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47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桥梁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包括节点盖、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设置于节点盖内。第一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永磁铁,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永磁铁。传动装置将待安装横梁的左端的下降转化成磁芯的转动并且使蓄力装置进行蓄力,且使磁芯转动到与第一永磁铁配合的位置带动第一限位块向后移动,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移动。横梁不对传动装置作用时,磁芯在蓄力装置的恢复力作用下旋转,吸引第二永磁铁,以带动第二限位块向后移动,使第二限位块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移动,以解决现有的交通桥梁建筑不稳定和不减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桥梁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桥梁作为跨越不良地质以及山涧等建筑物,使交通更加便利,在建设桥梁过程中需要设置钢柱骨架用来起支撑作用,但是搭建钢筋骨架过程中,需要对钢柱骨架中横梁和竖梁进行固定连接,传统的横梁和竖梁通过螺栓组件进行固定,固定效率十分低下,对建筑桥梁时间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增加。而且传统的固定方式无法解决抗震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设备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以解决现有的交通桥梁建筑中横梁的固定不稳定和不减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连接节点,包括节点盖、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设置于节点盖内;磁力座上设置有磁芯、蓄力装置、传动装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前后可滑动地安装于磁力座的前侧,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上方,第一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永磁铁,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永磁铁;传动装置将待安装横梁的左端的下降转化成磁芯的转动并且使蓄力装置进行蓄力,且使磁芯转动到与第一永磁铁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一永磁铁,以带动第一限位块向后移动,使第一限位块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横梁不对传动装置作用时,磁芯在蓄力装置的恢复力作用下旋转,且使磁芯转动到与第二永磁铁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二永磁铁,以带动第二限位块向后移动,使第二限位块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进一步地,节点盖包括底板、第一引导板、第二引导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顶板;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二固定板的上方,底板水平设置,底板的左端安装于第二固定板,第一引导板安装于底板的后侧且右端向前倾斜,第二引导板安装于底板的前侧且右端向后倾斜,顶板水平设置,顶板的左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顶板的右端位于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的右端的左侧,底板的上表面右端设置有限位块。进一步地,磁力座包括横壳体与竖壳体,横壳体安装于竖壳体的上表面,横壳体的长度大于竖壳体的长度,横壳体的宽度等于竖壳体的宽度,横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长和宽与竖壳体的长和宽一致且矩形通孔位于竖壳体的正上方;竖壳体底壁上表面中心设置有固定柱,磁芯呈圆柱形,磁芯竖直设置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横壳体与竖壳体,固定柱的上表面与磁芯的下表面接触,磁芯的下端前部设置有安装槽;蓄力装置包括卷簧,一端安装于连接在固定柱,另一端连接在安装槽。进一步地,磁芯的上端与矩形通孔之间设置有黄铜块,黄铜块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矩形通孔的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磁芯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条形磁铁,在初始状态时,N极朝向矩形通孔的左端中部;磁芯与矩形通孔之间的其余间隙设置有软磁铁;第一永磁铁N极朝前;第二永磁铁N极朝后。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包括弹性挡块、限位槽和开关;开关包括压力键、滑动键、限位板和连接轴;磁芯侧面设置有螺旋滑槽,限位槽开设于磁力座的右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弹性挡块的后侧面为斜面,且弹性挡块的后部上端位于后部下端的后侧,弹性挡块安装于限位槽的前内壁面;限位板为两个且竖直设置,两个限位板左右平行,限位板之间用连接轴连接,左侧限位板位于限位槽的左侧且中心设置有压力键,压力键插入螺旋滑槽,右侧限位板位于限位槽的右侧,右侧限位板中心设置有用于与横梁下表面接触的滑动键,滑动键水平设置;在初始位置处,弹性挡块的斜面与连接轴接触。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块包括左部和右部;左部为第一矩形块,左部上表面右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永磁体设置于第一限位槽;右部包括第二矩形块、第三矩形块和第四矩形块,第二矩形块位于第一矩形块的右侧,第二矩形块水平设置且与第一矩形块连接,第三矩形块竖直设置安装于第二矩形块的上表面前端,第三矩形块与第一矩形块连接,第四矩形块水平设置且安装于第三矩形块的后表面上端,第四矩形块与第一矩形块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块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轨道,第一轨道水平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轨道和第一滑槽相互配合。进一步地,第二限位块包括第五矩形块、第六矩形块和第七矩形块;第五矩形块与第七矩形块竖直设置且左右平行,第五矩形块位于第七矩形块的右侧,第五矩形块与第七矩形块间隔设置,第六矩形块用于连接第五矩形块和第七矩形块前端,第七矩形块的左右侧面设置有第二轨道,横壳体的左右内壁面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轨道与第二滑槽相互配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包括钢柱、节点底座、连接减震装置和以上所述的一种智能连接节点;钢柱竖直设置,钢柱的下端安装于水平面;节点底座安装于钢柱的右侧;智能连接节点的节点盖的左端安装于节点底座的右侧;连接减震装置安装于节点底座和磁力座之间。进一步地,节点底座和钢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竖直设置且设置有接口螺栓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接口螺栓孔用螺栓安装于节点底座的右侧。