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化书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563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截留筒,截留筒右侧嵌套有过滤盘,过滤盘右侧抵接有筒盖,筒盖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截留筒内嵌套有呈圆周分布的叶轮板,截留筒上部连通有进水管,截留筒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通过连通管连通有沉淀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截留筒、进水管、过滤盘、叶轮板、筒盖、出水管、排泥管和沉淀筒,在无外部动力机械的条件下实现污水中污泥的截留、归集、旋流沉淀,提高了污水除淤的效率;通过设有沉淀筒、过滤网、圆筒、回流管,实现污泥和水的分离以及水的回流,使得污水单向流动保证处理效率,提高处理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管道清淤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管道内经常含有大量污泥,容易堵塞管道,影响水的输送,传统的清淤作业操作繁琐,甚至需要关闭管道阀门,进行断流作业,需要周期性巡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截留筒,截留筒右侧嵌套有过滤盘,过滤盘右侧抵接有筒盖,筒盖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截留筒内嵌套有呈圆周分布的叶轮板,截留筒上部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截留筒内腔切向连通;所述截留筒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与截留筒内腔切向连通;所述排泥管通过连通管连通有沉淀筒。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截留筒为水平设置的空心筒。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盘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滤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盘和筒盖均通过螺栓与截留筒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盖为圆筒状端盖,筒盖与过滤盘之间形成有柱状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板外壁边缘与截留筒圆周内壁抵接滑动,叶轮板的右侧壁与过滤盘抵接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管与沉淀筒内腔切向连通,沉淀筒内嵌套有过滤网,连通管与沉淀筒连通处位于过滤网下方;所述过滤网中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沉淀筒上部连通有回流管,回流管与出水管斜向连通;所述沉淀筒下端连通有污泥箱。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筒为锥形筒,过滤网与沉淀筒内壁固定连接并将沉淀筒分为上下两个腔室。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泥箱连通有外排管,外排管末端设有手动阀,外排管内设有螺旋输料辊,螺旋输料辊延伸至外排管外侧并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外排管的端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截留筒、进水管、过滤盘、叶轮板、筒盖、出水管、排泥管和沉淀筒,在无外部动力机械的条件下实现污水中污泥的截留、归集、旋流沉淀,提高了污水除淤的效率;通过设有沉淀筒、过滤网、圆筒、回流管,实现污泥和水的分离以及水的回流,使得污水单向流动保证处理效率,提高处理量。附图说明图1为水利管道除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利管道除淤装置中截留筒的立体图;图3为水利管道除淤装置中截留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水利管道除淤装置中过滤盘的立体图。图中:1-截留筒;2-安装架;3-底座;4-进水管;5-叶轮板;6-转动轴;7-轴承座;8-过滤盘;9-筒盖;10-出水管;11-排泥管;12-连通管;13-沉淀筒;14-过滤网;15-圆筒;16-污泥箱;17-回流管;18-外排管;19-螺旋输料辊;20-驱动电机;21-手动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截留筒1,截留筒1为水平设置的空心筒,截留筒1右侧设有开口,开口内嵌套有过滤盘8,过滤盘8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滤孔,过滤盘8右侧抵接有筒盖9,过滤盘8和筒盖9均通过螺栓与截留筒1固定连接,方便拆卸安装过滤盘8,筒盖9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筒盖9为圆筒状端盖,筒盖9内侧形成有柱状腔,方便聚集透过过滤盘8的污水,便于从出水管10排出。所述截留筒1内嵌套有呈圆周分布的叶轮板5,叶轮板5外壁边缘与截留筒1圆周内壁抵接滑动,叶轮板5的右侧壁与过滤盘8抵接滑动;所述截留筒1上部连通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截留筒1内腔切向连通,具体的,当管道内污水从进水管4进入到截留筒1内,推动叶轮板5转动,同时污水从穿过过滤盘8的过滤孔进入到筒盖9的柱状腔内然后从出水管9排出,污泥被过滤盘8截留并在叶轮板5的推动下做圆周运动。