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02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台灯,包括:一灯罩;一光触媒载体,光触媒载体与灯罩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光触媒载体具有透光的第一区域和外表面设有光触媒处理层的第二区域;一照明光源,照明光源设置于容置空间中,照明光源具有透射第一区域后射出容置空间的第一光路透射第二区域后射出容置空间的第二光路,光触媒处理层受波长为450nm至650nm的可见光激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白光LED照射光触媒处理层,起到杀灭细菌、减除有机悬浮物等有机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杀菌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经过了光触媒处理。台灯可以通过可见光或白光照射光触媒层,持续产生活性自由基OH、活性氧O-,活性自由基将细菌、有机悬浮物、病毒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洁净空气。其可以有效消除有机悬浮物、细菌和病毒。但是通常的光触媒灯是使用380nm以下紫外线或780nm以上的红外照射光触媒层,而紫外线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不能直接照射到人,限制了光触媒灯的应用;红外线有加热作用,在夏天会增加空调等能源耗损,不利于环保。通常的光触媒材料是30-40nm,甚至达到微米级,在可见光范围内无法达到有效的杀菌作用。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效杀菌的台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台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扩张后容易夹住血管的问题,能够通过白光LED照射光触媒处理层,起到杀灭细菌、减除有机悬浮物等有机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台灯,包括:一灯罩;一光触媒载体,所述光触媒载体与所述灯罩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光触媒载体具有透光的第一区域和外表面设有光触媒处理层的第二区域;一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照明光源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区域后射出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光路透射所述第二区域后射出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二光路,所述光触媒处理层受波长为450nm至650nm的可见光激发。优选地,所述光触媒载体包括一环型件,所述环型件的外沿与所述灯罩卡合。优选地,所述光触媒载体还包括一透光件,所述环型件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透光件卡合于所述通孔。优选地,所述环型件背离所述灯罩的外表面设有以所述通孔为圆心的同心环形阶梯,所述同心环形阶梯的外表面积大于所述环型件的投影面积。优选地,所述光触媒处理层覆盖所述同心环形阶梯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灯罩的内壁设有光触媒处理层,反射自所述照明光源射出所述容置空间的光线。优选地,所述照明光源为白光LED、RGB三色LED、RGBW四色LED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优选地,所述光触媒处理层的厚度≤1μm。优选地,所述光触媒处理层中的光触媒中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5nm至10nm。优选地,还包括一灯杆和一底座,所述灯杆的一端支撑所述灯罩,所述灯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本技术的台灯,能够通过白光LED照射光触媒处理层,起到杀灭细菌、减除有机悬浮物等有机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台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台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台灯中环型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台灯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1底座2灯杆3灯罩31容置空间4环型件41同心环形阶梯42通孔5透光件6照明光源7光触媒处理层A第一光路B第二光路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触媒台灯,其光学部件外表面上设有光触媒处理层。图1为本技术的台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台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台灯中环型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台灯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的台灯,包括:一灯罩3、一光触媒载体以及一照明光源6。光触媒载体与灯罩3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31,光触媒载体具有透光的第一区域和外表面设有光触媒处理层7的第二区域。照明光源6设置于容置空间31中,照明光源6具有透射第一区域后射出容置空间31的第一光路A透射第二区域后射出容置空间31的第二光路B,光触媒处理层受波长为450nm至650nm的可见光激发。本技术中的照明光源6射出的一部分光线经过第一区域作为纯粹的照明光源,另一部光线经过第二区域既作为照明光源,同时又作为激发光触媒的光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光触媒载体包括一作为第二区域的环型件4,环型件4的外沿与灯罩3卡合。光触媒载体还包括一作为第一区域的透光件5,环型件4的中央设有通孔42,透光件5卡合于通孔42。环型件4背离灯罩3的外表面设有以通孔42为圆心的同心环形阶梯41,同心环形阶梯41的外表面积大于环型件4的投影面积,光触媒处理层7覆盖同心环形阶梯41的表面。同心环形阶梯41既能起到通过漫反射柔和光线的作用,同时也能增大光触媒处理层7的表面积,加强光触媒效果,提升杀灭细菌、减除有机悬浮物等有机体的能力。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灯罩3的内壁设有光触媒处理层7,反射自照明光源6射出容置空间31的光线,以便增加设置光触媒的区域,进一步加强光触媒效果,提升杀灭细菌、减除有机悬浮物等有机体的能力。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照明光源6为白光LED、RGB三色LED、RGBW四色LED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光触媒处理层7的厚度≤1μm,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光触媒处理层7中的光触媒中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5nm至10nm,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灯杆2和一底座1,灯杆2的一端支撑灯罩3,灯杆2的另一端连接底座1,但不以此为限。本技术中光触媒处理层7使用的光触媒是颗粒粒径为5-10nm的钛基纳米光催化涂层复合材料,其状态为无色半透明液体,pH值小于或等于7,固含量≥10%,采用的溶剂为去离子水,干基纯度>99.99%,光触媒中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5-10nm。成膜厚度小于或等于1微米,成膜时间为5-10分钟,涂层材料不可燃,无腐蚀性。该光触媒材料可以使用可见光450-650nm激发。白光LED的光谱可以是蓝光激发荧光粉后混合成的白光光谱、也可以是RGB三色或RGBW四色、或多于四色混合的白光光谱。本技术利用光照激发该钛基纳米光催化涂层,可以产生高活性的自由基,快速破坏细菌、病毒的分子结构以及分解挥发性污染物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高效杀灭细菌、病毒,消除空气污染及脱臭等目的。相对于其它光催化材料仅可被紫外光激发,该光触媒材料可高效吸收室内照射光、太阳光及散射光,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可高效杀菌、抗病毒,彻底分解有机污染性气体,并达到脱臭效果,无二次污染。该涂层具有高效抗菌抗病毒的效果,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致病性细菌长期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同时不产生耐药性;还可以进行空气净化,能够持续高效去除甲醛、苯、TVO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灯罩(3);/n一光触媒载体,所述光触媒载体与所述灯罩(3)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31),所述光触媒载体具有透光的第一区域和外表面设有光触媒处理层(7)的第二区域;/n一照明光源(6),所述照明光源(6)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31)中,所述照明光源(6)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区域后射出所述容置空间(31)的第一光路(A)透射所述第二区域后射出所述容置空间(31)的第二光路(B),所述光触媒处理层受波长为450nm至650nm的可见光激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灯罩(3);
一光触媒载体,所述光触媒载体与所述灯罩(3)合围形成一容置空间(31),所述光触媒载体具有透光的第一区域和外表面设有光触媒处理层(7)的第二区域;
一照明光源(6),所述照明光源(6)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31)中,所述照明光源(6)具有透射所述第一区域后射出所述容置空间(31)的第一光路(A)透射所述第二区域后射出所述容置空间(31)的第二光路(B),所述光触媒处理层受波长为450nm至650nm的可见光激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载体包括一环型件(4),所述环型件(4)的外沿与所述灯罩(3)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载体还包括一透光件(5),所述环型件(4)的中央设有通孔(42),所述透光件(5)卡合于所述通孔(4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件(4)背离所述灯罩(3)的外表面设有以所述通孔(42)为圆心的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清刘波周怡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协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