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586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体上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相间隔的集成感应单元,每一所述集成感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器件以及至少一个光控器件。通过在显示面板中同时集成触控器件和光控器件,需要通过触控操作对显示面板进行近距离操作,并可以通过光控操作对显示面板进行远距离操作,显示面板同时具备有触控功能和光控功能,可以同时满足客户所需的触控和光控功能,并且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的扫描方式是采用分行交替扫描的方式,即触控和光控分行交替扫描,触控操作和光控操作可以单独进行,从而可以避免触控电极与感光传感器的信号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为了降低成本,将各种传感器集成在显示面板之中成为行业内的主流趋势,如将触控传感器和光传感器集成在显示面板之中。然而,现有的显示面板之中,一般仅集成有触控传感器或仅集成有光传感器,不能同时满足客户所需的触控和光控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之中,一般仅集成有触控传感器或仅集成有光传感器,不能同时满足客户所需的触控和光控功能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体;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体上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相间隔的集成感应单元,每一所述集成感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器件以及至少一个光控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控器件包括感光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感光传感器连接的第一开关管;所述触控器件包括触控电极以及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二开关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半导体层以及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连接的第一源漏极层;所述第二开关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半导体层以及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连接的第二源漏极层,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源漏极层连接;所述感光传感器包括第三栅极、光敏半导体层以及与所述光敏半导体层连接的第三源漏极层,所述第三源漏极层与所述第一源漏极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二栅极以及所述第三栅极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栅极位于不同层别,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所述光敏半导体层以及所述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源漏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上,所述第二源漏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上,所述第三源漏极层设置于所述光敏半导体层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栅极、第二栅极以及第三栅极同层设置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与所述第二栅极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于在第一时段接入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于在第二时段接入第二扫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成感应单元阵列分布,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二扫描线均沿横向设置,多条所述第一扫描线沿纵向排布,多条所述第二扫描线沿纵向排布,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与一行所述光控器件的第一开关管对应连接,一条所述第二扫描线与一行所述触控器件的第二开关管对应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以及所述光敏半导体层通过同一道工序形成,所述感应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以及所述第二半导体层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正投影。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集成感应单元之间的间距为0.3~11毫米。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集成感应单元中,所述光控器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触控器件的数量。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光束发射器以及显示面板,所述光束发射器用于发射投射光束,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光控器件用于感测投射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射光束。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显示面板中同时集成触控器件和光控器件,需要通过触控操作对显示面板进行近距离操作,并可以通过光控操作对显示面板进行远距离操作,显示面板同时具备有触控功能和光控功能,可以同时满足客户所需的触控和光控功能,并且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的扫描方式是采用分行交替扫描的方式,即触控和光控分行交替扫描,触控操作和光控操作可以单独进行,从而可以避免触控电极与感光传感器的信号串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感应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的扫描时序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感应单元的排布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显示面板;20、显示屏体;21、阵列基板;22、彩膜基板;23、液晶层;24、框胶;30、感应层;40、集成感应单元;41、光控器件;411、感光传感器;411a、第三栅极;411b、光敏半导体层;411c、第三源漏极层;412、第一开关管;412a、第一栅极;412b、第一半导体层;412c、第一源漏极层;42、触控器件;421、触控电极;422、第二开关管;422a、第二栅极;422b、第二半导体层;422c、第二源漏极层;51、铜膜层;52、钼膜层;61、第一光学胶层;62、衬底基板;63、栅极绝缘层;64、钝化层;65、平坦层;66、封装盖板;67、导电金属层;68、遮光层;69、第二光学胶层;70、光束发射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显示屏体;/n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体上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相间隔的集成感应单元,每一所述集成感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器件以及至少一个光控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屏体;
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体上的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相间隔的集成感应单元,每一所述集成感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器件以及至少一个光控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器件包括感光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感光传感器连接的第一开关管;所述触控器件包括触控电极以及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二开关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半导体层以及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连接的第一源漏极层;所述第二开关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半导体层以及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连接的第二源漏极层,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源漏极层连接;所述感光传感器包括第三栅极、光敏半导体层以及与所述光敏半导体层连接的第三源漏极层,所述第三源漏极层与所述第一源漏极层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二栅极以及所述第三栅极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栅极位于不同层别,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所述光敏半导体层以及所述触控电极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源漏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上,所述第二源漏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上,所述第三源漏极层设置于所述光敏半导体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栅极、第二栅极以及第三栅极同层设置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宝江淼姚江波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