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482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及其使用方法,该训练机包括机架、铰接在机架上的下压架以及铰接在机架上的负载架,所述机架上装有靠背,所述下压架包括两个与机架铰接的摆臂以及安装在摆臂上的操作部,两个摆臂分别位于靠背的左右两侧,所述摆臂上固接有力矩盘,力矩盘的圆周面通过传动绳与负载架连接,所述负载架上装有负载,还包括可推动负载架向上移动的助力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助力装置,一方面便于将下压架拉至前方,从而便于将手臂顶在操作部上;另一方面可以对下压过程提供助力,便于下压初期的发力,同时由于下压初期存在助力作用,使上臂每次下压开始时尽可能的向上抬起,从而增大下压过程的行程,从而对背部肌肉进行充分拉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是指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直臂下压是一个非常好的背部肌肉锻炼方法,这个动作主要刺激背阔肌上中部,兼带锻炼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等,一直深受大家喜爱。在健身锻炼时,经常会用臂下压背肌训练机替代直臂下压动作,臂下压背肌训练机通常采用坐姿训练,将双手向上抬起握住压杆,挺胸收紧腹部核心部,通过背阔肌发力带动上臂向下压,当双手向下压时,集中背部肌肉的收缩力向下按压,下压到小腹的位置,稍停,然后再以背部肌肉的控制力慢慢还原。在臂下压背肌训练机进行训练时,由于上臂抬起后在下压的初期很难发力,因此现有的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向上抬起的幅度普遍不够高,致使臂下压动作的行程较短,很难使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拉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包括机架、铰接在机架上的下压架以及铰接在机架上的负载架,所述机架上装有靠背,所述下压架包括两个与机架铰接的摆臂以及安装在摆臂上的操作部,两个摆臂分别位于靠背的左右两侧,所述摆臂上固接有力矩盘,力矩盘的圆周面通过传动绳与负载架连接,所述负载架上装有负载,还包括可推动负载架向上移动的助力装置。使用时,通过靠背支撑锻炼人员的背部,锻炼人员操作助力装置推动负载架向上移动,便于锻炼人员将操作部支撑在手臂上,锻炼人员通过手臂带动操作部,通过背阔肌发力带动上臂向下压,从而带动下压架转动,并通过力矩盘拉动传动绳,通过传动绳拉动负载架向上移动;手臂下压到小腹的位置,稍停,然后再以背部肌肉的控制力慢慢还原;下压架复位还原时,使下压架尽量向后还原,从而对背部肌肉进行充分拉伸;重复下压和复位动作,每次下压行程开始时,可以通过助力装置对负载架施加向上的助力。作为优化,所述助力装置包括与机架铰接的助力杆,所述助力杆的一端装有位于负载架下方的顶轮,助力杆的另一端装有位于座椅下方的脚踏。本方案中的助力杆铰接在机架上,通过操作人员向下踩踏脚踏,使另一端的顶轮向上运动,从而通过顶轮对负载架施加向上的助力,顶轮向上移动时,顶轮旋转使顶轮行走在负载架的下端面。作为优化,所述负载架的下端面固接有支撑在顶轮上的顶块,所述顶块的下端面为向下凸起的圆弧面。本方案中的顶块支撑在顶轮上,顶块的下端面为向下凸起的圆弧面,从而便于顶轮行走在圆弧面上。作为优化,所述负载包括固接在负载架上的杠铃轴,所述杠铃轴上套有杠铃片。本方案中的负载包括杠铃轴上,通过调节杠铃片的数量来调节负载的重量。作为优化,所述机架上装有腰部绑带。本方案中的腰部绑带压在身体的腰胯部,防止运动时身体晃动,同时可以防止踩踏踏板时身体向上运动。作为优化,所述下压架还包括与摆臂固接的配重,所述操作部和配重分别位于摆臂铰接轴的两侧。本方案中的操作部和配重分别位于摆臂铰接轴的两侧,在下压动作的初期,配重位于操作部的另一侧,对操作部起到助力作用,随着下压动作继续,配重的助力作用减小,直至配重旋转至另一侧后,配重会起到增大负载的作用,从而随着下压动作的行程使下压力变大,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作为优化,所述力矩盘圆周面到摆臂铰接轴的距离随施力时力矩盘的转动方向而减小。本方案中力矩盘圆周面到摆臂铰接轴的距离随施力时力矩盘的转动方向而减小,从而当力矩盘施力旋转时,传动绳到摆臂铰接轴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从而随着下压动作的行程使下压力变大,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作为优化,所述机架上装有位于负载架上方的传动绳导轮。本方案中的传动绳导轮对传动绳起到导向作用,使传动绳向上拉动负载架。作为优化,所述操作部包括固接在摆臂上的手把杆以及固接在手把杆与摆臂铰接轴之间的肘垫。本方案中的手把杆用于手部握持,将肘部顶在肘垫上,从而通过肘部发力。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靠背支撑锻炼人员的背部,通过腰部绑带将腰胯部固定在训练机上;b.通过脚向下踩踏助力杆一端的脚踏,使助力杆另一端的顶轮向上顶起顶块,从而将负载架向上顶起;c.