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96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包括缠绕在吊杆外的胶带层;以及位于胶带层外的第一半罩体,第一半罩体与胶带层抵持;以及位于第一半罩体外的第二半罩体,第二半罩体与第一半罩体相对设置,第二半罩体与第一半罩体的外表面贴合,第二半罩体与胶带层抵持;以及环绕在第一半罩体与第二半罩体外的喉箍,喉箍将第一半罩体和第二半罩体固定在吊杆上,通过采用第一半罩体和第二半罩体拼接在现有的吊杆上,根据吊杆的粗细,来调整第二半罩体包裹第一半罩体的多少,最后调整喉箍进行紧固,并能由胶带层限制雨水顺着吊杆流下,从而获得在现有的吊杆上加装防雨罩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管道防雨结构
本技术涉及供热管道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供热管道防雨结构。
技术介绍
在许多工厂的厂区内设有露天布置的供热管道,在管道的外壁上具有软质保温层,以及采用压层施工设在软质保温层外的半硬质体的金属保护层,为了方便供热管道的布局,管道的架设中常常需要配套架设吊架,如图1所示,在吊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吊杆,供热管道穿过吊杆,由吊杆将供热管道吊住,为供热管道提供拉力。但是现有施工工艺为:首先架设吊架,然后沿着吊架铺设供热管道和吊杆,再在供热管道的外壁裹上软质保温层,最后在软质保温层往外压层施工一层金属保护层,吊杆与供热管道之间的缝隙中由于施工工艺的限制,便就只有一层软质保温层,当雨水进入此缝隙中,会对此处的软质保温层造成腐蚀。现有的某些吊杆上,有安装有锥形的防雨罩,但是此种防雨罩采用螺母固定在吊杆上,在进行加装时,需要先将吊杆上与供热管道连接的一端拆解,存在加装不方便,难以推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热管道防雨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防雨罩加装不方便,难以推广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包括:缠绕在吊杆外的胶带层;以及位于所述胶带层外的第一半罩体,所述第一半罩体与所述胶带层抵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半罩体外的第二半罩体,所述第二半罩体与所述第一半罩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半罩体与所述第一半罩体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半罩体与所述胶带层抵持;以及环绕在所述第一半罩体与所述第二半罩体外的喉箍,所述喉箍用于将所述第一半罩体和所述第二半罩体固定在所述吊杆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罩体和所述第二半罩体均设有朝外的卷边,所述卷边分布在相互背离的两个方向上。进一步地,所述卷边呈倒U形,所述卷边的底部朝向所述吊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罩体和所述第二半罩体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末端朝所述第一半罩体和所述第二半罩体的底部边缘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罩体还包括第一颈口段和第一敞口段,所述第一颈口段与所述胶带层抵持,所述第一敞口段与所述第一颈口段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半罩体还包括第二颈口段和第二敞口段,所述第二颈口段与所述第一颈口段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敞口段与所述第二颈口段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敞口段与所述第一敞口段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敞口段的外表面上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曲率等于所述第一敞口段的横截面的曲率;所述第一敞口段上设有螺柱,所述螺柱贯穿所述第一敞口段,所述螺柱与所述连接条抵持,并与所述第一敞口段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条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柱的直径,所述螺柱从所述长条孔穿过。进一步地,所述螺柱与所述连接条之间设有密封垫。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热管道防雨结构,通过采用第一半罩体和第二半罩体拼接在现有的吊杆上,根据吊杆的粗细,来调整第二半罩体包裹第一半罩体的多少,最后调整喉箍进行紧固,并能由胶带层限制雨水顺着吊杆流下,从而实现对供热管道的防雨作用。该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可以直接在现有的吊杆方便地安装,便于大规模推广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吊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实施例2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实施例2开设有引流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连接条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其中:100、防雨结构;10、胶带层;20、第一半罩体;21、第一颈口段;22、第一敞口段;30、第二半罩体;31、第二颈口段;32、第二敞口段;40、喉箍;50、卷边;60、引流槽;70、连接条;71、长条孔;80、螺柱;90、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供热管道的防雨结构100,包括采用聚氯乙烯材质的第一半罩体20和第二半罩体30、生胶带裹覆形成的胶带层10和不锈钢材质的喉箍40。胶带层10裹在吊杆的外表面上,并位于吊杆底部锁紧螺母的上方,第一半罩体20的上端与胶带层10抵持,第二半罩体30位于第一半罩体20的开口方向,第二半罩体30位于第一半罩体20的外侧,并与第一半罩体20贴合,第二半罩体30与第一半罩体20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台形状。喉箍40环绕在第一半罩体20和第二半罩体30上端的外侧,转动喉箍40上的螺杆,使得喉箍40缩紧,第一半罩体20和第二半罩体30便对生胶带提供一个压力,生胶带发生弹性变形,对第一半罩体20和第二半罩体30与生胶带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起到密封,避免雨水顺着吊杆流入吊杆与供热管道之间的软质保温层内。第一半罩体20与第二半罩体30可以直接在拼装在现有的吊杆上,加装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第一半罩体20和第二半罩体30设有朝外的卷边50,卷边50分布在相互背离的两个方向上,即第一半罩体20的卷边朝右,则第二半罩体30的卷边朝左,且两个卷边位于同一轴线,可以将卷边50设在沿供热管道轴线的长度方向上。雨水落在第一半罩体20和第二半罩体30上,往下流动时,被卷边50拦住,雨水从供热管道的两旁流下,避免雨水滴在供热管道上的金属保护层上,进而避免吊杆附近的金属保护层上的集聚雨水,流入吊杆与供热管道的缝隙中。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罩体20上的卷边50呈倒U形,即第一半罩体20上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缠绕在吊杆外的胶带层;以及/n位于所述胶带层外的第一半罩体,所述第一半罩体与所述胶带层抵持;以及/n位于所述第一半罩体外的第二半罩体,所述第二半罩体与所述第一半罩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半罩体与所述第一半罩体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半罩体与所述胶带层抵持;以及/n环绕在所述第一半罩体与所述第二半罩体外的喉箍,所述喉箍用于将所述第一半罩体和所述第二半罩体固定在所述吊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缠绕在吊杆外的胶带层;以及
位于所述胶带层外的第一半罩体,所述第一半罩体与所述胶带层抵持;以及
位于所述第一半罩体外的第二半罩体,所述第二半罩体与所述第一半罩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半罩体与所述第一半罩体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半罩体与所述胶带层抵持;以及
环绕在所述第一半罩体与所述第二半罩体外的喉箍,所述喉箍用于将所述第一半罩体和所述第二半罩体固定在所述吊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罩体和所述第二半罩体均设有朝外的卷边,所述卷边分布在相互背离的两个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呈倒U形,所述卷边的底部朝向所述吊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管道防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罩体和所述第二半罩体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末端朝所述第一半罩体和所述第二半罩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彪朱勇杨龙吕仕才刘洋李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