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67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包括第一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所述第一苗床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苗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二苗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横梁上并可沿该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苗床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万向轮支撑于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第一育苗床底部的空间,滑动式设计有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高低错落设置,可以将该育苗床装置的容量扩充至三倍,有利于中药材育苗的大量培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
本技术涉及防虫装置
,尤其涉及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
技术介绍
中药材在育苗期,植株较为脆弱,抗风抗寒能力较弱,为了提高育苗的存活率,育苗人员将培育苗放进温室大棚内栽培,且通常不会直接将这些培育苗放在地面上培育,而是置于固定或移动的苗床上通过育苗介质来培育。现有的育苗床多为立式结构,在育苗床的顶部设置一育苗槽,但是育苗槽的面积有限导致一次性育苗数量无法满足中药材的培植,而且育苗床的立式结构导致无法充分的利用育苗床底部的空间,技术人员为了扩大育苗槽的面积通常是采用增大育苗床的表面积,但这种方式也会使育苗床整体结构变大,变得比较笨重,人员离育苗槽的中心处距离变远,不方便人员放置育苗杯以及对该处的育苗进行修剪处理,另外,传统的育苗床结构无法对灌溉后的水进行收集,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在第一育苗床底部的滑动式设计有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可以将该育苗床装置的容量扩充至三倍,有利于中药材育苗的大量培植。本技术提出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包括第一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所述第一苗床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苗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二苗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横梁上并可沿该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苗床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万向轮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第三苗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横梁上并可沿该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内均设置有用于容置育苗杯的育苗槽。优选的,所述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沿所述第二苗床或第三苗床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分布有滚轮,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内开设有供所述滚轮滑动的轨道,所述滚轮嵌入至所述轨道内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的规格相同,并且所述第二苗床或第三苗床的长度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的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育苗槽内部沿其宽度方向架设有数排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用于对所述育苗杯进行限位固定的第一通孔,并且所述育苗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所述育苗杯的底部与所述育苗槽底部形成有间隙。优选的,所述育苗杯包括外部呈锥状、内部为空腔状的杯体;所述杯体的顶部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限位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杯体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与所述杯体腔体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杯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凸缘搭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充分利用第一育苗床底部的空间,滑动式设计有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高低错落设置,并且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均可以滑动隐藏在第一育苗床底部,当中药材育苗较多时,可以将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拉出投入使用,当该育苗床不使用时,可以对将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进行隐藏式收纳,减小其占地面积;第一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内均设置有用于容置育苗杯的育苗槽,通过设置三个育苗床可以将该育苗床装置的容量扩充至三倍,有利于中药材育苗的大量培植。(2)本技术在育苗槽内部架设有数排用于支撑育苗杯的安装板,其中育苗槽能够起到积水的功能,当育苗杯安装在安装板上时,育苗杯和育苗槽之间存有间隙,可以避免水渗入至育苗杯内对幼苗的根部造成缺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中第二苗床或者第三苗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中第一苗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中育苗杯和安装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中的育苗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苗床;2、第一支架;3、育苗槽;4、第二苗床;5、第三苗床;6、第二支架;7、万向轮;8、滚轮;9、第一横梁;10、第二横梁;11、轨道;12、安装板;13、第一通孔;14、育苗杯;141、杯体;142、凸缘;143、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包括第一苗床1、第二苗床4和第三苗床5;第一苗床1通过第一支架2固定在地面上,第一苗床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9、第二横梁10,第二苗床4的一端搭接在第一横梁9上并可沿该第一横梁9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苗床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架6以及第二支架6底部的万向轮7支撑于地面上,第三苗床5的一端搭接在第二横梁10上并可沿该第二横梁10的长度方向滑动,本技术充分利用第一育苗床1底部的空间,滑动式设计有第二苗床4和第三苗床5,第二苗床4和第三苗床5高低错落设置,并且第二苗床4和第三苗床5均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n所述第一苗床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苗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二苗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横梁上并可沿该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苗床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万向轮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第三苗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横梁上并可沿该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n所述第一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内均设置有用于容置育苗杯的育苗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
所述第一苗床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第一苗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二苗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横梁上并可沿该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苗床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底部的万向轮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第三苗床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横梁上并可沿该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第一苗床、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内均设置有用于容置育苗杯的育苗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苗床和第三苗床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沿所述第二苗床或第三苗床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分布有滚轮,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内开设有供所述滚轮滑动的轨道,所述滚轮嵌入至所述轨道内并与其滑动配合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星戴军贾红梅余笑笑宫汝路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胜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