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85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主机,包括主体、安全机构和集尘机构,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检测组件、气囊、排气组件和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抽气泵、第一连管、第二连管和两个第三连管,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盒、滚球和四个检测单元,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连接盒、活塞、第二弹簧和驱动杆,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集尘盒、滤网、转动组件和两个集尘组件,该安全性高的主机通过安全机构,实现了防摔的功能,通过膨胀的气囊给主体实现减震缓冲的功能,减小了主体倾倒时而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主体的安全性,通过集尘机构,实现了集尘的功能,减小了主体内部空气中的含尘量,从而避免灰尘粘附在电子元件上而影响电子元件的正常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相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主机。
技术介绍
主机是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体(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内存、主板、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现有的主机在长期使用后,主体内部的电子元件上容易粘附较多的灰尘,从而影响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增加了电子元件损坏的几率,从而影响现有的主机的正常工作,不仅如此,现有的主机放置在地面上时,由于没有有效的固定措施,导致容易因误碰而出现倾倒的现象,从而增加了现有的主机因倾倒在地面上而损坏的几率,降低了现有的主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主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性高的主机,包括主体、安全机构和集尘机构,所述安全机构和集尘机构均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安全机构与集尘机构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PLC;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检测组件、气囊、排气组件和抽气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主体内的顶部,所述气囊的形状为回形,所述气囊套设在主体的外周上,所述气囊的内圈与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组件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抽气组件与气囊连接,所述排气组件设置在气囊的上方,所述排气组件与气囊连接,所述抽气组件与集尘机构连接;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抽气泵、第一连管、第二连管和两个第三连管,所述抽气泵固定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抽气泵与第一连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管的另一端与集尘机构连接,所述抽气泵与第二连管的一端连通,两个第三连管关于第二连管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管与气囊连通,所述抽气泵与PLC电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盒、滚球和四个检测单元,所述固定盒固定在主体内的顶部,四个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盒内的四侧,所述滚球设置在四个检测单元之间;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控制开关、第一弹簧、检测板、连板、两个支杆和若干弹性绳,所述固定盒的四侧均设有两个小孔,所述小孔与支杆一一对应,两个支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穿过小孔设置在固定盒的内部,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检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板的另一侧与滚球抵靠,所述支杆与小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盒的靠近小孔的一侧的内壁和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检测板正对设置,所述控制开关与PLC电连接,所述弹性绳均匀设置在连板的靠近小孔的一侧上,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分别与连板和固定盒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连接盒、活塞、第二弹簧和驱动杆,所述连接盒固定在气囊的上方,所述连接盒的下方与气囊连通,所述排气管与连接盒连通,所述活塞设置在连接盒的内部,所述活塞与连接盒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盒的上方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的上方和连接盒内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形状为L形,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活塞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设置在连接盒的外部;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集尘盒、滤网、转动组件和两个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盒固定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滤网水平固定在集尘盒的内部,两个集尘组件分别设置在集尘盒的两侧,所述集尘盒的两侧均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集尘组件一一对应,所述集尘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所述集尘组件包括第一轴承、支管和集尘管,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支管的一端与集尘管的中心处连通,所述支管与集尘管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管上均匀设有集尘孔,所述支管的另一端穿过圆孔设置在集尘盒的内部,所述支管与集尘盒的内部连通,所述支管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支管与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风叶和两个转动单元,所述风叶设置在第一连管的内部,所述第一连管上设有两个穿孔,所述穿孔与转动单元一一对应,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