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87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包括有至少一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具有一外墙板,在该外墙板底部朝上延伸有一内墙板,而该内墙板将外墙板内部下方分隔出两个水体蒸发区,以及在外墙板内部上方形成一气体集中区,将多个该散热组件朝同一方向连续的排列、组合成一散热模块,该散热模块被装设在一外壳内密封,做为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出的一种蒸发器的改良散热结构,其与发热源有更多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果。水体被分流在每个水体蒸发区内,单个水体蒸发区受热也可更快速的使水体蒸发,提升了蒸发的效益。而且蒸发的气体集中在气体集中区已形成较大压力,送出时可更快到达冷凝器,提升气体与水体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子组件的发热量随着半导体制程的精进而不断的快速升高,如何提升电子组件的散热能力,维护组件的正常运作,遂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课题。现有的技术中,大量使用的直接空气冷却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许多具有高热通量电子组件散热的需求,除了通过空气冷却技术之外,还有利用水体的液、气转换达到散热效果,此技术提供两组均热器及两组连通的管体,一组均热器用以蒸发来带走所吸收的热量,另一组均热器用以冷凝降温来返回输出冷却水体,从而形成进行散热循环的回路,因两组均热器内的压力不同,故可让水体自动进行往返输送,但所述均热器其内部大多只是简单的鳍片或流道设计以供水体在其中流通,水体在内部的液、气转换效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水体散热的气、液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包括有至少一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具有一外墙板,该外墙板分设有一第一板面、一第二板面与一第三板面,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分别位于该第一板面两个相对的边上,使得该第二板面、该第三板面分别与该第一板面之间具有一预定夹角,使得该外墙板内部形成半开放式的空间,在该外墙板底部朝上延伸有一内墙板,该内墙板用于将该外墙板内部下方分隔出两个水体蒸发区,以及在该外墙板内部上方形成一气体集中区;多个该散热组件朝同一方向连续的排列、组合成一散热模块,该散热模块被装设在一外壳内密封,以做为该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使用。更具体的说,该第一板面、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以一体成型或相互固接而成。更具体的说,该第二板面、该第三板面分别与该第一板面之间呈90°的夹角。更具体的说,该内墙板是由该第二板面朝上延伸而形成。更具体的说,该外墙板底部对应于该内墙板两侧朝外侧延伸有一预定长度的底板,且各该底板与该内墙板之间具有一通道。更具体的说,该外墙板的外墙板厚度与该内墙板的内墙板厚度相同。更具体的说,该水体蒸发区的蒸发区宽度为该外墙板的外墙板厚度的1~5倍。更具体的说,该内墙板的内墙板高度则相当于外墙板的总高度的0.3~0.7倍。更具体的说,该内墙板上端分别形成多个第一凸部以及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是由该内墙板上端朝内侧延伸一预定长度所形成,第二凸部是由该内墙板上端朝外侧延伸一预定长度所形成。更具体的说,各该第一凸部与各该第二凸部相互错开,使该内墙板的顶面形成连续的弓字状。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内墙板将该散热模块分设成更多的水体蒸发区,可使得热能具有更多的接触面积被导引至水体,提升散热效率,水体被分流在每个水体蒸发区内,每个水体蒸发区的受热可更快速的使水体蒸发,提高了蒸发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的散热组件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的散热组件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的散热模块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的散热模块结合冷凝器使用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的散热模块实施散热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的散热模块实施散热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另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另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平面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另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实施散热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散热组件16、通道10、散热装置2、外壳11、外墙板3、热源111、第一板面4、散热鳍片112、第二板面5、通管113、第三板面6、冷凝器12、内墙板T1、外墙板厚度121、第一凸部T2、内墙板厚度122、第二凸部T3、蒸发区宽度13、水体蒸发区H1、总高度14、气体集中区H2、内墙板高度15、底板。