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10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液口连接的冷凝器,依次串联的第一阀门和第一蒸发器,以及依次串联的第二阀门和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和所述辐射换热器的出液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阀门的进液口均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对所述第一蒸发器对室内制冷和所述辐射换热器对室内制冷两种制冷方式进行切换,从而实现所述空调器大冷量输出和无风无噪小冷量输出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通过冷媒循环流动至第一蒸发器,在第一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并通过室内风机将经过第一蒸发器吸热后得到的冷风吹至室内,从而将室内温度降低,实现制冷效果。但用户在夜晚进行休息时,常规制冷方式出风,容易产生噪音,且吹出的冷风易使用户不适感提升。现有空调器无法根据用户的制冷量需求对制冷方式进行调节,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无法根据制冷需求进行制冷方式调节,导致使用舒适度降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压缩机、以及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液口连接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并联有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包括串联的第一阀门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包括串联的第二阀门和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和所述辐射换热器的出液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阀门的进液口均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空调器,其还包括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布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风侧。所述空调器,其中,所述辐射换热器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节流装置和辐射换热片,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辐射换热片的出液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空调器,其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空调器,其中,所述第二冷媒流路还包括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位于所述辐射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空调器,其还包括第三冷媒流路,所述第三冷媒流路包括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分别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以及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空调器,其中,所述第三冷媒流路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三阀门的出液口、以及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空调器,其还包括室外风机,所述所述室外风机位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的出风侧。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对所述第一蒸发器对室内制冷和所述辐射换热器对室内制冷两种制冷方式进行切换,从而实现所述空调器大冷量输出和无风无噪小冷量输出的调节。当白天用户需要较大制冷量时,所述第一阀门开启、并且所述第二阀门关闭,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降温后的气流从所述空调器的室内出风口吹至室内,从而实现大冷量输出,满足用户白天需求。当夜晚用户休息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并且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流入所述辐射换热器的低温冷媒对所述辐射换热器进行降温,所述辐射换热器通过低温冷媒冷却后的辐射换热片与室内温度进行辐射热交换,从而实现室内制冷;此种冷媒循环方式降低了所述空调器的制冷量,同时避免所述空调器的室内出风口有风吹出,避免了噪音,使得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阀门开启、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时,所述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时,所述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箭头均表示冷媒流动方向。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阀门31和第一蒸发器32、以及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阀门41和辐射换热器42。所述第一阀门31和所述第一蒸发器32串联后形成第一冷媒流路3;所述第一阀门31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32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二阀门41和所述辐射换热器42串联后形成第二冷媒流路4;其中,所述辐射换热器42位于室内侧;所述第二阀门41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辐射换热器42的出液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冷媒流路3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4形成并联连接,与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冷凝器2依次串联连接,从而形成两个冷媒闭环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3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4并联连接后,与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冷凝器2依次串联连接,从而形成两个冷媒闭环流路。第一个冷媒闭环流路的循环方式为: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流出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第一冷媒流路3后,经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回到所述压缩机1内;第二个冷媒闭环流路的循环方式为: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流出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4后,经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回到所述压缩机1内。所述冷凝器2安装于室外侧,所述第一蒸发器32安装于室内侧;所述第一阀门3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流路3的开启和关闭;当所述压缩机1开启、并且所述第一阀门31开启时,所述空调器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32对室内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制冷效果。所述辐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均位于室内侧,所述冷凝器位于室外侧;所述辐射换热器42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与室内空气进行物理热交换,所述空调器的室内出风口不会有气流吹出,从而实现无风和无噪,提升用户舒适感。本技术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门31和所述第二阀门41的开启和关闭,对所述第一冷媒流路3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4进行切换,从而实现所述空调器大冷量输出和无风无噪小冷量输出的调节。当白天用户需要较大制冷量时,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阀门31开启、并且所述第二阀门41关闭,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32降温后的气流从所述空调器的室内出风口吹至室内,从而实现大冷量输出,满足用户白天需求。当夜晚用户休息时,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阀门41开启、并且所述第一阀门31关闭,所述辐射换热器42通过由低温冷媒冷却后的辐射换热片与室内空气进行辐射换热,从而实现室内制冷;此种冷媒循环方式降低了所述空调器的制冷量,同时避免所述空调器的室内出风口有风吹出,避免了噪音,使得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大大提升。所述辐射换热器42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节流装置421和辐射换热片422;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21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阀门41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辐射换热片422的出液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21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以降低冷媒的蒸发温度,使得流入所述辐射换热片422的冷媒为低温冷媒,从而降低所述辐射换热片422的温度,实现所述辐射换热片422对室内空气的辐射换热。所述辐射换热片422采用现有技术,此处对所述辐射换热片422的结构不再进行阐述。具体的,当所述第二阀门41开启、且所述第一阀门31关闭时,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流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过所述冷凝器2冷凝为高温高压液态冷媒;高温高压液态冷媒经所述第二阀门41进入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压缩机、以及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液口连接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并联有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包括串联的第一阀门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包括串联的第二阀门和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和所述辐射换热器的出液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阀门的进液口均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压缩机、以及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液口连接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并联有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包括串联的第一阀门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包括串联的第二阀门和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和所述辐射换热器的出液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阀门的进液口均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布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器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节流装置和辐射换热片,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辐射换热片的出液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滔黎锦钊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