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08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丙烯酸树脂15~30份,环氧树脂45~65份,聚酯多元醇25~45份、流平剂1~5份,表面滑爽剂1~5份,脂肪酸10~15份,异氰酸酯15~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脱模剂使用时涂刷于预制构件生产模具的内表面,涂刷2‑3次。待预制构件成型养护后脱模即可,预制构件容易脱出,并且模具本身和预制构件表面均为光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
本专利技术属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由于其节能环保,生产效率高,因而成为建筑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我国现在是装配式建装快速发展时期,自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多个装配式建筑的规划,2015年末发布《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决定2016年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方法是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即可,由于装配式建筑是由大量的构件现场拼装而成的建筑。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建筑构件予以吊装拼接,这些构件都来自于工厂的预制生产,对于预制构件来说,可应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板、叠合楼板、楼梯、阳台,以及预制梁柱等诸多部位,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是板材建筑,在应用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模具,当预制构件成型养护之后,由于混凝土与模具之间有一定的粘结,因此,如何脱模和生成表面光洁的预制构件一直是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本专利技术的脱模剂制备简单,脱模效果好,生产的预制构件脱模后表面光洁。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丙烯酸树脂15~30份,环氧树脂45~65份,聚酯多元醇25~45份、流平剂1~5份,表面滑爽剂1~5份,脂肪酸10~15份,异氰酸酯15~25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另一优选方案是,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丙烯酸树脂20~25份,环氧树脂50~60份,聚酯多元醇30~40份、流平剂2~4份,表面滑爽剂2~4份,脂肪酸12~14份,异氰酸酯18~22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另一优选方案是,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丙烯酸树脂22份,环氧树脂55份,聚酯多元醇35份、流平剂3份,表面滑爽剂3份,脂肪酸13份,异氰酸酯20份。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另一优选方案是,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另一优选方案是,所述流平剂为改性聚硅烷流平剂。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另一优选方案是,所述表面滑爽剂为TPE爽滑剂。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另一优选方案是,所述脂肪酸为月桂酸或硬脂酸。本专利技术的脱模剂,刷涂于预制构件的生产模具内表面,预制构件成型养护后,可以很容易脱模,并且表面光洁,节约了另外表面处理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以及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在80~115℃下混合;(2)再加入流平剂,表面滑爽剂,脂肪酸,充分混合;(3)然后加入异氰酸酯以及剩余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升温至140~155℃,搅拌下保温5~10小时,冷却封装。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脱模剂为淡黄色流体,使用时涂刷于预制构件生产模具的内表面,涂刷2-3次。待预制构件成型养护后脱模即可,预制构件容易脱出,并且模具本身和预制构件表面均为光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以助于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原料,均选用市售的普通原料。实施例1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原料为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丙烯酸树脂22份,环氧树脂55份,聚酯多元醇35份、流平剂3份,表面滑爽剂3份,脂肪酸13份,异氰酸酯20份。所述环氧树脂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述流平剂采用改性聚硅烷流平剂。所述表面滑爽剂为TPE爽滑剂。所述脂肪酸为硬脂酸。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以及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在100℃下混合;(2)再加入流平剂,表面滑爽剂,脂肪酸,充分混合;(3)然后加入异氰酸酯以及剩余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升温至150℃,搅拌下保温7小时,冷却封装。实施例2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原料为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丙烯酸树脂20份,环氧树脂50份,聚酯多元醇30份、流平剂2份,表面滑爽剂2份,脂肪酸12份,异氰酸酯18份。所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所述流平剂为改性聚硅烷流平剂。所述表面滑爽剂为TPE爽滑剂。所述脂肪酸为月桂酸。该脱模剂的生产工艺为:(1)取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以及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在95℃下混合;(2)再加入流平剂,表面滑爽剂,脂肪酸,充分混合;(3)然后加入异氰酸酯以及剩余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升温至145℃,搅拌下保温10小时,冷却封装。实施例3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原料为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丙烯酸树脂25份,环氧树脂60份,聚酯多元醇40份、流平剂4份,表面滑爽剂4份,脂肪酸14份,异氰酸酯22份。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述流平剂为改性聚硅烷流平剂。所述表面滑爽剂为TPE爽滑剂。所述脂肪酸为硬脂酸。该脱模剂生产工艺如下:(1)取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以及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在110℃下混合;(2)再加入流平剂,表面滑爽剂,脂肪酸,充分混合;(3)然后加入异氰酸酯以及剩余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升温至155℃,搅拌下保温5小时,冷却封装。实施例4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原料为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丙烯酸树脂15份,环氧树脂45份,聚酯多元醇25份、流平剂1份,表面滑爽剂1份,脂肪酸10份,异氰酸酯15份。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述流平剂为改性聚硅烷流平剂。所述表面滑爽剂为TPE爽滑剂。所述脂肪酸为硬脂酸。该脱模剂的制备工艺如下:(1)取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以及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在115℃下混合;(2)再加入流平剂,表面滑爽剂,脂肪酸,充分混合;(3)然后加入异氰酸酯以及剩余二分之一配比量的聚酯多元醇,升温至140℃,搅拌下保温9小时,冷却封装。实施例5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原料为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丙烯酸树脂30份,环氧树脂65份,聚酯多元醇45份、流平剂5份,表面滑爽剂5份,脂肪酸15份,异氰酸酯25份。所述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n丙烯酸树脂15~30份,环氧树脂45~65份,聚酯多元醇25~45份、流平剂1~5份,表面滑爽剂1~5份,脂肪酸10~15份,异氰酸酯15~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
丙烯酸树脂15~30份,环氧树脂45~65份,聚酯多元醇25~45份、流平剂1~5份,表面滑爽剂1~5份,脂肪酸10~15份,异氰酸酯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
丙烯酸树脂20~25份,环氧树脂50~60份,聚酯多元醇30~40份、流平剂2~4份,表面滑爽剂2~4份,脂肪酸12~14份,异氰酸酯18~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脱模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
丙烯酸树脂22份,环氧树脂55份,聚酯多元醇35份、流平剂3份,表面滑爽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敦福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筑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