进一步地,连接减震装置包括活塞轴、活塞和阻尼缸;活塞轴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第一轴段竖直设置,第二轴段设置于第一轴段的上端且向左上方倾斜,第三轴段设置于第一轴段的下端且向左下方倾斜,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的左端均设置有活塞轴端,活塞轴通过活塞轴端设置于节点底座的右侧;阻尼缸为两个,分别套装于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活塞为两个分别安装于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活塞的外壁与阻尼缸的内壁接触;阻尼缸与节点底座之间设置有碟簧,阻尼缸与第一轴段之间设置有碟簧;阻尼缸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座,磁力座的左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通过连接臂连接,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通过铰接轴与连接臂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及其智能连接节点能够通过在首次放入节点盖上时,第一限位块在磁力的吸引下进而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在横梁发生水平方向的震动时,第一限位块对横梁不再固定,此时第二限位块在磁力的吸引下,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移动。横梁左右方向移动时,由于横梁和钢柱之间设置有连接减震装置,连接减震装置在横梁的左右移动时不会带动钢柱的左右的移动,保证钢柱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桥梁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绿色交通桥梁建筑实施例中的节点底座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节点盖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节点盖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连接节点的实施例中磁力座的立体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节点盖、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设置于节点盖内;磁力座上设置有磁芯、蓄力装置、传动装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前后可滑动地安装于磁力座的前侧,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上方,第一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永磁铁,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永磁铁;传动装置将待安装横梁的左端的下降转化成磁芯的转动并且使蓄力装置进行蓄力,且使磁芯转动到与第一永磁铁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一永磁铁,以带动第一限位块向后移动,使第一限位块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横梁不对传动装置作用时,磁芯在蓄力装置的恢复力作用下旋转,且使磁芯转动到与第二永磁铁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二永磁铁,以带动第二限位块向后移动,使第二限位块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节点盖、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磁力座、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设置于节点盖内;磁力座上设置有磁芯、蓄力装置、传动装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前后可滑动地安装于磁力座的前侧,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上方,第一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永磁铁,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二永磁铁;传动装置将待安装横梁的左端的下降转化成磁芯的转动并且使蓄力装置进行蓄力,且使磁芯转动到与第一永磁铁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一永磁铁,以带动第一限位块向后移动,使第一限位块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横梁不对传动装置作用时,磁芯在蓄力装置的恢复力作用下旋转,且使磁芯转动到与第二永磁铁配合的位置,吸引第二永磁铁,以带动第二限位块向后移动,使第二限位块对横梁进行固定,以限制横梁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节点盖包括底板、第一引导板、第二引导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顶板;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二固定板的上方,底板水平设置,底板的左端安装于第二固定板,第一引导板安装于底板的后侧且右端向前倾斜,第二引导板安装于底板的前侧且右端向后倾斜,顶板水平设置,顶板的左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顶板的右端位于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的右端的左侧,底板的上表面右端设置有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磁力座包括横壳体与竖壳体,横壳体安装于竖壳体的上表面,横壳体的长度大于竖壳体的长度,横壳体的宽度等于竖壳体的宽度,横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长和宽与竖壳体的长和宽一致且矩形通孔位于竖壳体的正上方;竖壳体底壁上表面中心设置有固定柱,磁芯呈圆柱形,磁芯竖直设置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横壳体与竖壳体,固定柱的上表面与磁芯的下表面接触,磁芯的下端前部设置有安装槽;蓄力装置包括卷簧,一端安装于连接在固定柱,另一端连接在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磁芯的上端与矩形通孔之间设置有黄铜块,黄铜块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矩形通孔的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磁芯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条形磁铁,在初始状态时,N极朝向矩形通孔的左端中部;磁芯与矩形通孔之间的其余间隙设置有软磁铁;第一永磁铁N极朝前;第二永磁铁N极朝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弹性挡块、限位槽和开关;开关包括压力键、滑动键、限位板和连接轴;磁芯侧面设置有螺旋滑槽,限位槽开设于磁力座的右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弹性挡块的后侧面为斜面,且弹性挡块的后部上端位于后部下端的后侧,弹性挡块安装于限位槽的前内壁面;限位板为两个且竖直设置,两个限位板左右平行,限位板之间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金艳赵文君洪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正大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