转轴、第二轴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第一连管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风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穿孔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支管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作为优选,为了限制控制开关的移动方向,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分别设置在控制开关的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的两端,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盒的内壁和控制开关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实现降噪的功能,所述主体的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吸音板。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排气管单向流通的功能,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限制驱动杆的移动方向,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方形。作为优选,为了实现主体防腐的功能,所述主体的外周涂有防腐镀锌层。作为优选,为了避免划伤控制开关,所述检测板的靠近控制开关的一侧固定有橡胶垫。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摩擦力,所述固定盒的内壁为镜面。作为优选,为了使得第二齿轮转动流畅,所述第一齿轮上涂有润滑脂。作为优选,为了实现防滑的功能,所述驱动杆的远离活塞的一端设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安全性高的主机通过安全机构,实现了防摔的功能,通过膨胀的气囊给主体实现减震缓冲的功能,减小了主体倾倒时而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主体的安全性,与现有的安全机构相比,该安全机构与集尘机构为一体联动机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集尘机构,实现了集尘的功能,减小了主体内部空气中的含尘量,从而避免灰尘粘附在电子元件上而影响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现有的集尘机构相比,该集尘机构还可以使得集尘管转动,从而扩大了集尘的范围,提升了集尘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高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高的主机的集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高的主机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中:1.主体,2.固定盒,3.滚球,4.检测板,5.支杆,6.连板,7.弹性绳,8.第一弹簧,9.控制开关,10.伸缩杆,11.橡胶垫,12.第一连管,13.抽气泵,14.第二连管,15.第三连管,16.气囊,17.连接盒,18.排气管,19.活塞,20.第二弹簧,21.驱动杆,22.集尘盒,23.滤网,24.支管,25.集尘管,26.风叶,27.转轴,28.第一齿轮,29.第二齿轮,30.吸音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安全性高的主机,包括主体1、安全机构和集尘机构,所述安全机构和集尘机构均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安全机构与集尘机构连接,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PLC;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般用于数据的处理以及指令的接收和输出,用于实现中央控制。该安全性高的主机通过安全机构,实现了防摔的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高的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安全机构和集尘机构,所述安全机构和集尘机构均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安全机构与集尘机构连接,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PLC;/n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检测组件、气囊(16)、排气组件和抽气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主体(1)内的顶部,所述气囊(16)的形状为回形,所述气囊(16)套设在主体(1)的外周上,所述气囊(16)的内圈与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组件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抽气组件与气囊(16)连接,所述排气组件设置在气囊(16)的上方,所述排气组件与气囊(16)连接,所述抽气组件与集尘机构连接;/n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抽气泵(13)、第一连管(12)、第二连管(14)和两个第三连管(15),所述抽气泵(13)固定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抽气泵(13)与第一连管(1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管(12)的另一端与集尘机构连接,所述抽气泵(13)与第二连管(14)的一端连通,两个第三连管(15)关于第二连管(14)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管(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管(15)与气囊(16)连通,所述抽气泵(13)与PLC电连接;/n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盒(2)、滚球(3)和四个检测单元,所述固定盒(2)固定在主体(1)内的顶部,四个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盒(2)内的四侧,所述滚球(3)设置在四个检测单元之间;/n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控制开关(9)、第一弹簧(8)、检测板(4)、连板(6)、两个支杆(5)和若干弹性绳(7),所述固定盒(2)的四侧均设有两个小孔,所述小孔与支杆(5)一一对应,两个支杆(5)的一端分别与连板(6)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杆(5)的另一端穿过小孔设置在固定盒(2)的内部,所述支杆(5)的另一端与检测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板(4)的另一侧与滚球(3)抵靠,所述支杆(5)与小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盒(2)的靠近小孔的一侧的内壁和控制开关(9)连接,所述控制开关(9)与检测板(4)正对设置,所述控制开关(9)与PLC电连接,所述弹性绳(7)均匀设置在连板(6)的靠近小孔的一侧上,所述弹性绳(7)的两端分别与连板(6)和固定盒(2)固定连接;/n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