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软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93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软水机。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安装座,安装座与上壳体相对地设置;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上壳体和安装座之间,密封组件上开设有过管通孔,过管通孔用于供阀结构的水管通过;其中,上壳体和安装座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用于向密封组件施加弹力,以使过管通孔的孔壁与水管的外表面相贴合地设置。采用该结构的壳体组件能够减小密封组件与水管表面之间的缝隙,有效地防止了异物以及小虫进入壳体组件内部的问题,提高了该壳体组件的防虫效果,提高了用水的安全性,同时采用该壳体结构,使得该过管通孔能够适用于不同管径的水管,提高了该壳体组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软水机
本技术涉及软水机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软水机。
技术介绍
软水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作为一款水处理设备,卫生安全是重中之重。现有的绝大多数软水机,为了方便控制阀的安装,在软水机盖子上开有缺口供控制阀进出水管与外部输水管路连接,由于所开缺口较大,使得软水机盐箱直接与外部连通,这个缺陷会导致用户在使用时,一些虫类会进入到软水机内部,会损坏零部件。更有甚者,一旦虫类掉入盐箱,污染水质,严重影响用户用水安全。另外,有些软水机把盖子缺口做到和控制阀进出水管外形类似的造型,但是实际生产时,由于各个零部件公差较大,此方法仅能减小软水机与外部连接的间隙,但防虫效果不佳。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可自动伸缩的防虫结构。本结构使得安装部分能随控制阀上下伸缩,可以有效的减小软水机控制阀进出水管周围的间隙,这种可自动伸缩的防虫结构具有较好防虫效果,保证用户用水卫生安全;同时还能减小因软水机各个零部件公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不同高度的多路阀可以通用,极大地减小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软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水机防虫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安装座,安装座与上壳体相对地设置;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上壳体和安装座之间,密封组件上开设有过管通孔,过管通孔用于供阀结构的水管通过;其中,上壳体和安装座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用于向密封组件施加弹力,以使过管通孔的孔壁与水管的外表面相贴合地设置。进一步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第一端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上壳体内,第一挡板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第一端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座内,第二挡板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第二挡板的第二端与第一挡板的第二端相对地设置,以使第一弧形缺口与第二弧形缺口围设成过管通孔。进一步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一挡板的第一端与上壳体之间,第一弹性件用于向第一挡板施加朝向第二挡板一侧的弹力。进一步地,弹性件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二挡板的第一端与安装座之间,第二弹性件用于向第二挡板施加朝向第一挡板一侧的弹力。进一步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多个。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弹簧。进一步地,第一挡板的第二端开设有多个第一弧形缺口,第二挡板的第二端开设有多个第二弧形缺口,多个第一弧形缺口与多个第二弧形缺口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形成多个过管通孔,多个过管通孔的直径均相同地设置,或者多个过管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过管通孔的直径与其余的过管通孔的直径不同地设置。进一步地,上壳体包括:上壳体本体,上壳体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柱,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一导向柱上,第一挡板的第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柱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第一挡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可活动地套设在第一导向柱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槽内。进一步地,上壳体还包括:第一侧挡板,第一侧挡板的第一端与上壳体本体相连接并位于第一安装槽的第一端处;第二侧挡板,第二侧挡板的第一端与上壳体本体相连接并位于第一安装槽的第二端处,第一侧挡板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侧挡板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侧挡板与第二侧挡板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其中,第一侧挡板的内壁面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第二侧挡板的内壁面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部分的第一挡板的边沿位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进一步地,第一挡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位于第一板体的第一端和第一板体的第二端之间的两侧边位于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内侧。进一步地,弹性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安装座本体的朝向上壳体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导向柱,第二弹性件可活动地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第二挡板开设有与第二导向柱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第二挡板通过第二连接孔可活动地套设于第二导向柱上。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槽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导向槽,第二安装槽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导向槽,部分的第二挡板延伸至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内。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槽的第一端的外侧槽壁开设有第一让位缺口,第二安装槽的第二端的外侧槽壁开设有第二让位缺口,第一让位缺口用于避让上壳体的第一侧挡板,第二让位缺口用于避让上壳体的第二侧挡板。进一步地,第二挡板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位于第二板体的第一端和第二板体的第二端之间的两侧边位于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内侧。进一步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的至少一个呈弧形结构。进一步地,阀结构的水管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过管通孔为两个,两个过管通孔中的一个用于供阀结构的进水管通过,另一个用于供阀结构的出水管通过。