用手将下压架向前拉动,将手臂向上抬起,双手握住手把杆,并将肘部顶在肘垫上;d.松开脚踏,挺胸收紧腹部核心部,上臂向上回位一定距离后,通过背阔肌发力带动上臂向下压,从而带动下压架转动,并通过力矩盘拉动传动绳,通过传动绳拉动负载架向上移动;e.双手向下压时,集中背部肌肉的收缩力向下按压,下压到小腹的位置,稍停,然后再以背部肌肉的控制力慢慢还原;f.下压架复位还原时,使下压架尽量向后还原,从而对背部肌肉进行充分拉伸;g.重复下压和复位动作,每次下压行程开始时,可以通过踩踏脚踏,使顶轮对负载架施加助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助力装置,可以通过助力装置将负载架向上推动,一方面可以在锻炼开始时,便于将下压架拉至前方,从而便于将手臂顶在操作部上,手臂顶在操作部上后,松开助力装置,上臂向上回位一定距离后开始进行臂下压动作。另一方面可以在每次下压行程开始时,可以通过助力装置对下压过程提供助力,便于下压初期的发力,同时由于下压初期存在助力作用,可以使上臂每次下压开始时尽可能的向上抬起,从而增大下压过程的行程,从而对背部肌肉进行充分拉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A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另一工作状态的A-A面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B面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下压架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C向视图;图中所示:1、摆臂,2、肘垫,3、手把杆,4、力矩盘,5、配重,6、传动绳,7、传动绳导轮,8、负载架,9、助力杆,10、脚踏,11、顶轮,12、顶块,13、缓冲垫,14、杠铃轴,15、杠铃片,16、座椅,17、靠背,18、腰部绑带,19、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包括机架19、铰接在机架19上的下压架以及铰接在机架19上的负载架8。所述机架19上装有靠背17,靠背17前方装有座椅16,座椅16的高度为可调节结构,座椅下方固接有竖向的导向轴,机架19上固接有竖向的导向套,导向轴插入导向套中进行导向,导向套上还装有定位插销,导向轴上开有多个竖向的定位插销孔,通过定位插销插入不同的定位插销孔来调节座椅16的高度。所述机架19上装有腰部绑带18。腰部绑带18位于座椅16和靠背17之间,使用人员将腰部绑带18捆在腰胯部,所述腰部绑带18为柔性束缚带,柔性束缚带可以是皮质,也可以是布艺材质。柔性束缚带为分体式结构,柔性束缚带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与机架19连接,两部分之间通过快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9)、铰接在机架(19)上的下压架以及铰接在机架(19)上的负载架(8),所述机架(19)上装有靠背(17),所述下压架包括两个与机架(19)铰接的摆臂(1)以及安装在摆臂(1)上的操作部,两个摆臂(1)分别位于靠背(17)的左右两侧,所述摆臂(1)上固接有力矩盘(4),力矩盘(4)的圆周面通过传动绳(6)与负载架(8)连接,所述负载架(8)上装有负载,还包括可推动负载架(8)向上移动的助力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9)、铰接在机架(19)上的下压架以及铰接在机架(19)上的负载架(8),所述机架(19)上装有靠背(17),所述下压架包括两个与机架(19)铰接的摆臂(1)以及安装在摆臂(1)上的操作部,两个摆臂(1)分别位于靠背(17)的左右两侧,所述摆臂(1)上固接有力矩盘(4),力矩盘(4)的圆周面通过传动绳(6)与负载架(8)连接,所述负载架(8)上装有负载,还包括可推动负载架(8)向上移动的助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包括与机架(19)铰接的助力杆(9),所述助力杆(9)的一端装有位于负载架(8)下方的顶轮(11),助力杆(9)的另一端装有位于座椅(16)下方的脚踏(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架(8)的下端面固接有支撑在顶轮(11)上的顶块(12),所述顶块(12)的下端面为向下凸起的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固接在负载架(8)上的杠铃轴(14),所述杠铃轴(14)上套有杠铃片(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9)上装有腰部绑带(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式臂下压背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架还包括与摆臂(1)固接的配重(5),所述操作部和配重(5)分别位于摆臂(1)铰接轴的两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利达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