18)、连接盒(17)、活塞(19)、第二弹簧(20)和驱动杆(21),所述连接盒(17)固定在气囊(16)的上方,所述连接盒(17)的下方与气囊(16)连通,所述排气管(18)与连接盒(17)连通,所述活塞(19)设置在连接盒(17)的内部,所述活塞(19)与连接盒(17)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盒(17)的上方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活塞(19)的上方和连接盒(17)内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杆(21)的形状为L形,所述驱动杆(21)的一端与活塞(19)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21)的另一端穿过通孔设置在连接盒(17)的外部;/n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集尘盒(22)、滤网(23)、转动组件和两个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盒(22)固定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滤网(23)水平固定在集尘盒(22)的内部,两个集尘组件分别设置在集尘盒(22)的两侧,所述集尘盒(22)的两侧均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集尘组件一一对应,所述集尘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n所述集尘组件包括第一轴承、支管(24)和集尘管(25),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支管(24)的一端与集尘管(25)的中心处连通,所述支管(24)与集尘管(25)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管(25)上均匀设有集尘孔,所述支管(24)的另一端穿过圆孔设置在集尘盒(22)的内部,所述支管(24)与集尘盒(22)的内部连通,所述支管(24)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支管(24)与转动组件连接;/n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风叶(26)和两个转动单元,所述风叶(26)设置在第一连管(12)的内部,所述第一连管(12)上设有两个穿孔,所述穿孔与转动单元一一对应,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转轴(27)、第二轴承、第一齿轮(28)和第二齿轮(29),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第一连管(12)上,所述转轴(27)的一端与风叶(26)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7)的另一端穿过穿孔与第一齿轮(28)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7)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9)固定在支管(24)上,所述第一齿轮(28)与第二齿轮(29)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安全机构和集尘机构,所述安全机构和集尘机构均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安全机构与集尘机构连接,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PLC;
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检测组件、气囊(16)、排气组件和抽气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主体(1)内的顶部,所述气囊(16)的形状为回形,所述气囊(16)套设在主体(1)的外周上,所述气囊(16)的内圈与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组件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抽气组件与气囊(16)连接,所述排气组件设置在气囊(16)的上方,所述排气组件与气囊(16)连接,所述抽气组件与集尘机构连接;
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抽气泵(13)、第一连管(12)、第二连管(14)和两个第三连管(15),所述抽气泵(13)固定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抽气泵(13)与第一连管(1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管(12)的另一端与集尘机构连接,所述抽气泵(13)与第二连管(14)的一端连通,两个第三连管(15)关于第二连管(14)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管(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管(15)与气囊(16)连通,所述抽气泵(13)与PLC电连接;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盒(2)、滚球(3)和四个检测单元,所述固定盒(2)固定在主体(1)内的顶部,四个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盒(2)内的四侧,所述滚球(3)设置在四个检测单元之间;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控制开关(9)、第一弹簧(8)、检测板(4)、连板(6)、两个支杆(5)和若干弹性绳(7),所述固定盒(2)的四侧均设有两个小孔,所述小孔与支杆(5)一一对应,两个支杆(5)的一端分别与连板(6)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杆(5)的另一端穿过小孔设置在固定盒(2)的内部,所述支杆(5)的另一端与检测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板(4)的另一侧与滚球(3)抵靠,所述支杆(5)与小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盒(2)的靠近小孔的一侧的内壁和控制开关(9)连接,所述控制开关(9)与检测板(4)正对设置,所述控制开关(9)与PLC电连接,所述弹性绳(7)均匀设置在连板(6)的靠近小孔的一侧上,所述弹性绳(7)的两端分别与连板(6)和固定盒(2)固定连接;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18)、连接盒(17)、活塞(19)、第二弹簧(20)和驱动杆(21),所述连接盒(17)固定在气囊(16)的上方,所述连接盒(17)的下方与气囊(16)连通,所述排气管(18)与连接盒(17)连通,所述活塞(19)设置在连接盒(17)的内部,所述活塞(19)与连接盒(17)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盒(17)的上方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活塞(19)的上方和连接盒(17)内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杆(21)的形状为L形,所述驱动杆(21)的一端与活塞(19)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21)的另一端穿过通孔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虞如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