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76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包括鞋底、与鞋底连接的鞋面,鞋底包括一体设置的足弓区和脚趾区,鞋面上具有鞋口,脚趾区分为第一脚趾区和第二脚趾区,第一脚趾区与鞋面形成第一趾套区,第二脚趾区与鞋面形成第二趾套区,第一趾套区与第二趾套区之间由隔离板形成分隔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依据受力原理,将鞋子本体的拇指区与其余脚趾区分开设置并在隔离区设置刚性隔板结构,改善拇指受力情况,有效控制拇指与拇指关节外侧所在轴线的偏离角度在正常阈值内,进而有效的预防或矫正拇指外翻的情况,且该分趾鞋结构简单,适用于日常穿着,具有较高的实际推广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
技术介绍
拇趾外翻是指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间关节倾斜超过15度,造成拇趾外翻的原因可分为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两类。先天因素是由于关节、神经、肌肉等所造成的;例如:扁平足、遗传及足底肌力的降低和不平衡等,使脚底机能降低,造成不稳定进而变形。后天因素则是因穿着不合脚鞋子所造成的,通常因穿鞋跟太高、过尖及过窄的鞋,使脚跟不易固定,对脚趾造成挤压摩擦及压迫,不但影响脚趾的伸展与活动,造成不适及疼痛,还会破坏了原本三个立足点的功能,而行走时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脚趾会因身体重量压迫逐渐变形,就会造成拇趾外翻的现象。外力造成的拇趾外翻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可逆阶段,在该阶段拇趾外翻10°左右,无明显痛感,但是其严重影响美观且会造成轻微脚茧;二是挛缩阶段,在该阶段拇趾外翻10~20°,关节韧带伴有炎症且第一、二脚趾明显挤压,会造成脚掌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走路拇趾关节疼痛;三是严重阶段,该阶段拇趾外翻20~40°,脚趾重叠,横弓塌陷,伴有拇趾囊炎、后跟疼痛等,严重阶段鸡眼、脚垫频发,伴随扁平足,双脚不平衡受力,站立及行走均受到严重影响,骨骼结构受到影响引发各种慢性疾病,由于受力不平衡造成严重痛感;四是畸形阶段,该阶段大拇指外翻40°及以上,拇趾向外偏移挤压第二趾,形成畸形,足弓塌陷,疼痛严重,且由于挤压造成皮肤严重摩擦形成溃疡,由于双足错误负力,各种关节难以协调运作,导致人体负力线改变,造成各种关节疾病,严重可致残。现有技术针对初期拇指外翻多采用佩戴矫正器或保持器,但是矫正器和保持器会影响走路及鞋子的穿戴,但若不及时矫正则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严重者还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初期拇指外翻矫正功能且使用便捷的器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将日常穿着的鞋子依据拇指外翻受力情况进行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功能,且由于矫正器本身是鞋体,不会影响鞋子的穿戴,并在日常中可实现长期预防矫正。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包括鞋底、与鞋底连接的鞋面,所述鞋底包括一体设置的足弓区和脚趾区,所述鞋面上具有鞋口,所述脚趾区分为第一脚趾区和第二脚趾区,所述第一脚趾区与所述鞋面形成第一趾套区,所述第二脚趾区与所述鞋面形成第二趾套区,所述第一趾套区与所述第二趾套区之间由隔离板形成分隔区。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为刚性V型隔板。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刚性隔板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有效矫正拇指外翻。优选的,其所述刚性V型隔板开口端间距为3-6mm。优选的,所述刚性V型隔板位于第一趾套区内和第二趾套区内的一面设置有柔性垫层。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柔性垫层可有效增加鞋子本体的舒适性,避免脚趾受到损伤。优选的,所述鞋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鞋口连接的调节口,所述调节口两侧设置有对称鞋带孔。优选的,所述调节口处设置有鞋舌。优选的,所述鞋面上设置有拉链带,所述拉链带的起始端与所述鞋口连通。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鞋子的快速穿脱,提升使用的便捷性。优选的,所述拉链带位于鞋里面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布。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隔离了拉链带对脚面的摩擦,避免脚面皮肤受损,提升鞋子的舒适性。经由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依据受力原理,将鞋子本体的拇指区与其余脚趾区分开设置并在隔离区设置刚性隔板结构,改善拇指受力情况,有效控制拇指与拇指关节外侧所在轴线的偏离角度在正常阈值内,进而有效的预防或矫正拇指外翻的情况,且该分趾鞋结构简单,适用于日常穿着,具有较高的实际推广和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的结构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的脚趾部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包括鞋底1、与鞋底1连接的鞋面2,鞋底1包括一体设置的足弓区11和脚趾区12,鞋面2上具有鞋口3,脚趾区12分为第一脚趾区121和第二脚趾区122,第一脚趾区121与鞋面2形成第一趾套区41,第二脚趾区122与鞋面2形成第二趾套区42,第一趾套区41与第二趾套42区之间由隔离板5形成分隔区43,隔离板5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刚性V型隔板,该刚性V型隔板开口端间距为3-6mm;刚性V型隔板位于第一趾套区41内和第二趾套区42内的一面设置有柔性垫层5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鞋面2上设置有与鞋口3连接的调节口6,调节口6两侧设置有对称鞋带孔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调节口6处设置有鞋舌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鞋面2上设置有拉链带9,拉链带9的起始端与鞋口3连通。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拉链带8位于鞋里面的一侧设置有隔离布1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是:拇趾外翻的诱因主要有穿鞋不适,鞋头过窄使拇趾受到挤压向第二趾靠拢,进而使拇趾偏离拇趾关节外侧所在轴线,在畸形受力的情况下,形成拇趾外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将拇趾与其余脚趾的容纳区分开设置,中间设置具有一定间隔的隔离区,对拇趾形成向拇趾关节外侧所在轴线趋近的作用力,进而有效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状况,保持脚部正确受力,进而确保各个关节的健康。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包括鞋底、与鞋底连接的鞋面,所述鞋底包括一体设置的足弓区和脚趾区,所述鞋面上具有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趾区分为第一脚趾区和第二脚趾区,所述第一脚趾区与所述鞋面形成第一趾套区,所述第二脚趾区与所述鞋面形成第二趾套区,所述第一趾套区与所述第二趾套区之间由隔离板形成分隔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包括鞋底、与鞋底连接的鞋面,所述鞋底包括一体设置的足弓区和脚趾区,所述鞋面上具有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趾区分为第一脚趾区和第二脚趾区,所述第一脚趾区与所述鞋面形成第一趾套区,所述第二脚趾区与所述鞋面形成第二趾套区,所述第一趾套区与所述第二趾套区之间由隔离板形成分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为刚性V型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其特征在于,其所述刚性V型隔板开口端间距为3-6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预防和矫正拇趾外翻的分趾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小兵严献忠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福华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