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477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空气经所述空气压缩机(20)压缩后进入所述冷却器(21),再经所述冷却器(21)冷却后依次经所述缓冲罐(30)、所述汽水分离器(32)、所述油分离器(33)及所述的第一流量调节阀(34)后进入所述蒸发器(11),经所述蒸发器(11)后气体再依次经所述加热器(40)及所述截止阀(41)后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可作用于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克服现有技术采用液氮作为媒介制冷的缺陷,以低温制冷机作为冷源,作用在患处的为冷空气,氧气浓度适宜,人体舒适感佳,通过局部超低温更有针对性的对待患处、面部、腹部等,达到快速局部消炎、美容、减肥减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
技术介绍
超低温局部冷疗仪是采用超低温对人体局部患处进行冷冻理疗的一种保健治疗手段。比如,通过冷环境激发局部组织产生对抗性保护反应,让机体自发产生抗炎因子达到患处消炎的目的;通过多次的面部超低温冷疗后会让您的皮肤有明显改善,包括:祛斑、祛痘、深层补水、淡化细纹等。目前的局部冷疗设备大多数采用液氮直接蒸发制冷,然而,采用上述方案的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液氮,因此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培训,并需定期补充,同时,液氮蒸发会产生浓度较高的氮气,使用中存在窒息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CN201620900020.9提出使用半导体制冷机作为冷源,然而半导体制冷机制冷温度有限,最低仅能到-40℃左右,不能完全替代液氮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包括:低温制冷模块(1)、空气增压冷却模块(2)、空气过滤模块(3)以及控温模块(4);所述低温制冷模块(1)包括低温制冷机(10)及与所述低温制冷机(10)连接的蒸发器(11);所述空气增压冷却模块(2)包括空气压缩机(20)及与所述空气压缩机(20)连接的冷却器(21);所述空气过滤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罐(30)、排水阀(31)、汽水分离器(32)、油分离器(33)及第一流量调节阀(34);所述控温模块(3)包括加热器(40)及与所述加热器(40)连接的第一流量调节阀(41);其中:空气经所述空气压缩机(20)压缩后进入所述冷却器(21),再经所述冷却器(21)冷却后依次经所述缓冲罐(30)、所述汽水分离器(32)及所述油分离器(33)及所述的第一流量调节阀(34)后进入所述蒸发器(11),经所述蒸发器(11)后气体再依次经所述加热器(40)及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后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可作用于患处。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温模块(4)还包括第二流量调节阀(43),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43)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连接;其中:空气经所述空气压缩机(20)压缩后进入所述冷却器(21),再经所述冷却器(21)冷却后依次经所述缓冲罐(30)、所述汽水分离器(32)及所述油分离器(33)及所述的第一流量调节阀(34)后形成两股气体,其中一股气体经所述蒸发器(11)进入所述加热器(40),另一股气体进入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43),所述两股气体混合后再经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后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可作用于患处。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低温制冷模块为斯特林、脉冲管制冷机或GM制冷机。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低温制冷模块为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所述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12)、冷凝器(13)、回热器(14)及节流元件(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空气的温度为-100℃~-18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空气经所述空气压缩机(20)压缩后进入所述冷却器(21),再经所述冷却器(21)冷却后依次经所述缓冲罐(30)、所述汽水分离器(32)及所述油分离器(33)及所述的第一流量调节阀(34)后进入所述蒸发器(11),经所述蒸发器(11)后气体再依次经所述加热器(40)及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后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可作用于患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克服现有技术采用液氮作为媒介制冷的缺陷,以低温制冷机作为冷源,作用在患处的为冷空气,氧气浓度适宜,人体舒适感佳,通过局部超低温更有针对性的对待患处、面部、腹部等,达到快速局部消炎、美容、减肥减脂的目的。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采用低温制冷机制取冷空气,无需使用液氮,解决液氮制冷本身的缺陷,并避免液氮制冷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常温的流量调节阀调整输出冷空气流量,提高局部冷疗患处的舒适度;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可靠,可实现快速制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的低温制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低温制冷模块(1)、空气增压冷却模块(2)、空气过滤模块(3)以及控温模块(4)。以下详细说明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低温制冷模块(1)包括低温制冷机(10)及与所述低温制冷机(10)连接的蒸发器(11);所述空气增压冷却模块(2)包括空气压缩机(20)及与所述空气压缩机(20)连接的冷却器(21);所述空气过滤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罐(30)、汽水分离器(32)、油分离器(33)及第一流量调节阀(34);所述控温模块(3)包括加热器(40)及与所述加热器(40)连接的第一流量调节阀(41)。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下:空气经所述空气压缩机(20)压缩后进入所述冷却器(21),再经所述冷却器(21)冷却后依次经所述缓冲罐(30)、所述汽水分离器(32)及所述油分离器(33)及所述的第一流量调节阀(34)后进入所述蒸发器(11),经所述蒸发器(11)后气体再依次经所述加热器(40)及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后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可作用于患处。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低温制冷模块为斯特林、脉冲管制冷机或GM制冷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制冷模块(1)、空气增压冷却模块(2)、空气过滤模块(3)以及控温模块(4);所述低温制冷模块(1)包括低温制冷机(10)及与所述低温制冷机(10)连接的蒸发器(11);所述空气增压冷却模块(2)包括空气压缩机(20)及与所述空气压缩机(20)连接的冷却器(21);所述空气过滤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罐(30)、排水阀(31)、汽水分离器(32)、油分离器(33)及第一流量调节阀(34);所述控温模块(3)包括加热器(40)及与所述加热器(40)连接的截止阀(41);其中:/n空气经所述空气压缩机(20)压缩后进入所述冷却器(21),再经所述冷却器(21)冷却后依次经所述缓冲罐(30)、所述汽水分离器(32)、所述油分离器(33)及所述的第一流量调节阀(34)后进入所述蒸发器(11),经所述蒸发器(11)后气体再依次经所述加热器(40)及所述截止阀(41)后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可作用于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制冷模块(1)、空气增压冷却模块(2)、空气过滤模块(3)以及控温模块(4);所述低温制冷模块(1)包括低温制冷机(10)及与所述低温制冷机(10)连接的蒸发器(11);所述空气增压冷却模块(2)包括空气压缩机(20)及与所述空气压缩机(20)连接的冷却器(21);所述空气过滤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罐(30)、排水阀(31)、汽水分离器(32)、油分离器(33)及第一流量调节阀(34);所述控温模块(3)包括加热器(40)及与所述加热器(40)连接的截止阀(41);其中:
空气经所述空气压缩机(20)压缩后进入所述冷却器(21),再经所述冷却器(21)冷却后依次经所述缓冲罐(30)、所述汽水分离器(32)、所述油分离器(33)及所述的第一流量调节阀(34)后进入所述蒸发器(11),经所述蒸发器(11)后气体再依次经所述加热器(40)及所述截止阀(41)后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可作用于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局部冷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模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浩公茂琼赵延兴董学强胡勤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