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油温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21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油温测试仪,属于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壳体外安装有与所述测温装置连接的探针,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背离所述第二夹持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盛汤的凹坑;所述壳体设置有容装槽,所述夹具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容装槽中,所述夹具与所述容装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夹具同时起到了夹子和汤匙的效果,而且夹具与壳体一体携带,不再需要额外准备筷子和汤匙,不需要反复取放器具,使用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油温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油温测试仪。
技术介绍
在厨师教学过程或是烹饪的技法研发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到多功能油温测试仪检测温度。当然多功能油温测试仪也可以检测汤温、牛排内温度等,也可以在家庭内使用。而多功能油温测试仪在检测温度后还要配合品尝。目前,油温检测仪仅能够检测温度,还需要额外准备筷子和汤匙。在教学过程中,不便使用公筷和公匙,学员自己携带筷子和汤匙一方面造成了不便,二是反复拿去器具较为繁琐,三是在还需要额外准备干净的放置筷子和汤匙的区域。而在研发过程中,保证测试案板上的干净整洁是有必要的,而且也有必要省去反复取放器具的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油温测试仪,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壳体外安装有与所述测温装置连接的探针,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背离所述第二夹持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盛汤的凹坑;所述壳体设置有容装槽,所述夹具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容装槽中,所述夹具与所述容装槽滑动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装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为“T”型槽;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上,而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面;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贯通壳体;而所述第一滑槽的另一端并不贯通壳体;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均不贯通壳体;所述第一滑槽的封闭端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封闭端相连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杆体自身伸入到所述第一滑槽内以使所述第一滑槽限制所述第二杆体的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体伸入到所述第一滑槽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铰接轴套设有用于复位第二杆体的扭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体和所述第二夹持体的厚度均为所述第一杆体厚度的一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中夹具同时起到了夹子和汤匙的效果,而且夹具与壳体一体携带,不再需要额外准备筷子和汤匙,不需要反复取放器具,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油温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油温测试仪中夹具伸出容装槽到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杆体后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壳体的间断剖视图。附图标记:1、壳体;11、容装槽;111、第一滑槽;112、第二滑槽;2、探针;3、夹具;31、第一杆体;311、第一夹持体;3111、凹坑;312、凸块;313、滑块;32、第二杆体;321、第二夹持体。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考图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油温测试仪,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测温装置,壳体1外安装有与测温装置连接的探针2。参考图2和图5,壳体1上设置有容装槽11,容装槽11由相平行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12组成。以壳体1的内外方向做参考,第一滑槽111位于第二滑槽112的外侧。详细说明如下,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12均为“T”型槽。第一滑槽111设置于壳体1的一个表面上,而第二滑槽112设置于第一滑槽111的槽底面。第一滑槽111的一端贯通壳体1,即为开放端;而第一滑槽111的另一端并不贯通壳体1,即为封闭端。图5中箭头A所指即为第一滑槽111的开放端。第二滑槽112的两端均不贯通壳体1,即第二滑槽112的两端均为封闭端,但第一滑槽111的封闭端与第二滑槽112对应的封闭端相连通。参考图1、图2和图5,多功能油温测试仪还包括夹具3。夹具3包括铰接相连的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在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的铰接轴上套设安装有用于复位第二杆体32的扭簧,扭簧未在附图中示出。为了能够清楚的解释,将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的两端均分设为前端和后端。结合图3,在第一夹具3和第二夹具3的前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夹持体311和第二夹持体321。第一夹持体311和第二夹持体321的厚度均为第一杆体31的厚度的一半,但第一夹持体311和第二夹持体321的宽度与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的宽度的和一致。当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绕铰接轴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一夹持体311和第二夹持体321能够更好的起到夹持作用。在第一夹持体311背离第二夹持体321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盛汤的凹坑3111。因为本技术的多功能油温测试仪同样能够检测汤温,所以也会涉及到对汤的品尝,设置的凹坑3111起到了汤匙的作用。所以壳体1上不再需要加装汤匙,相比于加装汤匙,优点之一是结构更简单;优点之二是加工凹坑3111也比设置汤匙的加工成本更低;优点之三是凹坑3111的盛汤的容积相比于汤匙更少,汤的量越少降温速度越快,越不容易烫嘴,因为试品汤时少量的汤即可。结合图4,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均设置于第一滑槽111的空间内,但第一滑槽111的结构不对第一杆体31加以限制。第一杆体31的后端一体成型有向第二滑槽112内伸出的凸块312,而凸块312在其相背离的两侧表面焊接有与第二滑槽112相适配的滑块313。通过滑块313,第一杆体31可以沿第二滑槽112滑动。第二杆体32比第一杆体31更宽,第二杆体32自身伸入到第一滑槽111内,由第一滑槽111通过结构限制了第二杆体32第二杆体32的转动。当第二杆体32位于容装槽11内时,第二杆体32仅能够沿第一滑槽111滑动。需要声明的是,第一杆体31的厚度与第一滑槽111的厚度相等,第一夹持体311同样伸入到第一滑槽111内。第一杆体31的长度长于第二杆体32,这样保证第一杆体31能够完全移出到容装槽11外。按照上述方式设置容装槽11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将夹具3容纳到壳体1上,另一方面是为了安装方便以及生产方便。因为虽然仅有一个滑槽时从理论上也能够保证与夹具3滑动和容装,但是必须保证仅有的一个滑槽的两端是封堵的,这样必须增加其他结构,在夹具3或滑槽上做进一步的结构改进。而在本技术中,滑块313从第一滑槽111的开口端进入并从第一滑槽111的封闭端进入第二滑槽112内即可,安装操作十分简便而且结构简单。当夹具3整个置于容装槽11内时,因为第一滑槽111对第二杆体32的限制使夹具3也仅能够沿第一滑槽111移动,确保了滑块313不会从第二滑槽112脱离。若想将夹具3拆除,只能够先使第二杆体32位于容装槽11外,然后移动夹具3使滑块313沿安装时的逆方向移动。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滑块313远离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12相连通的一端,所以在使用时也无需考虑夹具3与壳体1脱离的问题。使用时,将夹具3朝第一滑槽111的开放端一侧推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油温测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壳体外安装有与所述测温装置连接的探针,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背离所述第二夹持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盛汤的凹坑;/n所述壳体设置有容装槽,所述夹具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容装槽中,所述夹具与所述容装槽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油温测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壳体外安装有与所述测温装置连接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背离所述第二夹持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盛汤的凹坑;
所述壳体设置有容装槽,所述夹具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容装槽中,所述夹具与所述容装槽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油温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装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为“T”型槽;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个表面上,而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面;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贯通壳体;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东方烹饪学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