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490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过滤箱、养殖池和发酵箱;所述养殖池外侧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导管与养殖池连接,所述水泵出水管通过导管与过滤箱连接,所述过滤箱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底端一侧,所述出水管一端下方设置有喷头,所述养殖池底端设置由抽淤泵,所述抽淤泵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养殖池内部底端,所述抽淤泵进口段通过导管与养殖池连接,所述抽淤泵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发酵箱连接,所述导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抽出的水通过过滤箱内部的气味活性炭去除气味之后可以用于进行浇灌,抽出的固体沉淀物导入发酵箱内部与秸秆等物料进行共同发酵作为肥料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态养殖设备
,具体是一种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生态养殖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在生态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将养殖池内部进行换水和废料抽取,抽出的水和废料一般是直接丢弃,在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抽出的水和废料一般是直接丢弃,在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过滤箱、养殖池和发酵箱;所述过滤箱、养殖池和发酵箱并排设置,所述养殖池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焊接在养殖池航段一侧,所述养殖池外侧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养殖池一侧,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导管与养殖池连接,所述水泵出水管通过导管与过滤箱连接,所述过滤箱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过滤箱底端一侧,所述出水管一端下方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出水管一端下方,所述养殖池底端设置由抽淤泵,所述抽淤泵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养殖池内部底端,所述抽淤泵进口段通过导管与养殖池连接,所述抽淤泵出口端通过导管与发酵箱连接,所述导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挡板,且挡板间隔焊接在过滤箱内部两侧位置。优选的,所述养殖池内部底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焊接在养殖池内部底端,所述隔板上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为锥形设置。优选的,所述养殖池内部底端设置有V型板,且V型板焊接在养殖池内部底端。优选的,所述养殖池内侧设置有耐腐蚀层,且耐腐蚀层设置为耐腐蚀涂料层。优选的,所述养殖池上端一侧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焊接在养殖池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抽出的水通过过滤箱内部的气味活性炭去除气味之后可以用于进行浇灌,抽出的固体沉淀物导入发酵箱内部与秸秆等物料进行共同发酵可以作为肥料进行使用;2、溢流管的设置能够对养殖池内部多余的水记性引流,避免养殖池内部多余的水四处洒落;3、耐腐蚀层所使用的耐腐蚀涂料层是由耐腐蚀涂料涂刷在养殖池内侧凝固而成,能够减少养殖池内侧受到的腐蚀,延长养殖池的使用寿命;4、V型板的设置能够将养殖池内部的固体沉淀物集中到导管与养殖池的连接处,便于将养殖池内部的沉淀物快速的抽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养殖池;2、耐腐蚀层;3、过滤箱;4、水泵;5、出水管;6、喷头;7、发酵箱;8、导管;9、进水管;10、溢流管;11、隔板;12、V型板;13、抽淤泵;14、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过滤箱3、养殖池1和发酵箱7;过滤箱3、养殖池1和发酵箱7并排设置,养殖池1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9,进水管9焊接在养殖池1航段一侧,养殖池1外侧一端设置有水泵4,水泵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养殖池1一侧,水泵4进水端通过导管8与养殖池1连接,水泵4出水管5通过导管8与过滤箱3连接,过滤箱3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管5,出水管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过滤箱3底端一侧,出水管5一端下方设置有喷头6,喷头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出水管5一端下方,养殖池1底端设置由抽淤泵13,抽淤泵1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养殖池1内部底端,抽淤泵13进口段通过导管8与养殖池1连接,抽淤泵13出口端通过导管8与发酵箱7连接,导管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进一步,过滤箱3内部设置有挡板14,且挡板14间隔焊接在过滤箱3内部两侧位置,挡板14的设置能够延长水在过滤箱3内部的流经路程,增加水与过滤料的接触面积,提高水的过滤效果。进一步,养殖池1内部底端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焊接在养殖池1内部底端,隔板11上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为锥形设置,隔板11上侧设置的锥形通孔能够在不影响固体物质沉淀的影响下,尽可能的减少已经沉淀的物体出现上浮的现象。进一步,养殖池1内部底端设置有V型板12,且V型板12焊接在养殖池1内部底端,V型板12的设置能够将养殖池1内部的固体沉淀物集中到导管8与养殖池1的连接处,便于将养殖池1内部的沉淀物快速的抽出。进一步,养殖池1内侧设置有耐腐蚀层2,且耐腐蚀层2设置为耐腐蚀涂料层,耐腐蚀层2所使用的耐腐蚀涂料层是由耐腐蚀涂料涂刷在养殖池1内侧凝固而成,能够减少养殖池1内侧受到的腐蚀,延长养殖池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养殖池1上端一侧设置有溢流管10,溢流管10焊接在养殖池1一侧,溢流管10的设置能够对养殖池1内部多余的水记性引流,避免养殖池1内部多余的水四处洒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水泵4与抽淤泵13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当需要换水时,通过开关开启水泵4,水泵4将通过导管8将养殖池1进行抽取,在通过导管8导入过滤箱3内部,通过过滤箱3内部的气味活性炭去除气味,之后可以通过出水管5导出,在通过喷头6进行浇灌,需要抽淤时,通过开关开启抽淤泵13,抽淤泵13通过导管8将养殖池1底端的淤泥进行抽取,在通过导管8导入导入发酵箱7内部,与秸秆等物料进行共同发酵可以作为肥料进行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过滤箱(3)、养殖池(1)和发酵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养殖池(1)和发酵箱(7)并排设置,所述养殖池(1)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焊接在养殖池(1)航段一侧,所述养殖池(1)外侧一端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养殖池(1)一侧,所述水泵(4)进水端通过导管(8)与养殖池(1)连接,所述水泵(4)出水管(5)通过导管(8)与过滤箱(3)连接,所述过滤箱(3)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过滤箱(3)底端一侧,所述出水管(5)一端下方设置有喷头(6),所述喷头(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出水管(5)一端下方,所述养殖池(1)底端设置由抽淤泵(13),所述抽淤泵(1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养殖池(1)内部底端,所述抽淤泵(13)进口段通过导管(8)与养殖池(1)连接,所述抽淤泵(13)出口端通过导管(8)与发酵箱(7)连接,所述导管(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过滤箱(3)、养殖池(1)和发酵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养殖池(1)和发酵箱(7)并排设置,所述养殖池(1)上端一侧设置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焊接在养殖池(1)航段一侧,所述养殖池(1)外侧一端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养殖池(1)一侧,所述水泵(4)进水端通过导管(8)与养殖池(1)连接,所述水泵(4)出水管(5)通过导管(8)与过滤箱(3)连接,所述过滤箱(3)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过滤箱(3)底端一侧,所述出水管(5)一端下方设置有喷头(6),所述喷头(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出水管(5)一端下方,所述养殖池(1)底端设置由抽淤泵(13),所述抽淤泵(1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养殖池(1)内部底端,所述抽淤泵(13)进口段通过导管(8)与养殖池(1)连接,所述抽淤泵(13)出口端通过导管(8)与发酵箱(7)连接,所述导管(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军仕
申请(专利权)人:忠县郭晓琼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