具体实施方式有关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请参阅图1、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的立体以及平面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至少包含一散热组件1;其中,该散热组件1具有一外墙板11,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墙板11分设有一第一板面111、一第二板面112与一第三板面113,即,该外墙板11是通过第一板面111、第二板面112与第三板面113一体成型或相互固接所构成,其中,该第二板面112与第三板面113分别位于第一板面111两个相对的边上,且该第二板面112、第三板面113分别与第一板面111之间呈90°的夹角,夹角范围设置为60°~120°,使得该外墙板11内部形成半开放式的空间,在该外墙板11底部(相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板面112)朝上延伸有一预定高度的内墙板12,而该内墙板12用于将外墙板11内部下方分隔出两个水体蒸发区13,以及在外墙板11内部上方形成一气体集中区14,而该外墙板11底部对应于内墙板12两侧则朝外侧延伸有一预定长度的底板15,且该底板15与内墙板12之间具有一通道16;请参阅图3,多个该散热组件1可朝同一方向连续的排列、组合或者一体制成一散热模块10,并被装设在一外壳2内密封以做为可搭配冷凝器的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使用。请参阅图4至图6,实施使用时,该散热模块10内具有预定量的水体位于各该水体蒸发区13之中,该外壳2底面后段能够锁固一发热源3(如:CPU等电子产品),该外壳2上可一并装设有一散热鳍片4与一通管5,该通管5又连结一冷凝器6,当该发热源3发热时,发热源3所产生的热能能够导入外壳2内部至散热模块10,使得各水体蒸发区13之中的水体受热后蒸发,蒸发成气态的气体会被集中在气体集中区14,再经由通管5进入至冷凝器6,相对的,气态进入冷凝器6降温后则会再变成水体,并经由通管5回流至该散热模块10。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组件1设有预定的比例配置,其中,以该外墙板11的外墙板厚度T1设为基准(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板面111、该第二板面112与第三板面113的厚度皆相同,即为该外墙板厚度T1),该内墙板12的内墙板厚度T2等同于外墙板厚度T1,该水体蒸发区13的蒸发区宽度T3为外墙板厚度T1的1~5倍;又以该外墙板11的总高度H1为基准,该内墙板12的内墙板高度H2则相当于总高度H1的0.3~0.7倍(其中包括0.3、0.4、0.5、0.6、0.7)。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之散热改良结构,请参阅图7至图9,为第二实施例,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在该内墙板12上端分别形成有多个第一凸部121以及第二凸部122,第一凸部121是由内墙板12上端朝内侧延伸一预定长度所形成,而第二凸部122是由内墙板12上端朝外侧延伸一预定长度所形成,且各第一凸部121与各第二凸部122相互错开,令内墙板12的顶面形成连续的弓字状,各第一凸部121与第二凸部122的遮挡可有效的使水体在各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散热组件,具有一外墙板,该外墙板分设有一第一板面、一第二板面与一第三板面,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分别位于该第一板面两个相对的边上,使得该第二板面、该第三板面分别与该第一板面之间具有一预定夹角,使得该外墙板内部形成半开放式的空间,在该外墙板底部朝上延伸有一内墙板,该内墙板用于将该外墙板内部下方分隔出两个水体蒸发区,以及在该外墙板内部上方形成一气体集中区;/n多个该散热组件朝同一方向连续的排列、组合成一散热模块,该散热模块被装设在一外壳内密封,以做为该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散热组件,具有一外墙板,该外墙板分设有一第一板面、一第二板面与一第三板面,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分别位于该第一板面两个相对的边上,使得该第二板面、该第三板面分别与该第一板面之间具有一预定夹角,使得该外墙板内部形成半开放式的空间,在该外墙板底部朝上延伸有一内墙板,该内墙板用于将该外墙板内部下方分隔出两个水体蒸发区,以及在该外墙板内部上方形成一气体集中区;
多个该散热组件朝同一方向连续的排列、组合成一散热模块,该散热模块被装设在一外壳内密封,以做为该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面、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以一体成型或相互固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墙板是由该第二板面朝上延伸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的散热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峰梁政仁陈志玮
申请(专利权)人:龙大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