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粪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85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刮粪板,包括中置板、两个侧板;中置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顶端开口,第一壳体左右两端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第一壳体的前端侧壁设有通孔;两侧板分别设在中置板两侧,中置板与每一侧板间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每一刮料机构前侧均设有矩形框,矩形框固定连接在中置板与侧板之间,矩形框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分布的刀片;所述矩形框底部固定连接有向前侧延伸的水平铲刀;两侧板彼此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底部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杆,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表面风干、粘滞在粪槽槽底的粪污进行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粪板
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刮粪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制品的需要也越来越大,畜牧养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动物的积粪进行及时处理。而人工处理使得工人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工作环境差。因此,板式刮粪装置在养殖中得到广泛推广,其一般是安装在粪槽中,在电机的驱动左右下,由拉杆带动刮粪板在粪槽内移动,起到刮粪收集的作用。然而,由于对粪便是采用间断清理,粪便的表面容易风干、且粪便的底部粘滞在粪槽槽底,会导致刮板在移动过程中阻力较大,给粪便的清理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刮粪板,能够对表面风干、粘滞在粪槽槽底的粪污进行预处理。一种刮粪板,包括中置板、两个侧板;所述中置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端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左右两端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侧壁设有通孔;两所述侧板分别设在中置板两侧,所述中置板与每一侧板间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每一所述刮料机构前侧均设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固定连接在中置板与侧板之间,所述矩形框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分布的刀片;所述矩形框底部固定连接有向前侧延伸的水平铲刀;两所述侧板彼此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底部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滚轮。进一步地,所述刮料机构包括刮板、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纵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密封塞;所述刮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前端侧壁的下部,所述刮板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包括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一水平杆上方设有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的两端均通过竖直杆与第一水平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杆的纵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水平铲刀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杆底部。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侧板面积较小的端面朝向中置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的竖直刀片能够对干结的粪便进行切割预处理,水平铲刀能够铲起黏在槽底的粪便,降低后续刮板的处理压力。2、本技术的设有若干个滚轮,能够减少阻力,使得本技术在移动时更加顺畅。3、本技术设有第二壳体,能够通过进料口向第二壳体内填充沙子等物料,改变刮料机构的重量,以适应不同量的积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其中,1为中置板,2为侧板,3为拉杆,4为第一壳体,5为固定轴,6为通孔,7为矩形框,701为第一水平杆,702为第二水平杆,703为竖直杆,8为刀片,9为凹槽,10为固定杆,11为滚轮,12为刮板,13为第二壳体,14为进料口,15为水平铲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刮粪板,包括中置板1、两个侧板2;中置板1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拉杆3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壳体4,第一壳体4顶端开口,第一壳体4左右两端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5,第一壳体4的前端侧壁设有通孔6;两侧板2分别设在中置板1两侧,中置板1与每一侧板2间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每一刮料机构前侧均设有矩形框7,矩形框7固定连接在中置板1与侧板2之间,矩形框7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分布的刀片8;刀片8能够对干结的粪便进行切割分散。矩形框7底部固定连接有向前侧延伸的水平铲刀15,水平铲刀15能够将黏在粪槽槽底的粪便铲开起。其中,矩形框7包括第一水平杆701,第一水平杆701上方设有第二水平杆702,第二水平杆702的两端均通过竖直杆703与第一水平杆701的两端固定连接。每一矩形框7的两个竖直杆703分别与中置板1、侧板2固定连接。刀片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杆701、第二水平杆702固定连接,第一水平杆701的纵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水平铲刀15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杆701底部。两侧板2彼此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凹槽9,凹槽9的顶部、底部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杆10,固定杆10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滚轮11。滚轮11的远离中置板1的端部与侧板2远离中置板的端部齐平,且本技术两侧的滚轮11分别与粪槽两侧的内壁接触,滚轮11能够减少本技术的移动阻力,使得本技术在移动时更为顺畅。其中,刮料机构包括刮板12、第二壳体13,第二壳体13的纵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第二壳体13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4,进料口14处设有密封塞(附图未示出)。当粪槽内的粪便较多时,可通过进料口14可向第二壳体13内填充物料,如沙子等,增加刮料机构的重量,沙子或其它物料的填充量可粪槽内的积粪量调整。可通过进料口14将第二壳体13内部的物料倒出,也可在第二壳体13后端的侧壁下部开设出料口(附图未示出),使用时在出料口处再堵上一个密封塞,出料口处的密封塞与进料口14处的密封塞均可采用橡胶塞。刮板12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13前端侧壁的下部,刮板12倾斜设置,刮板12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5-30度。侧板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侧板2面积较小的端面朝向中置板1。另外,中置板1、侧板2、矩形框7、刀片8、水平铲刀15、刮板12、第二壳体1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本技术放置在粪槽中,将牵拉绳一端固定在固定轴5上,另一端穿出通孔6通过电机牵拉(牵拉绳如何与电机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在电机的驱动下移动,刀片8对粪便进行切割,水平铲刀15将黏在粪槽槽底的粪便铲起。当粪槽内粪便量较多时,可向进料口14内倒入沙子来调整刮料机构的重量,沙子的量可根据粪槽内粪便的量来调整,然后用密封塞堵住进料口1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粪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置板、两个侧板;/n所述中置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端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左右两端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侧壁设有通孔;/n两所述侧板分别设在中置板两侧,所述中置板与每一侧板间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每一所述刮料机构前侧均设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固定连接在中置板与侧板之间,所述矩形框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分布的刀片;所述矩形框底部固定连接有向前侧延伸的水平铲刀;/n两所述侧板彼此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底部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粪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置板、两个侧板;
所述中置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结构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端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左右两端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侧壁设有通孔;
两所述侧板分别设在中置板两侧,所述中置板与每一侧板间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机构,每一所述刮料机构前侧均设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固定连接在中置板与侧板之间,所述矩形框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分布的刀片;所述矩形框底部固定连接有向前侧延伸的水平铲刀;
两所述侧板彼此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底部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庆潘高尚汪鸿单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原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