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可穿戴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41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框,壳体框具有内腔及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内腔与壳体框之外的外部空间;按键组件,按键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导电件连接壳体框,第一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外部空间,第二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孔内,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弹性抵接,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能够电性导通;及电路组件,设于内腔,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及电接触部,电接触部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电接触部抵接第二导电件远离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使第一导电件与电接触部电性导通。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可穿戴电子设备具有抗冲击性能好的按键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功能追求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也要求越来越高,按键组件可作为检测生物特征的电极,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按键组件设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易受到碰撞或跌落冲击,从而影响连接按键组件的电路组件。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抗冲击性能好的按键组件的电子设备,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冲击性能好的按键组件的电子设备及可穿戴电子设备。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框,所述壳体框具有内腔及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壳体框之外的外部空间;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所述壳体框,所述第一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部空间,所述第二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能够电性导通;及电路组件,设于所述内腔,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接触部,所述电接触部抵接所述第二导电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使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电接触部电性导通。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电子设备及穿戴件,所述穿戴件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检测电极,当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由被检测者穿戴时,至少一个所述检测电极接触所述被检测者的检测部位。通过提供了分体式的按键组件,通过设置按键组件的两个部分弹性连接,在第一导电件受到碰撞时,由于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之间弹性抵接,该弹性抵接方式可吸收掉至少部分的冲击力,以减小第二导电件因冲击力而后退的距离,甚至第二导电件不会后退,进而减小对于按键组件本身或按键组件对于其下方的电路组件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仰视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提供的一种壳体框、按键组件及电路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7提供的一种壳体框、按键组件及电路组件分解后的剖面图;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壳体框、按键组件及电路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2是图11提供的一种壳体框、按键组件及电路组件分解后的剖面图;图13是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第五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第六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弹性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所列举的实施例之间可以适当的相互结合。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可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中,该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智能耳机、智能项链、智能戒指等等电子设备。可选的,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内设有传感器,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的外壳上可设有连接传感器的检测电极,可穿戴设备可穿戴于穿戴主体(人体、动物和物品上等),通过检测电极与穿戴主体的接触,以检测穿戴主体的特征信息。本申请以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为智能手表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其中,用于检测特征信息的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为心率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皮电传感器等。心率传感器可以是通过光反射测量的光电心率传感器,还可以是利用人体不同部位电势测量的电极式心率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为用于检测血糖的血糖传感器、用于检测血压的血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心电的心电传感器、用于检测肌电的肌电传感器、用于检测体温的体温传感器、用于检测脑电波的脑电波传感器等。皮电传感器为检测皮肤电阻或电导的传感器,可用于测谎或检测工作、学习效率高的时间段。当然,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内还可设有运动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等,以使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集成更多的功能。其中,运动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为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地磁传感器(电子罗盘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等。环境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为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等等。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包括电子设备100及穿戴件200。穿戴件200连接于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为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的功能主体。穿戴件200可以为手环、手链、戒指环、眼镜架等等用于将电子设备100穿戴至穿戴主体上的连接结构。电子设备100可固定连接于穿戴件200,或者,电子设备100可拆卸连接穿戴件200。本实施例以电子设备100可检测心电图为例对电子设备100的结构进行具体的说明。当然,电子设备100用于检测其他特征信息时也可以参考本实施例进行结构设计,这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电子设备100包括心电图检测器。心电图检测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检测电极及连接检测电极的信号采集电路。检测电极为导电材质,检测电极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为金属、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导电石墨、导电炭黑、单壁和多壁碳纳米管。金属在检测电极中的形式可以为金属纳米线、金属纳米颗粒或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金属的成份包括但不限于为金、银、铜、铝或镍等。金属氧化物的成份包括但不限于为氧化铟锡(ITO)或氟掺杂锡氧化物(FTO)等。对于本实施例检测心电图的电子设备100而言,电子设备100的检测电极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这些检测电极可设于电子设备100的外壳的外表面。当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由被检测者(即上述的穿戴主体)穿戴时,这些检测电极接触被检测者的检测部位,以检测被检测者的心电图。以可穿戴电子设备1000为智能手表为例。电子设备100为手表的表盘,穿戴件200为手表的表带。表盘可按形状分为圆形、方形、曲面形、异形等。本实施例以表盘为方形进行举例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框,所述壳体框具有内腔及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壳体框之外的外部空间;/n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所述壳体框,所述第一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部空间,所述第二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能够电性导通;及/n电路组件,设于所述内腔,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和电接触部,所述电接触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接触部抵接所述第二导电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使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电接触部电性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框,所述壳体框具有内腔及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壳体框之外的外部空间;
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所述壳体框,所述第一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部空间,所述第二导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能够电性导通;及
电路组件,设于所述内腔,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和电接触部,所述电接触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接触部抵接所述第二导电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使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电接触部电性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能够相对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包括导电伸缩件,所述导电伸缩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导电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朝向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导电伸缩件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抵接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朝向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导电伸缩件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抵接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朝向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在所述导电伸缩件被按压过程中,所述第二导电件至少部分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伸缩件为环形件,所述导电伸缩件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周侧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周侧面上设有卡位柱,所述导电伸缩件的一端卡合连接所述卡位柱,所述导电伸缩件的另一端抵接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


9.如权利要求3~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还包括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所述弹性垫片套设于所述导电伸缩件的外周;或者,所述导电伸缩件套设于所述弹性垫片的外周。


10.如权利要求3~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还包括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导电伸缩件为弹簧,所述导电伸缩件穿设于所述弹性垫片内;或者,所述弹性垫片卡设于所述导电伸缩件相邻的两个螺旋圈之间。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包括弹性基体及若干的导电基材,所述导电基材掺杂设于所述弹性基体内,所述导电基材使所述弹性导电件具有导电性。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还包括弹性主体部及导电覆盖部,所述弹性主体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导电覆盖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面并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导电覆盖部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面且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覆盖部为柔性导电膜,所述导电覆盖部包裹于所述弹性主体部的外周面;或者,所述导电覆盖部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弹性主体部的外周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永章耿景卓张炘焘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