遵循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机制。所述APP管理方法包括步骤:响应于APP安装请求,对下载到智能终端的APP安装包进行认证,若验证通过,启动执行APP安装包;响应于APP注册信息,获取注册APP的待交互APP的消息接口信息,并根据所述待交互APP的消息接口信息定义注册APP的消息接口;启动APP保护机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面向多种业务APP的统一终端软件平台的扩展灵活性差和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APP管理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及应用便捷灵活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形式下,台区能源控制器终端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能源控制器充分应用移动互联、边缘计算、数据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低压电网台区信息智能感知和管理,满足日益增长的低压配电网台区的智能化和精益化管理需求。能源控制器采用模组化设计,是智能电网的末端数据采集节点,是新一代用电台区智能感知和采集系统的核心,它可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高频、全量采集,不仅全面支撑智能电表数据深化应用,而且将现有终端型式缩减为两种,大大提高了现场应用的适应性,其“产品模组化,模组产品化”的设计理念,也将有力提升运维效率。能源控制器作为低压台区智能感知方案架构的中心节点,承担着本地核心的作用。能源控制器设计采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协同理念,基于“边”、“云”协同控制,实现本地数据分析、处理、决策,提高本地处理速度,保障业务实时效率,减少终端与云端之间的数据通信压力,提高系统响应性。能源控制器业务功能实现为多个APP,业务APP运行在统一终端软件平台上。应用功能APP化的方案可以实现功能灵活扩展和配置,实现智能终端在低压台区的多重角色。例如:居民集抄APP实现集中器的功能,配变APP实现台区配电监测功能,专变APP实现大客户用电管理。未来还可以根据新的业务需求,设计新的APP运行于智能终端实现相应功能。然而,现有面向多种业务APP的统一终端软件平台却存在以下问题:一、采用基于单一通信协议的消息总线框架,而各种业务APP所支持的通信协议往往多种多样,这种消息总线机制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业务APP的灵活扩展需求,使得平台系统的灵活性差。二、现有面向多种业务APP的统一终端软件平台并未对业务APP的接入和运行进行管理,使得平台系统的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面向多种业务APP的统一终端软件平台的扩展灵活性差和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系统管理器,使接入所述终端软件平台的各节点之间的通信均遵循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机制;所述APP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APP安装请求,对下载到智能终端的APP安装包进行认证,若验证通过,启动执行APP安装包;响应于APP注册信息,获取安装到智能终端的APP的消息接口信息;响应于APP交互匹配信息,获取能够与注册APP进行交互的待交互APP的消息接口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结果存储至交互信息列表;启动APP保护机制。作为优选的是,所述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机制所支持的通信协议包括IPC、TCP、UDP和MQTT。作为优选的是,所述对下载到智能终端的APP安装包进行认证基于对APP安装包的标识码进行校验来实现。作为优选的是,所述标识码包括注册识别码和MAC地址,所述标识码由APP所属的软件管理中心通过ESAM加密机添加于APP安装包。作为优选的是,在所述启动执行APP安装包之后,所述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还包括:检测APP是否发出注册信息,当APP未在预定的时限内发出注册信息时,终止APP。作为优选的是,所述检测APP是否发出注册信息基于监听方式实现。作为优选的是,所述获取能够与注册APP进行交互的待交互APP的消息接口信息,具体为:通过注册APP的关键字,查询所述待交互APP的通信配置信息,所述通信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端口号、支持的消息类型和格式;其中;所述的关键字包括组件名称和进程号。作为优选的是,注册APP和所述待交互APP均通过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与系统管理器通信连接。作为优选的是,所述APP保护机制具体为:按照预定的广播频率向所有注册的APP发送保活确认消息,APP收到该保活确认消息后给予确认,当在连续的预定数量的周期内均未收到APP的确认时,判定该APP为异常状态。作为优选的是,在所述判定该APP为异常状态之后,所述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还包括:执行APP异常恢复策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使得接入所述终端软件平台的各节点之间的通信均遵循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机制,APP之间的交互全部通过消息总线进行数据通信。APP可以根据可靠性和性能要求等设计需求对通信模式进行灵活选择或配置。所述APP管理方法基于系统管理器实现,负责所有用户App以及其他系统级App的接入以及管理,根据交互信息列表直接进行APP之间的信息交互,无需在每次通信之前进行查询匹配,有效提升终端APP之间的数据通信效率。该机制可以满足不同类型APP的灵活扩展需求,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APP间的数据交互过程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APP注册请求流程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APP注册查询流程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APP心跳检测流程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APP接入和运行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应用于系统管理器,使接入所述终端软件平台的各节点之间的通信均遵循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机制;所述APP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APP安装请求,对下载到智能终端的APP安装包进行认证,若验证通过,启动执行APP安装包;响应于APP注册信息,获取安装到智能终端的APP的消息接口信息;响应于APP交互匹配信息,获取能够与注册APP进行交互的待交互A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应用于系统管理器,其特征在于,使接入所述终端软件平台的各节点之间的通信均遵循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机制;/n所述APP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响应于APP安装请求,对下载到智能终端的APP安装包进行认证,若验证通过,启动执行APP安装包;/n响应于APP注册信息,获取安装到智能终端的APP的消息接口信息;/n响应于APP交互匹配信息,获取能够与注册APP进行交互的待交互APP的消息接口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结果存储至交互信息列表;/n启动APP保护机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应用于系统管理器,其特征在于,使接入所述终端软件平台的各节点之间的通信均遵循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机制;
所述APP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APP安装请求,对下载到智能终端的APP安装包进行认证,若验证通过,启动执行APP安装包;
响应于APP注册信息,获取安装到智能终端的APP的消息接口信息;
响应于APP交互匹配信息,获取能够与注册APP进行交互的待交互APP的消息接口信息,进行匹配,将匹配结果存储至交互信息列表;
启动APP保护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异构通信模型的消息总线机制所支持的通信协议包括IPC、TCP、UDP和MQT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下载到智能终端的APP安装包进行认证基于对APP安装包的标识码进行校验来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码包括注册识别码和MAC地址,所述标识码由APP所属的软件管理中心通过ESAM加密机添加于APP安装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异构通信模型及面向终端软件平台的APP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启动执行APP安装包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军蒋长献陆寒熹姜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