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875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冷却盒体、上盖板、菱体肋翅、夹胫、挡流片、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盒体的顶部开口盖设所述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底面并排设置有多个菱体肋翅,每排菱体肋翅之间形成断间腔,同一排的菱体肋翅之间有间隙,且在间隙正下方的冷却盒体底板上表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夹胫,每排夹胫上夹设有竖直的挡流片,在所述菱体肋翅正下方的挡流片顶部设置多个竖向通槽,致使所述菱体肋翅能够设置在所述竖向通槽内,所述冷却盒体上还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散热装置防止了高流动阻力的出现,在不需要增大散热器的体积前提下提高了该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散热结构
,具体为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型装备内嵌的电子设备已发展为“两指针”设计层次,主要分成“一指针”大容量系统层,“一指针”精小模块微粒层,此状态在当前军工装备任务集成上较为显著。正所关注的电子功能单元中发热器件任务性能多且复杂,功能子模块密度趋高,形成热间隔区间的密度激增,整件级热耗量巨大;顺应“轻量化”总体研制背景,多数设备原体结构空间压缩,重量指标输入减幅,从而并行传导路径迫使为串行路径,热流通道截面变窄。这些局限边界约束,高任务量设备热运行工况严峻,子模块过热大大降低性能完整度,温升飘高5度性能完整度一般超过85%。随之现今电子信息时代,传输纵横维度空间增长,预需搜寻或接受的信息目标及其轨迹越发庞杂,相应匹配任务体系内的功能品种激增,与其单位功率密度也水涨船高。久而累积,整机设备热耗散可同步趋近1000千瓦通量,有源单元所涵盖的功能组件可越至好几千瓦通量,极微致的晶圆端也可瞬间产生上100瓦的热量。另外,针对这一类电子载体的机箱机柜或插组件的结构跨度愈发紧凑,为体现出优越性强的空间轻质化设计,如果加之响应上述的热通量膨胀的要求,电子载体各几何点裸表温度将定会短时飞速超标,从而全载体系统热性能出现障碍,整机任务可靠性直线下降,其导冷限制性瓶颈逐渐突显。所以,站立于电子设备纵深发展的裕度上,力争破除现有热管理集成专业的“天花板”,同步压制性改进以往传统机加及其工艺拓扑形式,深层挖掘,使之渐变成今后一系列超高级热流功率和强能耗电子体系的创新技术。针对大功率散热装置,当前设计成型的壳体,内部通常布置定形定高的散热肋片,达到对流导冷的效应,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5542746U公开了一种散热器;但此型结构肋片布局紧凑,随着集中热流区攀高,只有通过放长、添置更多的肋片,才能解决其散热问题,但放长、添置更多的肋片不仅使得散热器体积增大,制作成本高;还由于紧凑肋片布局,进而势必出现众多“停滞”流区,即高流动阻力,反向制约整级系统流态设计,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不增大散热器体积的前提下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冷却盒体、上盖板、菱体肋翅、夹胫、挡流片、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盒体的顶部开口盖设所述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底面并排设置有多个菱体肋翅,每排菱体肋翅之间形成断间腔,同一排的菱体肋翅之间有间隙,且在间隙正下方的冷却盒体底板上表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夹胫,每排夹胫上夹设有竖直的挡流片,在所述菱体肋翅正下方的挡流片顶部设置多个竖向通槽,致使所述菱体肋翅能够设置在所述竖向通槽内,所述冷却盒体上还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本专利技术通过挡流片的设置,阻挡冷热流体,形成核心扰动团,达成局部涡流热交互,在挡流片的边界层交界,可发生一系列高传热、强对流流态剧变,其间层流分支于多条状加速紊流,紊流充斥挡流片间隔内,处于流动斡旋,此时大多冷却介质从竖向通槽内擦边穿流菱体肋翅,顿停回绕菱体肋翅,发生导传热耦合,且由于本身菱体形状的设置增加了冷却面积,使得其曲线换热强,压缩流域空间,达成功率模块散热冷却目的,同时阶梯截面产生阻断压损差,从而迫使出现“层级射流”现象,同此叠推,上一级热交互后的冷却介质继续流入下一级挡流片隔流包络,最终在冷却盒体内部完全强化换热并出液口排出,防止了高流动阻力的出现,在不需要增大散热器的体积前提下提高了该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优选地,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沿冷却盒体对角线方向固定在冷却盒体的两端。