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79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它包括真空泵箱体和支撑底座,真空泵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气口,真空泵箱体下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气口A和进气口B,真空泵箱体内中间位置的前后侧壁体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左侧和真空泵箱体左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一从动螺旋件,连接杆右侧和真空泵箱体右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二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主动螺旋件均包括主动螺杆,主动螺杆上设置有螺旋齿A;第一从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均包括从动螺杆,从动螺杆上设置有与螺旋齿A相啮合的螺旋齿B;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传动过程稳定、抽气效率高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
本技术属于真空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
技术介绍
螺杆真空泵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科技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纯净的真空工艺过程,真空度极高,可适应恶劣工况,具有抽取凝性、含颗粒物气体的能力,特别适宜于洁净环境,且易做防腐处理,特别适用于电子,化工,生物医药,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螺杆真空泵,是利用一对螺杆,在泵壳中作同步高速反向旋转而产生的吸气和排气作用的抽气设备,两螺杆经精细动平衡校正,由轴承支撑,安装在泵壳中,螺杆与螺杆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螺杆泵能抽除含有大量水蒸气及少量粉尘的气体场合,极限真空更高,消耗功率更低,具有节能,免维修等优点。现有的螺杆真空泵螺杆采用两个螺杆,并在螺杆上设置等大小等间距相啮合的螺旋齿,可能会出现气体流动压强过大导致运转不平稳或者气体流动过小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并且传动装置一般设置在真空泵外壳的内腔,封闭性差,内部工作环境易受到污染损坏,维修成本高,实用性不强,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过程稳定、抽气效率高和实用性强的无油螺杆真空泵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过程稳定、抽气效率高和实用性强的无油螺杆真空泵。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它包括真空泵箱体和支撑底座,所述的真空泵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气口,真空泵箱体下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气口A和进气口B,真空泵箱体底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底座上,真空泵箱体内中间位置的前后侧壁体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左侧和真空泵箱体左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一从动螺旋件,连接杆右侧和真空泵箱体右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二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所述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主动螺旋件均包括主动螺杆,两个主动螺杆均通过轴承A相对称的转动连接在连接杆和真空泵箱体的侧壁,主动螺杆上设置有螺旋齿A,第一主动螺旋件上的螺旋齿A的间距和厚度从左至右均逐渐减小,第二主动螺旋件上的螺旋齿A的间距和厚度从右至左均逐渐减小,主动螺杆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在真空箱体外部,主动齿轮的端部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的输出端;第一从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均包括从动螺杆,从动螺杆上设置有与螺旋齿A相啮合的螺旋齿B,两个从动螺杆的通过轴承B相对称的转动连接在连接杆和真空泵箱体的侧壁,从动螺杆上固定有与主动齿轮配套使用的从动齿轮。所述的电机、联轴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外部设置有安装箱,安装箱固定在真空泵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的连接杆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或者圆形。所述的出气口与连接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一从动螺旋件的旋转气流方向从左至右,第二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的旋转气流方向从右至左。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包括对称设置在连接杆两侧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主动螺旋件,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主动螺旋件均包括主动螺杆,主动螺杆通过轴承A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两侧,连接杆的大小不影响出气口的排气,两个主动螺杆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均通过联轴器通过电机传动,主动螺杆上设置有螺旋齿A,第一主动螺旋件上的螺旋齿A的间距和厚度从左至右均逐渐减小,第二主动螺旋件上的螺旋齿A的间距和厚度从右至左均逐渐减小,第一从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上的螺旋齿B与螺旋齿A相啮合,通过对螺旋齿A和螺旋齿B的间距和厚度,使得在抽气过程中,从真空泵箱体下部的进气口A和进气口B进入的气体,首先通过螺旋齿A和螺旋齿B的间距和厚度都比较大的区域,在抽气过程中间距和厚度都逐渐减小,使抽气过程中压强存在由小到大的过程,减少螺杆在传动过程中的震动,使得传动过程稳定,对称设置的相啮合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一从动螺旋件、第二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使得从进气口A和进气口B进入的气体,分别通过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一从动螺旋件、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一从动螺旋件的传送,在真空泵箱体内的中间位置碰撞,然后从出气口排出,抽气效率高,主动螺杆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的电机以及主动齿轮均设置在真空泵箱体的外部,与主动齿轮配合使用的从动齿轮也设置在真空泵箱体外,其电机、联轴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安装在安装箱内,给真空泵箱体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避免内部工作环境受到污染,降低维修成本,实用性强。