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挂式耳机及出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56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挂式耳机及出音组件,所述耳挂式耳机包括所述出音组件,所述出音组件包括:出音壳体,具有音腔;出音件,所述出音件安装于所述音腔,并将所述音腔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并且所述出音件的出音面朝向所述前音腔;其中,所述出音壳体还具有定向出音孔,所述定向出音孔与所述前音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出音件的所述出音面与所述前音腔的底壁的反射面相互倾斜设置,所述定向出音孔位于所述前音腔的侧壁,所述出音件所发出的声音经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定向出音孔离开。所述出音组件出音件的出音面与前音腔底壁的反射面倾斜设置,出音件所发出的声音经过反射面反射后通过定向出音孔离开,出音效率高,出音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挂式耳机及出音组件
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耳挂式耳机及出音组件。
技术介绍
耳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收听设备,主要分为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以及耳挂式耳机,入耳式耳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插入使用者的耳部,对使用者的耳道造成压迫,长时间使用会对使用者的耳朵造成不适;头戴式耳机的体积较大,而且佩戴夹紧力较强,耳罩加上声音的压迫同样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传统耳挂式耳机的佩戴方式通常是将耳机的发生部放入用户的耳道内(入耳式)或耳道入口处(半入耳式),长时间佩戴会对使用者的耳道造成不适;同时,由于声音采用集中式地通过耳道,并直接传播到耳膜,长时间佩戴会对使用者的听力造成一定的伤害。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非入耳式结构的耳挂式耳机,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被佩戴于使用者的耳屏,然后通过出音孔定向出音的方式向使用者的耳道传递声音。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非入耳耳挂式耳机的出音结构的出音孔通常被设置于出音结构的出音件的一侧,出音件所发出的声音在出音腔内多次反射,并且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够通过出音孔传出,导致出音效果较差,导致用户体验降低。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设备逐渐增多,人们会越来越多地使用到耳机,耳挂式耳机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需要对传统耳挂式耳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挂式耳机及出音组件,所述耳挂式耳机的出音组件能够通过定向出音的方式向使用者的耳部传递声音,并且出音件的出音面与前音腔底壁的反射面倾斜设置,出音件所发出的声音经过反射面反射后通过定向出音孔离开,出音效率高,出音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挂式耳机的出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音壳体,具有音腔;出音件,所述出音件安装于所述音腔,并将所述音腔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并且所述出音件的出音面朝向所述前音腔;其中,所述出音壳体还具有定向出音孔,所述定向出音孔与所述前音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出音件的所述出音面与所述前音腔的底壁的反射面相互倾斜设置,所述定向出音孔位于所述前音腔的侧壁,所述出音件所发出的声音经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定向出音孔离开。进一步地,所述出音件在所述音腔内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前音腔的底壁的所述反射面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前音腔的所述底壁的周边具有支撑台,所述出音件的所述出音面安装于所述支撑台;其中所述支撑台具有高端部和低端部,所述高端部的高度高于所述低端部的高度,所述高端部和所述定向出音孔位于所述出音壳体的同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出音件的所述出音面与所述反射面之间的倾斜角度范围是6-15°。进一步地,所述出音壳体的侧壁具有耳屏部,在佩戴过程中,所述耳屏部能够佩戴于使用者耳屏的前方;所述定向出音孔位于所述出音壳体的所述耳屏部。进一步地,所述出音壳体的形状是方形结构,并且拐角处为弧形,所述耳屏部位于所述出音壳体的拐角处。进一步地,在由所述前音腔向外延伸的方向,所述定向出音孔的尺寸逐渐变大。进一步地,所述前音腔的底壁的反射面凸起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耳挂式耳机,包括:两个上述所述的出音组件;两个主体壳体,分别安装有电池和主机;两个容线壳体,所述容线壳体分别位于所述主体壳体和所述出音组件的出音壳体之间,所述容线壳体内分别安装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音组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或所述主机;头弓组件,包括导线、金属线以及包裹所述导线和所述金属线的包裹层,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线,所述金属线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主体壳体;其中一个所述出音组件的后音腔安装有麦克风,出音壳体的相应位置具有进音孔。本技术所提供的所述耳挂式耳机及出音组件具有以下至少一条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提供的所述耳挂式耳机的出音组件能够通过定向出音的方式向使用者的耳部传递声音,并且出音件的出音面与前音腔底壁的反射面倾斜设置,出音件所发出的声音经过反射面反射后通过定向出音孔离开,出音效率高,出音效果好。2、本技术所提供的所述耳挂式耳机的前出音腔底壁的反射面设置有支撑台,能够便于出音件在出音腔内倾斜安装,并且所述支撑台是连续的环形,能够在更好地为所述出音件提供支撑的同时,还能够便于所述出音件将所述音腔分隔为相互分隔的前音腔和后音腔。3、本技术所提供的所述耳挂式耳机的出音壳体的形状是方形,并且拐角处是弧形结构,定向出音孔形成于方形的所述出音壳体的拐角处,所述定向出音孔的两端自所述出音壳体的弧形拐角处向两个直角边延伸,能够在保持所述定向出音孔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所述定向出音孔两端部之间的角度,提高所述定向出音孔的出音覆盖范围。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耳挂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耳挂机构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耳挂机构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耳挂机构的局部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耳挂机构的局部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耳挂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9A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耳挂机构的俯视图;图9B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耳挂机构的A-A处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固定板的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出音组件的分解图;图1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出音组件的分解图;图1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耳挂式耳机的出音组件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耳挂机构,2头弓组件,11壳体,21金属线,23包裹层,111出音壳体,112主体壳体,113容线壳体,114附耳软胶层,115卡固组件,1120容纳腔,1121固定腔,1122第一基底,1123容纳腔盖,1124固定腔盖,1125容线部,1126连接部,1127卡槽,1131挂耳部,1132出音壳连接部,1133主体壳连接部,1134第一连接端,1135第二连接端,1130挂耳空间,1136第一挂耳部,1137第二挂耳部,1138第二基底,1139容线腔盖,1130容线腔,1151固定板,1150固定孔,1152水平板,1153第一竖直板,1154安装孔,1155螺钉,1156卡槽,1157第二竖直板,1127第一凹槽,1128第二凹槽,12出音件,16出音组件,1110音腔,1111前音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挂式耳机的出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音壳体,具有音腔;/n出音件,所述出音件安装于所述音腔,并将所述音腔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并且所述出音件的出音面朝向所述前音腔;/n其中,所述出音壳体还具有定向出音孔,所述定向出音孔与所述前音腔相连通;/n其中所述出音件的所述出音面与所述前音腔的底壁的反射面相互倾斜设置,所述定向出音孔位于所述前音腔的侧壁,所述出音件所发出的声音经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定向出音孔离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挂式耳机的出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音壳体,具有音腔;
出音件,所述出音件安装于所述音腔,并将所述音腔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并且所述出音件的出音面朝向所述前音腔;
其中,所述出音壳体还具有定向出音孔,所述定向出音孔与所述前音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出音件的所述出音面与所述前音腔的底壁的反射面相互倾斜设置,所述定向出音孔位于所述前音腔的侧壁,所述出音件所发出的声音经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后通过所述定向出音孔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出音件在所述音腔内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前音腔的底壁的所述反射面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音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前音腔的所述底壁的周边具有支撑台,所述出音件的所述出音面安装于所述支撑台;其中所述支撑台具有高端部和低端部,所述高端部的高度高于所述低端部的高度,所述高端部和所述定向出音孔位于所述出音壳体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出音件的所述出音面与所述反射面之间的倾斜角度范围是6-15°。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耀金祖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