优选地,所述菱体肋翅与所述上盖板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夹胫包括两个平行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之间有间隙并形成夹设挡流片的夹设腔。优选地,所述挡流片包括多个挡流部和连接部,相邻之间的挡流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竖向通槽设置在所述挡流部上,所述连接部夹设在所述夹设腔。优选地,所述连接部长度与所述竖直板的宽度相同。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夹设腔的宽度。优选地,所述挡流片长度与所述冷却盒体内腔宽度相同。优选地,所述竖向通槽竖向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三角槽,竖向相邻之间的三角槽水平中心面具有高度差H。优选地,所述上盖板通过电子束熔焊与所述冷却盒体顶部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挡流片的设置,阻挡冷热流体,形成核心扰动团,达成局部涡流热交互,在挡流片的边界层交界,可发生一系列高传热、强对流流态剧变,其间层流分支于多条状加速紊流,紊流充斥挡流片间隔内,处于流动斡旋,此时大多冷却介质从竖向通槽内擦边穿流菱体肋翅,顿停回绕菱体肋翅,发生导传热耦合,且由于本身菱体形状的设置增加了冷却面积,使得其曲线换热强,压缩流域空间,达成功率模块散热冷却目的,同时阶梯截面产生阻断压损差,从而迫使出现“层级射流”现象,同此叠推,上一级热交互后的冷却介质继续流入下一级挡流片隔流包络,最终在冷却盒体内部完全强化换热并出液口排出,防止了高流动阻力的出现,在不需要增大散热器的体积前提下提高了该散热器的散热效果。2、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夹设腔的宽度,使得挡流片埋立浮动在夹设腔中间区域,这样可方便上盖板以及菱体肋翅安装时的校正,保证该散热装置安装基准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爆炸后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冷却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挡流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冷却盒体1、上盖板2、菱体肋翅3、夹胫4、挡流片5、进液口6和出液口7。所述冷却盒体1为顶部开口的扁平状盒体,所述上盖板2通过电子束熔焊与所述冷却盒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冷却盒体、上盖板、菱体肋翅、夹胫、挡流片、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盒体的顶部开口盖设所述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底面并排设置有多个菱体肋翅,每排菱体肋翅之间形成断间腔,同一排的菱体肋翅之间有间隙,且在间隙正下方的冷却盒体底板上表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夹胫,每排夹胫上夹设有竖直的挡流片,在所述菱体肋翅正下方的挡流片顶部设置多个竖向通槽,致使所述菱体肋翅能够设置在所述竖向通槽内,所述冷却盒体上还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冷却盒体、上盖板、菱体肋翅、夹胫、挡流片、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盒体的顶部开口盖设所述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底面并排设置有多个菱体肋翅,每排菱体肋翅之间形成断间腔,同一排的菱体肋翅之间有间隙,且在间隙正下方的冷却盒体底板上表面对应设置有多个夹胫,每排夹胫上夹设有竖直的挡流片,在所述菱体肋翅正下方的挡流片顶部设置多个竖向通槽,致使所述菱体肋翅能够设置在所述竖向通槽内,所述冷却盒体上还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沿冷却盒体对角线方向固定在冷却盒体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菱体肋翅与所述上盖板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桩菱体式肋翅扰流集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胫包括两个平行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之间有间隙并形成夹设挡流片的夹设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伟洪大良杨双根彭超常健谢标王恒远陶国灿赵玉申廖攀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