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东靖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544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面料加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18~22份珍珠纤维、10~15份大豆蛋白纤维、20~25份莫代尔纤维、10~15份椰炭纤维、5~8份聚酯纤维、14~18份复合处理剂。本面料具有很好的抗菌、耐磨性,且其抗皱性好、导湿透气性佳,生产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加工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耐磨面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高效抗菌服饰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纤维属于多孔性材料,叠加编织后又会形成无数空隙的多层体,因此面料织物较容易吸附菌类。为了提升面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品质,需要赋予和增强面料的抗菌能力,目前多通过添加抗菌剂来改善,但多存在抗菌物质稳定性差、使用效果一般等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3255538A公开一种防紫外抗菌面料及其制备工艺,该现有技术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0~15%黏胶负离子功能纤维,10~15%大豆蛋白纤维,20~30%麻纤维,5~10羊毛纤维,5~10%纳米竹炭纤维,10~15%甲壳素纤维,2~5%纳米银离子纤维,4~6%抗紫外整理剂,2~4%驱蚊整理剂,该现有技术的面料在具有防紫外线的同时透气性得到提高,同时具有抑菌驱蚊的效果。然其在耐磨,耐久性能以及抗皱性能等方面均都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面料抗菌、耐磨等综合使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耐磨面料,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18~22份珍珠纤维、10~15份大豆蛋白纤维、20~25份莫代尔纤维、10~15份椰炭纤维、5~8份聚酯纤维、14~18份复合处理剂。优选的,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20份珍珠纤维、13份大豆蛋白纤维、22份莫代尔纤维、13份椰炭纤维、7份聚酯纤维、16份复合处理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处理剂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成分:6~10份纳米银、5~8份纳米二氧化钛、3~6份纳米氧化锌、6~10份改性石墨烯、30~35份邻羟基苯甲酸酯、10~15份N,N-二乙基苯乙酰胺、20~2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焦磷酸钠、20~25份乙酸乙酯、600~700份去离子水。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的颗粒粒径均为15~40nm。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石墨烯进行辐照处理,10~15min后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石墨烯浸入到复合处理液内,超声处理1.5~2h后过滤备用;3)对步骤2)处理后的石墨烯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整体水含量不大于5%后取出即可。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辐照处理为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控制辐照的时长为3~5min、辐照的总剂量为85~90kGy。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复合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亚油酸甲酯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2.4~2.5:1共同投入到反应釜内,然后加入其总质量5~7%的氢氧化钾、1~2%的氢氧化钠,不断搅拌处理10~15min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亚油酸甲酯总质量10~15%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同时将反应釜的温度加热保持为80~86℃,不断搅拌处理50~55min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40~45℃,再加入亚油酸甲酯总质量3~6%的胶原蛋白、8~10%的壳聚糖、0.3~0.5%的氧化镧、2~4%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0~45%的去离子水,最后不断搅拌处理2~2.5h后取出即可。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超声处理时控制超声波的频率为500~600kHz。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耐磨面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菌耐磨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珍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纤维、椰炭纤维、聚酯纤维、复合处理剂共同混合,然后加入其总质量45~50%的去离子水,搅拌处理1~2h后将纤维捞出,得混合纤维备用;(2)对步骤(1)所得的混合纤维进行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混合纱线条;(3)对步骤(2)所得的混合纱线条进行纺织处理,完成后得坯料备用;(4)将步骤(3)所得的坯料放入到焙烤箱内进行焙烤处理,35~45min后取出即可。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焙烤处理时控制焙烤箱内的温度为75~8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面料以珍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纤维、椰炭纤维、聚酯纤维为基体纤维,进行混合加工制成,上述多种纤维的复合使用保证了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排汗、保暖阻燃的特性;为了进一步改善面料效果,又制备添加了一种复合处理剂,此复合处理剂中含有抗菌成分的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提升了面料的抗菌能力,又添加了特制的改性石墨烯,此改性石墨烯是以石墨烯为主体物质加工而成,先对其进行辐照处理,利用辐照处理初步的提升了其表面活性,增加了其表面活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利于后续的加工处理,接着又用复合处理液进行改性处理,复合处理液是以亚油酸甲酯、甘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胶原蛋白、壳聚糖等共混制成,上述成分对石墨烯处理后,能够调和石墨烯的表面亲水亲油性,并在其表面上接枝裹覆了一层壳聚糖-胶原-聚醚的复合层,增强了石墨烯的吸附、分散、交联能力,处理后的石墨烯能够稳定固定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等,并能强力的附着于面料纤维上,不仅能够提升面料的耐磨、抗菌性,还能优化面料的导湿透气性及抗皱性等。最终经过上述成分的共同配合加工制备,本面料具有很好的抗菌、耐磨性,且其抗皱性好、导湿透气性佳,极具推广应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实施例1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18份珍珠纤维、10份大豆蛋白纤维、20份莫代尔纤维、10份椰炭纤维、5份聚酯纤维、14份复合处理剂。所述的复合处理剂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成分:6份纳米银、5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纳米氧化锌、6份改性石墨烯、30份邻羟基苯甲酸酯、10份N,N-二乙基苯乙酰胺、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份焦磷酸钠、20份乙酸乙酯、600份去离子水。所述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的颗粒粒径均为15~40nm。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石墨烯进行辐照处理,10min后取出备用;2)将步骤1)处理后的石墨烯浸入到复合处理液内,超声处理1.5h后过滤备用;3)对步骤2)处理后的石墨烯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整体水含量不大于5%后取出即可。步骤1)中所述辐照处理为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控制辐照的时长为3min、辐照的总剂量为85kGy。步骤2)中所述复合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亚油酸甲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18~22份珍珠纤维、10~15份大豆蛋白纤维、20~25份莫代尔纤维、10~15份椰炭纤维、5~8份聚酯纤维、14~18份复合处理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18~22份珍珠纤维、10~15份大豆蛋白纤维、20~25份莫代尔纤维、10~15份椰炭纤维、5~8份聚酯纤维、14~18份复合处理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20份珍珠纤维、13份大豆蛋白纤维、22份莫代尔纤维、13份椰炭纤维、7份聚酯纤维、16份复合处理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处理剂包括如下对应重量份的成分:6~10份纳米银、5~8份纳米二氧化钛、3~6份纳米氧化锌、6~10份改性石墨烯、30~35份邻羟基苯甲酸酯、10~15份N,N-二乙基苯乙酰胺、20~2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焦磷酸钠、20~25份乙酸乙酯、600~700份去离子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的颗粒粒径均为15~4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石墨烯进行辐照处理,10~15min后取出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石墨烯浸入到复合处理液内,超声处理1.5~2h后过滤备用;
3)对步骤2)处理后的石墨烯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整体水含量不大于5%后取出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辐照处理为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控制辐照的时长为3~5min、辐照的总剂量为85~90kGy。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靖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