进一步地,当第一弧形缺口与第二弧形缺口围设成的过管通孔的孔壁与水管的外表面贴合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地,第一挡板的第二端的除了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处的端面外,均与第二挡板的第二端的除了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的端面相抵接地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软水机,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为上述的壳体组件。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上壳体与安装座之间设置可活动的密封组件,同时设置弹性件以使得密封组件上的过管通孔的孔壁始终与水管的外表面相贴合地设置。采用该结构的壳体组件能够减小密封组件与水管表面之间的缝隙,有效地防止了异物以及小虫进入壳体组件内部的问题,提高了该壳体组件的防虫效果,提高了用水的安全性,同时采用该壳体结构,使得该过管通孔能够适用于不同管径的水管,提高了该壳体组件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壳体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软水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壳体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壳体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上壳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上壳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安装座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壳体(10);/n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与所述上壳体(10)相对地设置;/n密封组件(30),所述密封组件(3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0)和所述安装座(20)之间,所述密封组件(30)上开设有过管通孔(40),所述过管通孔(40)用于供阀结构的水管(60)通过;/n其中,所述上壳体(10)和所述安装座(2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弹性件(50),所述弹性件(50)用于向所述密封组件(30)施加弹力,以使所述过管通孔(40)的孔壁与所述水管(60)的外表面相贴合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10);
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与所述上壳体(10)相对地设置;
密封组件(30),所述密封组件(3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0)和所述安装座(20)之间,所述密封组件(30)上开设有过管通孔(40),所述过管通孔(40)用于供阀结构的水管(60)通过;
其中,所述上壳体(10)和所述安装座(2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弹性件(50),所述弹性件(50)用于向所述密封组件(30)施加弹力,以使所述过管通孔(40)的孔壁与所述水管(60)的外表面相贴合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0)包括:
第一挡板(31),所述第一挡板(31)的第一端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0)内,所述第一挡板(31)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41);
第二挡板(32),所述第二挡板(32)的第一端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0)内,所述第二挡板(32)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42),所述第二挡板(3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挡板(31)的第二端相对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弧形缺口(41)与所述第二弧形缺口(42)围设成所述过管通孔(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0)包括:
第一弹性件(51),所述第一弹性件(51)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31)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壳体(10)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51)用于向所述第一挡板(31)施加朝向所述第二挡板(32)一侧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0)包括:
第二弹性件(52),所述第二弹性件(52)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32)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0)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52)用于向所述第二挡板(32)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挡板(31)一侧的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0)包括第一弹性件(51)和第二弹性件(52),所述第一弹性件(5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52)中的至少一个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5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52)中的至少一个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1)的第二端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弧形缺口(41),所述第二挡板(32)的第二端开设有多个第二弧形缺口(42),多个所述第一弧形缺口(41)与多个所述第二弧形缺口(42)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形成多个所述过管通孔(40),多个所述过管通孔(40)的直径均相同地设置,或者多个所述过管通孔(4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过管通孔(40)的直径与其余的所述过管通孔(40)的直径不同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包括:
上壳体本体(11),所述上壳体本体(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所述第一安装槽(12)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柱(13),所述第一弹性件(51)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3)上,所述第一挡板(31)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13)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311),所述第一挡板(3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311)可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柱(13)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还包括:
第一侧挡板(14),所述第一侧挡板(14)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壳体本体(11)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2)的第一端处;
第二侧挡板(15),所述第二侧挡板(15)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壳体本体(11)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2)的第二端处,所述第一侧挡板(14)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侧挡板(15)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侧挡板(14)与所述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璐董小虎凌润锌陈宝邵志开曾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