所述截留筒1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1,排泥管11与截留筒1内腔切向连通;所述排泥管11通过连通管12连通有沉淀筒13;具体的,当污水推动叶轮板5转动,叶轮板5推动被过滤盘8截留下的污泥做离心的圆周运动,使得污泥进入到排泥管11内并从连通管12进入都沉淀筒13内。所述连通管12与沉淀筒13内腔切向连通,沉淀筒13为锥形筒,沉淀筒13内嵌套有过滤网14,连通管12与沉淀筒13连通处位于过滤网14下方,过滤网14与沉淀筒13内壁固定连接并将沉淀筒13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过滤网14中部固定连接有圆筒15,圆筒15与沉淀筒13内壁配合使得切向进入到沉淀筒13内的含有污泥的污水形成旋流,加速污泥和水的分离,由于含有大量污泥的污水不断进入到沉淀筒13内,使得沉淀筒13内压力增强,与污泥分离后的水穿过过滤网14进入到过滤网14上方的腔体;所述沉淀筒13上部连通有回流管14,回流管14与出水管10斜向连通,实现水的回流,使得沉淀筒13能够连续的处理污水。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截留筒1,截留筒1为水平设置的空心筒,截留筒1右侧设有开口,开口内嵌套有过滤盘8,过滤盘8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滤孔,过滤盘8右侧抵接有筒盖9,过滤盘8和筒盖9均通过螺栓与截留筒1固定连接,筒盖9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筒盖9为圆筒状端盖,筒盖9内侧形成有柱状腔,方便聚集透过过滤盘8的污水,便于从出水管10排出。所述截留筒1内嵌套有呈圆周分布的叶轮板5,叶轮板5外壁边缘与截留筒1圆周内壁抵接滑动,叶轮板5的右侧壁与过滤盘8抵接滑动;所述截留筒1上部连通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截留筒1内腔切向连通,具体的,当管道内污水从进水管4进入到截留筒1内,推动叶轮板5转动,同时污水从穿过过滤盘8的过滤孔进入到筒盖9的柱状腔内然后从出水管9排出,污泥被过滤盘8截留并在叶轮板5的推动下做圆周运动。所述截留筒1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1,排泥管11与截留筒1内腔切向连通;所述排泥管11通过连通管12连通有沉淀筒13;具体的,当污水推动叶轮板5转动,叶轮板5推动被过滤盘8截留下的污泥做离心的圆周运动,使得污泥进入到排泥管11内并从连通管12进入都沉淀筒13内。所述连通管12与沉淀筒13内腔切向连通,沉淀筒13为锥形筒,沉淀筒13内嵌套有过滤网14,连通管12与沉淀筒13连通处位于过滤网14下方,过滤网14与沉淀筒13内壁固定连接并将沉淀筒13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过滤网14中部固定连接有圆筒15,圆筒15与沉淀筒13内壁配合使得切向进入到沉淀筒13内的含有污泥的污水形成旋流,加速污泥和水的分离,由于含有大量污泥的污水不断进入到沉淀筒13内,使得沉淀筒13内压力增强,与污泥分离后的水穿过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截留筒(1),截留筒(1)右侧嵌套有过滤盘(8),过滤盘(8)右侧抵接有筒盖(9),筒盖(9)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截留筒(1)内嵌套有呈圆周分布的叶轮板(5),截留筒(1)上部连通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截留筒(1)内腔切向连通;所述截留筒(1)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1),排泥管(11)与截留筒(1)内腔切向连通;所述排泥管(11)通过连通管(12)连通有沉淀筒(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截留筒(1),截留筒(1)右侧嵌套有过滤盘(8),过滤盘(8)右侧抵接有筒盖(9),筒盖(9)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截留筒(1)内嵌套有呈圆周分布的叶轮板(5),截留筒(1)上部连通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截留筒(1)内腔切向连通;所述截留筒(1)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1),排泥管(11)与截留筒(1)内腔切向连通;所述排泥管(11)通过连通管(12)连通有沉淀筒(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筒(1)为水平设置的空心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盘(8)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盘(8)和筒盖(9)均通过螺栓与截留筒(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除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9)为圆筒状端盖,筒盖(9)与过滤盘(8)之间形成有柱状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化书
申请(专利权)人:朱化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