总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传动过程稳定、抽气效率高和实用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的真空泵箱体中部的侧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箱2、电机3、联轴器4、主动齿轮5、真空泵箱体6、轴承A7、螺旋齿A8、进气口A9、主动螺杆10、出气口11、进气口B12、支撑杆13、第一主动螺旋件14、支撑底座15、第二主动螺旋件16、第一从动螺旋件17、第二从动螺旋件18、从动齿轮19、从动螺杆20、螺旋齿B21、轴承B22、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它包括真空泵箱体和支撑底座14,真空泵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气口10,出气口10与连接杆22的位置相对应,真空泵箱体5下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气口A8和进气口B11,真空泵箱体5底端通过支撑杆12固定在支撑底座14上,真空泵箱体5内中间位置的前后侧壁体上固定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或者圆形,连接杆22左侧和真空泵箱体5左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一主动螺旋件13和第一从动螺旋件16,连接杆22右侧和真空泵箱体5右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二主动螺旋件15和第二从动螺旋件17,第一主动螺旋件13和第一从动螺旋件16的旋转气流方向从左至右,第二主动螺旋件15和第二从动螺旋件17的旋转气流方向从右至左。第一主动螺旋件13和第二主动螺旋件15均包括主动螺杆9,两个主动螺杆9均通过轴承A6相对称的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2和真空泵箱体5的侧壁,主动螺杆9上设置有螺旋齿A7,第一主动螺旋件13上的螺旋齿A7的间距和厚度从左至右均逐渐减小,第二主动螺旋件15上的螺旋齿A7的间距和厚度从右至左均逐渐减小,主动螺杆9上固定有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设置在真空箱体外部,主动齿轮4的端部并通过联轴器3连接有电机2的输出端。第一从动螺旋件16和第二从动螺旋件17均包括从动螺杆19,从动螺杆19上设置有与螺旋齿A7相啮合的螺旋齿B20,两个从动螺杆19的通过轴承B21相对称的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2和真空泵箱体5的侧壁,从动螺杆19上固定有与主动齿轮4配套使用的从动齿轮18。电机2、联轴器3、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18外部设置有安装箱1,安装箱固定在真空泵箱体5的外侧壁上。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包括对称设置在连接杆两侧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主动螺旋件,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主动螺旋件均包括主动螺杆,主动螺杆通过轴承A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两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它包括真空泵箱体和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泵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气口,真空泵箱体下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气口A和进气口B,真空泵箱体底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底座上,真空泵箱体内中间位置的前后侧壁体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左侧和真空泵箱体左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一从动螺旋件,连接杆右侧和真空泵箱体右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二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所述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主动螺旋件均包括主动螺杆,两个主动螺杆均通过轴承A相对称的转动连接在连接杆和真空泵箱体的侧壁,主动螺杆上设置有螺旋齿A,第一主动螺旋件上的螺旋齿A的间距和厚度从左至右均逐渐减小,第二主动螺旋件上的螺旋齿A的间距和厚度从右至左均逐渐减小,主动螺杆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在真空箱体外部,主动齿轮的端部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的输出端;第一从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均包括从动螺杆,从动螺杆上设置有与螺旋齿A相啮合的螺旋齿B,两个从动螺杆的通过轴承B相对称的转动连接在连接杆和真空泵箱体的侧壁,从动螺杆上固定有与主动齿轮配套使用的从动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油螺杆真空泵,它包括真空泵箱体和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泵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气口,真空泵箱体下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气口A和进气口B,真空泵箱体底端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底座上,真空泵箱体内中间位置的前后侧壁体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左侧和真空泵箱体左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一从动螺旋件,连接杆右侧和真空泵箱体右壁之间转动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二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从动螺旋件;所述的第一主动螺旋件和第二主动螺旋件均包括主动螺杆,两个主动螺杆均通过轴承A相对称的转动连接在连接杆和真空泵箱体的侧壁,主动螺杆上设置有螺旋齿A,第一主动螺旋件上的螺旋齿A的间距和厚度从左至右均逐渐减小,第二主动螺旋件上的螺旋齿A的间距和厚度从右至左均逐渐减小,主动螺杆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在真空箱体外部,主动齿轮的端部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的输出端;第一从动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娄庆华陈铁铭秦浩赵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铭昊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