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553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座、设置在底板座一端的角度调整机构、与角度调整机构连接的模板支架、设置在模板支架上的挤压机构、与模板支架连接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在底板座上,底板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运输架,底板座的底面四角位置设置有万向轮;模板支架上设置有建筑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固定支撑模板、调整模板的倾斜角度、方便安装拆卸模板以及运输模板的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中的支撑装置,将多种功能集成实现,大大节约了建筑成本,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建筑模板、建筑木胶板、覆膜板、多层板、双面复胶、双面覆膜建筑模板等。建筑模板按施工工艺条件可分为现浇混凝土模板、预组装模板、大模板、跃升模板等。然而,现有的建筑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技术问题:(1)安装和拆卸时比较麻烦,一般在拆卸建筑模板时由于难拆卸的原因,建筑工人往往会把模板直接给敲毁掉,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模板成了一次性产品,这不仅仅给建筑施工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建筑模板材料也是比较大的浪费;(2)受混凝土的挤压下,极易出现断裂或张开的现象,从而造成建筑模板的变形,严重影响了建筑模板的重复使用,对建筑模板的定位支撑强度不够;(3)针对具有异形的建筑物,例如,墙面具有倾斜状,安装建筑模板并不是很方便,建筑模板的角度也不易调整。(4)建筑模板的固定往往通过钢管拼接的方式来完成,有通过螺钉固定和焊接两种方式,焊接得到的三角固定装置结构固定,无法调节,通过螺钉固定的三角固定装置安装拆卸麻烦,调节的工作量大,使用十分不便。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一个可用于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解决了如何固定支撑模板、调整模板的倾斜角度、方便安装拆卸模板以及运输模板的技术难题,通过本专利中的支撑装置,将多种功能集成实现,大大节约了建筑成本,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一种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座、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一端的角度调整机构、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连接的模板支架、设置在所述模板支架上的挤压机构、与所述模板支架连接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上,所述底板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运输架,所述底板座的底面四角位置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模板支架上设置有建筑模板。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动板、水平穿过所述转动板一侧的转动轴一、水平穿过所述转动板另一侧的转动轴二、连接所述转动轴一和所述转动轴二的转动杆、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一上的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模板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所述齿轮一与限位机构一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限位机构一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上。所述限位机构一包括与所述齿轮一啮合连接的滑动齿杆、与所述滑动齿杆连接的横槽柱,所述滑动齿杆的一端设置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与所述齿轮一连接,所述滑动齿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槽柱上的横向滑槽,与所述滑动齿杆连接的拨动柱穿过所述横槽柱;所述横槽柱通过立柱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上。所述模板支架具有若干,且从下到上依次排布设置;所述模板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板、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立板侧面上下四角位置的上凸块和下凸块、与所述上凸块连接的上薄挡片、与所述下凸块连接的下薄挡片,所述上凸块、所述上薄挡片和所述立板形成U型结构一,所述下凸块、所述下薄挡片和所述立板形成U型结构二,建筑模板卡设在所述U型结构一和所述U型结构二中。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转动柱、设置在所述转动柱顶端的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转动柱底端的嵌入柱、设置在所述转动柱上的长条凸轮,所述转动柱从上到下穿过所述上凸块和所述下凸块,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上凸块上方,所述嵌入柱设置在所述下凸块底面开设的沉头座中,所述嵌入柱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匹配的开口槽一,另一所述齿轮嵌设在所述开口槽一内。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齿轮连接的旋转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顶端的所述模板支架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模板支架顶端铰接连接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连接的滑槽杆、滑动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上的限位机构二;所述伸缩杆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杆上设置的滑槽内,所述滑槽杆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伸缩杆的挤压螺柱;所述滑动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上设置的开口槽二内,所述开口槽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穿过所述固定板的紧固螺杆与所述滑动柱连接,所述滑槽杆的底端铰接设置在所述滑动柱上,所述滑槽杆底端的铰接轴端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二。所述限位机构二包括设置在所述铰接轴一端的限位齿轮、与所述限位齿轮连接的限位齿杆以及支座,所述限位齿杆包括啮合部和直杆部,所述啮合部与所述限位齿轮连接,所述直杆部可上下滑动的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底板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运输架,所述运输架包括开口朝下的U型杆、水平设置在所述U型杆上的搭接杆。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多个模板支架,且多个模板支架可以从下到上累加连接,利用挤压机构,不仅实现了上下模板支架的连接定位,还实现了对建筑模板侧部的挤压定位,保证了位置的稳定性;(2)设置有伸缩杆和滑槽杆,有效地对多个模板支架进行支撑,增强了定位支撑强度,同时,伸缩杆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利用穿过螺纹孔的圆柱,将连接模板支架的伸缩杆挑起,有助于对模板支架的安装;(3)设置有限位机构一,使得建筑模板和模板支架能够旋转,可以用于具有异形的建筑物,例如,当墙面具有倾斜状时,安装建筑模板时,其模板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形进行调整,同时限位机构一也具有固定支撑模板支架的作用;(4)本专利通过挤压机构、伸缩杆、滑槽杆和限位机构二,实现了对建筑模板、模板支架的固定,同时也方便安装和拆卸,大大节省了建筑施工的时间;(5)设置有运输架,当建筑模板使用完毕,将模板支架拆卸后,可以将其水平放在运输架上,利用螺栓穿过两个运输架上模板支架的上凸块,进行固定,可以对模板支架进行运输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限位机构一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模板支架和建筑模板的安装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挤压机构的安装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右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限位机构二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运输架的结构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底板座;1-1、滑槽;2、限位机构一;2-1、固定座;2-2、齿轮一;2-3、滑动齿杆;2-4、横槽柱;2-5、转动杆;2-6、转动板;2-7、支撑螺柱;3、建筑模板;4、模板支架;4-1、立板;4-2、挤压机构;4-21、驱动齿轮;4-22、转动柱;4-23、长条凸轮;4-24、嵌入柱;4-3、下凸块;4-4、下薄挡片;4-5、上凸块;4-6、上薄挡片;5、旋转气缸;6、伸缩杆;6-1、螺纹孔;7、运输架;7-1、U型杆;7-2、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座、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一端的角度调整机构、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连接的模板支架、设置在所述模板支架上的挤压机构、与所述模板支架连接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上,所述底板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运输架,所述底板座的底面四角位置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模板支架上设置有建筑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座、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一端的角度调整机构、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连接的模板支架、设置在所述模板支架上的挤压机构、与所述模板支架连接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上,所述底板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运输架,所述底板座的底面四角位置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模板支架上设置有建筑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动板、水平穿过所述转动板一侧的转动轴一、水平穿过所述转动板另一侧的转动轴二、连接所述转动轴一和所述转动轴二的转动杆、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一上的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模板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所述齿轮一与限位机构一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限位机构一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一包括与所述齿轮一啮合连接的滑动齿杆、与所述滑动齿杆连接的横槽柱,所述滑动齿杆的一端设置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与所述齿轮一连接,所述滑动齿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槽柱上的横向滑槽,与所述滑动齿杆连接的拨动柱穿过所述横槽柱;所述横槽柱通过立柱设置在所述底板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板的多功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支架具有若干,且从下到上依次排布设置;
所述模板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板、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立板侧面上下四角位置的上凸块和下凸块、与所述上凸块连接的上薄挡片、与所述下凸块连接的下薄挡片,所述上凸块、所述上薄挡片和所述立板形成U型结构一,所述下凸块、所述下薄挡片和所述立板形成U型结构二,建筑模板卡设在所述U型结构一和所述U型结构二中。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松杏张阳川吴泽琛林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