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组件、扫风组件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67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片组件、扫风组件以及空调器。该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主体;安装部,包括:支撑轴、传动杆以及连接件,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叶片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下壁面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远离支撑轴一侧的壁面上还设有安装孔位,所述安装孔位用于与驱动组件插接配合;本方案采用将曲柄与叶片主体一体化设计,装配时,只需将叶片组件的一端卡接于盖板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连杆相连接,最后将驱动组件通过安装孔位与叶片组件相连接即可,从而简化装配步骤,并且本方案采用驱动组件直驱叶片组件的方式,有效减小了扫风组件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组件、扫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叶片组件、扫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扫风组件位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是空调器实现风向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扫风组件在进行装配时,首先需要利用连杆将曲柄与叶片组件进行连接,之后在曲柄的另一端连接电机,当需要调整风向时,电机转动带动曲柄进行摆动,以带动叶片组件进行左右扫风动作;但是,上述扫风组件生产装配复杂,并且由于电机等驱动组件安装于叶片组件的侧面,从而增加了扫风组件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组件、扫风组件以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扫风组件生产装配复杂且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主体;安装部,包括:支撑轴、传动杆以及连接件,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叶片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下壁面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远离支撑轴一侧的壁面上还设有安装孔位,所述安装孔位用于与驱动组件插接配合。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以及限位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下壁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相连接。可选的,所述支撑轴上还设有挡风件,所述挡风件与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与设置于盖板上的叶片槽相卡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扫风组件,包括:盖板、连杆、驱动组件以及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设置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设置为主动叶片组件,另一个设置为从动叶片组件,两个所述叶片组件的一端均卡接于所述盖板上,另一端均穿过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杆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叶片组件的安装孔位插接配合。可选的,所述盖板的边缘处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叶片槽,所述叶片组件通过支撑轴卡接于所述叶片槽内。可选的,所述叶片槽的开口端还设有限位凸起。可选的,所述叶片槽的开口端设有向卡入腔内倾斜的导向部。可选的,所述叶片槽的尺寸小于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挡风件的尺寸。可选的,所述连杆上设有装配孔,所述叶片组件的连接杆穿过所述装配孔,并将限位件遗留于所述装配孔的外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扫风组件。(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片组件、扫风组件以及空调器,包括:一种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主体;安装部,包括:支撑轴、传动杆以及连接件,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叶片主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下壁面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远离支撑轴一侧的壁面上还设有安装孔位,所述安装孔位用于与驱动组件插接配合;本方案采用将曲柄与叶片主体一体化设计,装配时,只需将叶片组件的一端卡接于盖板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连杆相连接,最后将驱动组件通过安装孔位与叶片组件相连接即可,从而简化装配步骤,减低生产成本,并且本方案采用驱动组件直驱叶片组件的方式,有效减小了扫风组件的占用空间。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叶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扫风组件其中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扫风组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叶片主体;2、支撑轴;3、传动杆;4、连接件;5、安装孔位;6、连接杆;7、限位件;8、挡风件;9、盖板;10、连杆;11、驱动组件;12、叶片槽;13、限位凸起;14、导向部;15、安装孔;16、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扫风组件,包括:盖板9、连杆10、驱动组件11以及叶片组件,叶片组件设置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设置为主动叶片组件,另一个设置为从动叶片组件,两个叶片组件的一端均卡接于盖板9上,另一端均穿过盖板9与连杆10相连接,驱动组件11与主动叶片组件的安装孔位5插接配合,使用时驱动组件带动主动叶片组件进行转动,以通过连杆带动从动叶片组件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主动叶片组件和从动叶片组件的同步左右扫风动作;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的,从动叶片组件设置为11个,每相邻两个叶片组件之间的间距为40-50mm,优选的,设置为45.5mm,11个从动叶片组件通过连杆与主动叶片组件进行联动,以实现仅依靠主动叶片组件即可带动11个从动叶片组件进行同步进行左右扫风动作,其中,由于驱动组件是设置于叶片组件的下方,所以连杆的长度大于主动从动叶片组件到最后一个从动叶片组件的距离即可。其中盖板设计成L型,叶片组件设置于L形盖板的顶端,该设计可以保证叶片组件的内部零件以及驱动组件均被盖板所遮盖,保证扫风组件外观的整洁性。如图1所示,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主体1;安装部16,包括:支撑轴2、传动杆3以及连接件4,其中连接件4用于将叶片主体1与连杆进行连接,具体的,连接件4包括:连接杆6以及限位件7,连接杆6的一端与传动杆3的第二端下壁面相连接,另一端与限位件7相连接,优选的,限位件7设置为凸起,连杆10上设有装配孔15,当连接件与连杆进行装配时叶片组件的连接杆6穿过装配孔15,并将限位件7遗留于装配孔15的外侧,从而实现叶片组件与连接杆的稳定连接,避免出现脱落情况,另外,为了考虑连接杆安装于转配孔时,对连杆起到导向以及限位作用,优选的,连接杆的直径为2.5mm,长度为1.5mm。支撑轴2的一端与叶片主体1相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杆3的第一端相连接,传动杆3的第二端下壁面与连接件4相连接,传动杆3的第一端远离支撑轴2一侧的壁面上还设有安装孔位5,安装孔位5用于与驱动组件11插接配合,优选的,安装孔位设置为与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形状相适配的扁位孔,具体的,电机轴径为5mm,扁位厚度3mm。本方案采用将曲柄与叶片主体一体化设计,装配时,只需将叶片组件的一端卡接于盖板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连杆相连接,最后将驱动组件通过安装孔位与叶片组件相连接即可,从而简化装配步骤,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叶片主体(1);/n安装部(16),包括:支撑轴(2)、传动杆(3)以及连接件(4),所述支撑轴(2)的一端与所述叶片主体(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3)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传动杆(3)的第二端下壁面与所述连接件(4)相连接,所述传动杆(3)的第一端远离支撑轴(2)一侧的壁面上还设有安装孔位(5),所述安装孔位(5)用于与驱动组件(11)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叶片主体(1);
安装部(16),包括:支撑轴(2)、传动杆(3)以及连接件(4),所述支撑轴(2)的一端与所述叶片主体(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3)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传动杆(3)的第二端下壁面与所述连接件(4)相连接,所述传动杆(3)的第一端远离支撑轴(2)一侧的壁面上还设有安装孔位(5),所述安装孔位(5)用于与驱动组件(11)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杆(6)以及限位件(7),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杆(3)的第二端下壁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2)上还设有挡风件(8),所述挡风件(8)与所述传动杆(3)的第一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与设置于盖板(9)上的叶片槽(12)相卡接。


4.一种扫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9)、连杆(10)、驱动组件(11)以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设置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设置为主动叶片组件,另一个设置为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展宁谢承琪高维瑞邓星亮王衡代思全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