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581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及方法,包括环形台和密封圈;所述外筒为圆筒结构;所述固定栓为螺栓结构,通过螺纹连接于上盖和外筒上,将上盖与外筒固定在一起;所述弧槽设于浮块顶侧面上,弧形与外筒内壁弧度相同;所述挂钩共有三处,设于外筒外圆面上右端,为间隔一百二十度的等弧度环形分布;所述环形槽为圆环型的槽体结构,开设于外筒左侧面上,槽内小径和大径上各套有一处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拆卸容易,便于后续维护维修,对光缆起到一层外部保护,减少光缆的浸水现象,即使出现内部进水时,也可将光缆托起,防止光缆浸水,同时便于排水,减少内部水量,防止水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及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8月23日,申请号为CN201910783563.5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缆保护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交通工程中,通信用的光缆经常通过地下走线,而地下环境的潮湿度较大。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地下通道在雨天时容易进水,光缆容易浸于水内,光缆接线处受潮时会影响光信号传输效率,且光缆直通常裸露在管道中走线,无保护措施,容易受到老鼠的啃食导致光传输信号断送。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及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容易浸水,影响光信号,无保护措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及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及方法包括外筒(1),上盖(101),固定栓(102),导杆(2),浮块(3),弧槽(301),浮腔(302),导向孔(303),连接栓(304),连接孔(305),排水孔(4),单向阀(5),挂钩(6),搭扣(7),环形槽(8),环形台(801)和密封圈(9);所述外筒(1)为圆筒结构;所述固定栓(102)为螺栓结构,通过螺纹连接于上盖(101)和外筒(1)上,将上盖(101)与外筒(1)固定在一起;所述浮块(3)放置于外筒(1)内底部上;所述弧槽(301)设于浮块(3)顶侧面上,弧形与外筒(1)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交通工程施工光缆的地下防护保护装置及方法包括外筒(1),上盖(101),固定栓(102),导杆(2),浮块(3),弧槽(301),浮腔(302),导向孔(303),连接栓(304),连接孔(305),排水孔(4),单向阀(5),挂钩(6),搭扣(7),环形槽(8),环形台(801)和密封圈(9);所述外筒(1)为圆筒结构;所述固定栓(102)为螺栓结构,通过螺纹连接于上盖(101)和外筒(1)上,将上盖(101)与外筒(1)固定在一起;所述浮块(3)放置于外筒(1)内底部上;所述弧槽(301)设于浮块(3)顶侧面上,弧形与外筒(1)内壁弧度相同;所述导向孔(303)共有四处,开设于浮块(3)上,四处孔的位置与导杆(2)竖直端为同一轴线,孔径大于导杆(2)一毫米;所述连接孔(305)设于浮块(3)右侧面上,共有两处,孔径等于连接栓(304)的小径段的直径,所述连接孔(305)深度与所述连接栓(304)小径段的长度相同;所述排水孔(4)开设于外筒(1)的底侧面中心位置;所述挂钩(6)共有三处,设于外筒(1)外圆面上右端,为间隔一百二十度的等弧度环形分布;所述环形槽(8)为圆环型的槽体结构,开设于外筒(1)左侧面上,槽内小径和大径上各套有一处密封圈(9);
所述上盖(101)设于外筒(1)顶侧面上,通过合页连接,可沿合页旋转开启和关闭;
所述导杆(2)为L型圆柱结构,共有四处,设于外筒(1)内的前后两端,底端设为半圆形;
所述浮腔(302)设于浮块(3)内,为充满空气的空心腔结构,减轻浮块(3)的重量,并增加浮力;
所述连接栓(304)为阶梯轴结构,末端为半球形,共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凌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